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干细胞—干细胞疗法修复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退变指腰椎间盘各部分组织发生老化退变,主要症状为慢性腰痛和下肢神经根性疼痛等。干细胞疗法成为修复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研究的热点,备受研究人员关注!

  干细胞具有体外扩增及分化再生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向成骨、成软骨、成脂及髓核细胞分化,且具有免疫原性低和免疫调节性的特点。目前研究较多的干细胞种类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腰椎间盘退变的进展,它具备了用于腰椎间盘退变研究的特点:

  (1)数量多,易于获取;

  (2)分化为髓核细胞的功能好;

  (3)适应低氧、低糖及偏酸性的椎间盘退变局部微环境;

  既往研究,干细胞疗法已用于髓核细胞分化研究等基础研究,各种方式诱导MSCs向髓核细胞分化取得了效果。椎间盘内是一个特殊的低氧环境,髓核细胞在特殊低氧环境下具有正常繁殖及更新的能力,Hudson等人将MSCs在低氧(5%O2)情况下研究其分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促进MSCs向髓核分化,糖胺聚糖(GAG)及胶原蛋白表达增加,更好地促进骨修复。

  除髓核分化研究外,干细胞外泌体也是较新研究方向。据《Cell Cycle》刊登报道,MS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传递靶向混合谱系激酶3 (MLK3)的miR-142-3p来抑制髓核细胞的凋亡和MAPK信号,并可减少IL-1细胞因子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

  鉴于MSCs在体外研究的成功,研究人员已动物体内进行干细胞疗法研究。Zeng等人将负载人MSCs的凝胶植入犬椎间盘退变模型,影像学发现椎间盘高度和MRI信号强度均得到明显改善,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表达增加;研究者又将骨髓来源的MSCs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局部注射到模型动物腰椎间盘,结果发现与富血小板血浆合用能更持久地改善椎间盘退变。

  基于动物模型水平研究的成功,逐步将干细胞疗法用于临床研究,主要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将自体MSCs在低氧环境培养后局部移植至5例受试者椎间盘后,随访发现4例腰部活动程度不同程度改善,且4~6年后经MRI检查证实注射部位附近未发现肿瘤增殖或其他并发症,说明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2017年的一项Ⅰ期临床研究报告,Kumar研究者将脂肪来源的MSCs与透明质酸复合后移植用于1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指标:疼痛持续> 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4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0%),受试者注射1年后并未发现显著并发症,6例患者MRI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好转,其中3例显示椎间盘含水量增加,各类指标评分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

  另外,移植方法学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由于椎间盘的无血管分布的特性,局部注射移植目前仍然是唯一的给药途径,研究者考虑将干细细胞搭载载体或培养基植入,有些临床试验使用的载体是胶原、纤维蛋白、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衍生物凝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举世瞩目的干细胞疗法,究竟是返老还童神药还是一场惊世骗局?
干细胞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疾病的进展、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回顾
困扰3亿中国人的慢性疼痛,干细胞有望成为新选择
Cell Metabolism丨时玉舫/王莹课题组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新机制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低氧预处理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胞外囊泡介导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及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