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礼明耻谦君子——《论语》悟读【174】

知礼明耻谦君子,保仪用礼俏佳人。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章:

【原文】

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孔子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亦称亦称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偏袒),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吴孟子: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为所生之国名加其本姓)。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向孔子询问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回答说:“懂礼。


孔子走出来之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然后说:“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君子竟然也有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吴和鲁是同姓诸侯国,因为不便称她为吴姬,于是就叫她吴孟子。如果说鲁君懂得礼,那还有谁是不懂礼的人吗?”


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是幸运,如果犯了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并指出。”

【悟读】

知书达礼和为贵 ,为人处世谦受尊。

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孔子以崇礼著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陈司败以“昭公知礼乎”来问孔子,这本身给孔子出了难题。但孔子“为尊者讳”,不能直接说自己国君不知礼。陈司败果然很是不以为然,在孔子的弟子面前直接指出了鲁昭公的不礼之处。因为孔子一向在意礼法,现在却对国君不礼的行为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是一种包庇,而非君子不党的坦荡行为。

夫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内心明确是非,勇于认错,不为自己的错误狡辩

之所以说“丘也幸”,一方面是由于有错误能被及时指正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陈司败对孔子回答错误的指出,让看到听到此事的人知道怎样做才是懂礼守礼,不至于错误的引导后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32:幸运
《读论语.述尔》孔子说谎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在一辈子做好事——《论语》学习176-177
勇哥也要学《论语》311-320
《论语重编》选登 3
习经典·一起学《论语》|述而篇7·3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