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洗却浮华尚质朴——《论语》悟读【251】

洗却浮华,崇尚质朴。

《论语》第十一篇第一章: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

孔子说:“早期跟我学习的礼仪的,多是平民;后期跟我学习礼仪的,多是贵族。如果说要用人啊,我还是愿意用那些先进之人。”

【悟读】

慎交游,勤耕读;

笃根本,去浮华。

这是左宗棠赠与自己子侄的一副对联,强调了为人的“笃根本,去浮华”。

西周之时,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

本章解读,各有各说。《朱子集注》中说,“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先进后进就是前辈和后辈,野人指山野民众,性格朴实,为人厚道;君子指有德的士大夫,他们有文化,有修养。李炳南的《论语讲要》则认为,先进后进是按照次序来讲的,不是前辈后辈。先进是先学礼乐后入仕之人;后进是指先袭官位后习礼乐之人。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其实是夫子评述自己的弟子。

先进和后进,是指早期或后期跟夫子学习的人。早期跟老师的,多为乡野之人,质朴无华,一心向学,死心塌地;后期呢,夫子已是名满天下,慕名而来的多为有身份地位的君子,师从夫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饰自己的文采。故本章表达的是夫子去浮华尚本质的思想。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则是表达了夫子用人的中庸之道。在《论语.雍也》篇中,夫子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夫子选人首先重视内在德行,朴实为佳,当然也重文采,文质彬彬,方为君子。如果在文和质中择其一,夫子“则吾从先进”,宁愿选择质朴的,即德行优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进”与“后进”
​质朴优于文采
再读《论语》:先进第十一.1
《论语》智慧: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孔子语录: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
【第263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章》孔子因何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