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义恭礼行天下——《论语》悟读【13】

信义恭礼行天下,智勇孝忠保家国。

《论语》第一篇第十三章:

【原文】

有子曰:“信(信守的诺言)近(符合)于义,言可复(履行)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依靠)不失其亲,亦可宗(可靠)也。”

【译文】

 

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悟读】

商鞅立木,信义著天下,开创秦国基业,
岳母刺字,精忠震乾坤,铸就忠臣英魂。

本章讲的是儒家的交友待人之道,他们对“”和“”十分看重,孔子多次强调“人无信不立”。

“信”会意字,“人言为信”。人言为信,言成为诚,从人从言,内诚外信;

义”,会意字,繁体为義,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羊羔)给别人;

“礼”,会意字,繁体为,从示从豊。“豊”,行礼之器,举行仪礼,祭神幸福

“恭”,形声字,上“共”下“心”从心共声。本意为恭敬有礼寓意对人恭敬,从心开始。

“信”须以为基础,言之和义始可信矣“恭”要以为标准,方能远离耻辱。不合义的话尽量不说,否则容易失信;不合礼的事尽量不做,不然就是不恭。

信义是社会道德之共同风尚,古人有“一诺千金”之说,有重然诺而轻生死者。他们把信义看得比生死还重,惟其义尽,方至于仁。背信弃义者遭人唾弃是信义社会对人的外在他律,为人还须坚持内心的自律,保持一种恭肃近于礼的状态。他律和自律相辅相成,方能生发出道德之美善,方能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语出《论语·颜渊》。从元代起,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俗称入厕为出恭,大便谓之出大恭,小便谓之出小恭。“出恭入敬”牌是提醒你,出门和进来,要老老实实的,自己对自己的良心负责。

君子以义行天下,贤者用理喻苍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做到了“信义恭礼”,也就规避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一字(信)
仁礼信义智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做人34字诀!谦、和、俭、礼、正、信、勤、专、慎、硬、谋、忍
感悟《论语》中的“仁”
论语心说|学而篇1.13关于“宗不宗因亲”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