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事于道同于道——老子智慧【40】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原典】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所以从事于道的,其言行就与道相同;从事于德的,其言行就与德相同;失道失德的,就会承担失去道德的后果。与道相同的,道也乐于容纳他;与德相同的,德也乐于蓄养他。失道失德的,终究会失败。诚信不足,自然会有人不信任。

【悟道】

一思一念皆造因,有因自然有其果。

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你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信因果”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皆遵循着因果的法则。

因果本是常识问题,世间之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它决定着我们如何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我们知识体系的真实反映。

从科学角度来透视,人们现在之所有行为和思想皆为过去行为和思想的顺延,即过去的你,决定了现在的你;而今天的你,很大程度决定着未来的你

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诞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背后的精神却存在于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

在庄子看来,“以阳招阳,以阴招阴,以益招益,以损招损”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你以什么样的观念对待世界,世界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于你。这也正是老圣人本节的主旨所在,即是“从事于道得于道,从事于德得于德”。

天地万物,因果变化,人事亦是如此,无须刻意把握,也很难完全把握。生命所本有的,只是自然之天性,纵有万般变化,亦是其本身,唯有用心体察,才能有所证悟。

《金刚经》之“观自在”,其深意是“观则在,不观则不在,道出了生命的真相和开悟的本质。世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假象所蒙蔽,人生最重要的是,每时每刻皆须观,即觉察自己当下的每一个念头,去除杂念,回归正道;去除假我,找回本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想成真的秘密
赵妙果分享道德经学用:成功最伟大的三大法则
“德”的真正含义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10
道教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道德经》中的“无为”有没有定义,定义是什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