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恶从来是答案——《论语》悟读【321】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道:“同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如何呢?”孔子说:“不可以啊。”

子贡又问:“同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如何呢?”孔子说:“不可以啊,不如同乡人中间的善良者喜欢他,其中不善良的人厌恶他。”

【悟读】

烦恼皆由心而生,

善恶总须己把控。

本章夫子提出了评判一个人的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

一乡之人皆喜之。他或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孟之言来说,可能是一个乡愿先生即伪君子,不一定是好人。昔王莽未篡位时,极其善伪,举国皆善之,结果成了乱臣贼子。

一乡之人皆恶之。他或是特行独立鹤立鸡群之人,不一定是坏人。明末思想家李贽,晚年弃官隐居湖北麻城龙潭湖上的芝佛院,在此著书立说,揭批道学家们之伪善,抨击时政,被斥为“异端”,实乃开风气之先。他的人生境遇,完美的诠释了一句话,“当全世界都不正常时,正常人就是不正常的”。

真正的贤者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此言告诉世人,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切忌随意评判他人之行为。

评判一个人的终极答案,应该是善恶。在《心》这本书里,稻盛先生表达了其毕生之信念: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它变得更纯粹、更美好。

评判一个人,着实不容易。本章夫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之见,固然重要,也是判断人之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非唯一。

夫子之见识,对于世人鉴别好人与坏人,应该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论语》(八十一)
论语:众恶之,必察焉(15-28)
论语连载(69)《里仁篇》第3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一起学《论语》13.24 子路篇——乡人皆好之,何如​?​
论语注释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表里如一真君子,引人向善大丈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