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则以喜一则惧——《论语》悟读【8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论语》第四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悟读】

少时但得父母乐,老来自有子孙贤。

本章延续上一章的内容,突出的是以为主题,主要强调仁心

孔子在此专言父母年老之时。喜即喜于父母寿考,喜于父母尚在;惧即惧在父母年老,惧于父母日渐衰老,尽孝之期不多。

孔安国注:“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

朱子集注: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钱穆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杨伯峻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记住父母生日,乃孝道之具体表现。原因主要是孔子所云“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个真正孝顺之人,非常关心父母的年龄和生日。他们会为父母健康和高寿而高兴;也会因此而惧怕于父母的高寿,担心难以尽孝。

当我们长大之后,应该想到父母为我们辛苦这么多年,他们已经累了老了。故我们想着自己的前程的同时,应该回头好好想想有没有报恩,能不能够尽孝,父母老一天,尽孝的日子就少一天。古人常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真正有孝心,常常会觉得有很多很多的遗憾,很多可以为父母做的事还来不及做,所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悲欣交集”。人生在世,非纯苦,非纯乐。苦乐皆有,方为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学习86-87
我们要怎么尽孝?如何尽孝,不可不知
《论语》新解2;8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9周)
从《论语》中学习孝道
《论语》:什么是孝?为人子女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