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光同尘惜永福

和光同尘,简单的理解,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平和处世。深层的理解,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生艺术。

“和光同尘”,语出《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挫其锐:削去锋芒,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解其纷:除去杂念,虚柔不盈,化解纷扰。

和其光:和合光彩,居上不骄,不自张扬。

同其尘:吸其尘埃,居下不恼,忍辱负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必须“和光同尘”。《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有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没有智慧。和光同尘是一种处世态度和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强调的是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

在转瞬即逝的时间之流中,人们总是想抓住些永恒的东西。美国现代哲学家詹姆士在《人之不朽》一文中曾这样讲:“不朽是人的伟大的精神需要之一。”詹姆士这里所说的“不朽”,是指宗教性的不朽。而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三不朽”,对身前身后名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先贤们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质欲求而追求精神满足的独特形式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种永恒价值。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也是多样化的。我们歌颂不朽,我们也接受平淡。
在这世间,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以极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得失;他们不受世间万物的纷扰,即便身处闹市,也能闹中取静;他们在竞争中保持理性,用智慧去面对挑战。这样的人周身散发着一种生命的高度、宽度、深度和温度,每一个维度都有无限的可能,令人心生敬畏。
“诗仙”李白,在极度张扬之后,唱出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幡然醒悟和深刻理解;张翰西晋文学家,有清才,善属文,放纵不拘,见祸乱方兴,以莼鲈之思为由,辞官而归。在身居高位时见秋风起而辞官归乡,全身而退,获得人生真正的自由。这是一种旷达和不拘。

人生中有一个“当下定律”,纠结于过往,则容易懊恼;担心未来,则容易恐惧。我们应该把人生的着眼处放在当下。生活本来艰苦,何必自添苦涩。人生无常,把握今天,知足惜福,就会体会到一份适意与甜蜜,这是一种生活的高境界。
造化人心混无间,和光同尘惜永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必过于计较一时一战之得失,切忌得之则喜,失之则伤。谁笑到最后,谁是人生赢家。

窗前细嚼人生味,胸中自有大乾坤。人生的终极目标,应该寻找的应该是永久之幸福与永恒之快乐,并不是要刻意地去营造宏图大业,名垂千古。这也是先贤们对生命真谛的另一种解读和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不仅教会你承受,而且教会你忍让与转弯
可师者为友
不想懵懂混日子?来,教你过先知先觉的智慧人生
容人之量
商都的文化达人——鲍永福
追随,根基尚浅,成不了气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