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简兮智不博——老子智慧【105】

大道至简,智者不博。

【原典】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

明于道之人,不见得博学;所谓博学之人,不见得明于道。

【悟道】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简言之,道家之核心 ,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至简,自然永远是简洁而真实的;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不通此等道理,或难悟解道法。

在庄子看来,得道之人大致分为四个境界。第一层次“天人”,以天为宗,宗即道心;第二层次是“神人”,不离于精,精即造物主;第三层次是“至人”,不离于真,真乃真心;第四层次是“圣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

或是对于道家之一知半解,对于老圣人“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之悟读,亦是五花八门。

有人把“博”通假为“搏”。于是,有了如下两种解释。其一,真正有识之人不会到处炫耀或卖弄,到处宣扬无所不知之人往往没有真知实学;其二,大智慧的人不会与人之争辩,与人争斗不休的人其实没有大智慧。

更流行的一种解读是,真正有智之人,往往不是博学的;所谓博学之人,其实并不真正明智。

站在道家之高度,老圣人此处之“知”,是指了悟宇宙及生命真相之真知;“博”,指博学,即学问之广泛或庞杂。“智者不博,博者不智”,或可类比,“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转知成识”,是生命智者之鲜明特征,亦当为芸芸众生之毕生之追求之目标。为此,我们必须明白:

第一,知识再多,也永远不可能等同于智慧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当一人读破万卷,悠然吟出意韵深远之佳句之时,或许是拥有了智慧;当一人阅尽沧桑,依然可以淡泊且傲然地笑对生活之时,应该是拥有了智慧;当一人行至山穷水尽处,依然可以欣赏云卷云舒之际,应该是拥有了智慧。

第二,智慧,不是投机取巧之小智,而是在阅尽沧桑洞察世事之后而独具之眼光、格局和境界。智慧即天道,智慧也是规律。故史上有“业师易得,人师难求”一说。

其三,知识,主要靠外求;智慧,必须靠内求。

其四,知识再丰富,亦不可傲慢,因为自然之师总是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注视着我们。

真正的修道,是“化繁为简、万法归一”的实修实证,而非追求所谓之云山雾罩。因此,求真悟道,于学而言,最忌的就是心思太杂,用心不专;于师而论,高妙启迪方式往往是,以自然为师,简明扼要,直指道心,而非故弄玄虚,彰显其所谓的博学以混淆视听。

老圣人学说之实质,始终不离道性之无为大法,不慕奢华,直指道体,易懂易行,这或许正是老圣人哲思的最伟大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子问道于老子(问天道)
庄子思想的评价
【分享】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迷糊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道德经》第81章
《老子的智慧》:老子“道”和“德”的不同理解
经典反思:人生大道千万条,这几个字要看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