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本中庸是谓仁——《论语》悟读【476】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悟读】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是灵隐寺内悬挂的一副著名对联,看似简单通俗,实则道尽人生真相。其点睛之笔在于“半”字,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智慧叫做“中庸”,这副对联便体现了中庸之道

中庸的解释,通常认为,是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与灵隐寺名联的“半”字内涵相似,万事须有度,人生很难事事如意,福祸总是相依。

儒家讲中庸,道家讲中道,佛家讲中观,医家讲中和。儒、释、道、医四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圆融和谐,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阴阳中和”的基本精神。而儒家对于仁的要求很高,道本中庸是谓仁,本章子游的观点或在于此。

张,即颛孙师,字子张。朱熹说:“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才高意广,人所难能,而心驰于外,不能全其心德,未得为仁。

在夫子的弟子中,子张的个性比较鲜明突出,他以仁作为追求之目标,修习时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其缺点是过头和偏激,不合中庸之道,故可说其“未仁”。

,人加二,从说文解字来讲,可理解为相处之道。子张的行事标准则过分严苛,一般人总是难以匹及,他也因此难以处理好人人之间的关系,故而子游言他未达仁之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敬告师友】张建云创作走向
古人6句话,讲出了人生大智慧,读完终生受益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经典教育
国学大师张其成: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治人心
千年的沉淀与升华,品悟儒者的八大智慧结晶.读一读,对你终身有益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国学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