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又名巨阳太:大而又大,其位在表,主宣发(宣发阳气、输布津液)。太阳篇主要探讨太阳经阴阳偏胜失衡气机升降出入运行有碍导致太阳宣发功能障碍相对应的理、法、脉、证、方治则。此为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法则,知常达变之常,若不解其意,混合运算(变)就会发生混乱。

表多解释为体表,体表为狭义表,就体表而言,体表的大部分属太阳地界,小部分属他经地界:巅顶属厥阴地界,前胸属阳明地界,四末属太阴地界等,此为体表六经地界分属(参透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之机、六经大意等理论正确解读六经地界分属的前提基础,六经地界分属是六经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经地界分属不清则六经辨证茫无头绪)。广义六经地界:依据阴阳无限可分性,机体可分为无数小周天,每一周天为一六经,即六经无处不在,太阳无处不在,若拘泥体表,六经辨证无用矣。

太阳又名寒水之经,寒水者,津液也,输布津液为太阳宣发功能之一,口渴病标为太阳阴虚。

1、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解:

本条文为太阳病脉证提纲。

脉浮:脉浮主病标在表在阳位(病标落点在表在阳位),非专指太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亦可脉浮。浮沉互为阴阳,表里互为阴阳,浮沉表里为方位论阴阳,表、浮为阳位,里、沉为阴位。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故三阳经为表为阳位,三阴经为里为阴位。

头项强痛,头项为病位,强、痛为病性,不能解读为头痛项强(僵)。

头项:头为人体高位,属太阳地界。项,颈的后部,泛指脖子,属半表半里少阳地界。

强:僵硬,不柔和。强既是自觉症状,也是触诊症状。证强与脉紧,其病皆为阳郁欲伸有紧之像。项强(包括关节僵硬活动不利)病标为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太阳宣发有碍,逆传少阳阳出阴枢机不利。

痛:病标为阳胜热证,太阳宣发有碍阳郁化热。头痛病标为太阳阳胜热证,阳升阴降,六经阳胜热证皆可传经头痛。项痛(包括关节疼痛)病标为少阳阳胜热证。

头痛性质几微之差:紧箍样头痛(即强痛)、搏动性跳痛、胀痛、灼痛、钝痛、发作性电击样剧痛、隐隐作痛等。证几微之差不可不知。头痛为太阳病外证,其本有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不同,也有阴阳虚实之别。

恶寒:向火被覆而犹不能遏其寒。太阳宣发有碍,阳宣发不到的地方必然阳虚,阳虚则寒太阳其位在表,故主观恶寒,客观一身手足皆逆冷、身蜷欲近衣等。有一分恶寒,病标必有一分太阳阳虚。恶寒为太阳病外证,其本有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的不同。例:麻黄汤证恶寒属太阳本经病,四逆汤证恶寒属母病及子(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少阴为太阳之根,少阴阳虚传经太阳无力宣发而恶寒

太阳之为病与太阳病比较:

太阳之为病,...。伤寒论中每一经都有与之格式相同的一条条文,而伤寒论中更多出现的是另一种格式的条文:太阳病...。医圣用字措辞极为严谨,这两种格式的条文有何差异?其中含义是什么?“太阳之为病”这种格式的条文被称为提纲,而“太阳病”这种格式的条文被认为是六经分类的标题。这种解释隔靴搔痒、华而不实。“太阳之为病”的含义是太阳本经病(太阳经阴阳偏胜失衡、气机升降出入运行有碍,此为本)表现出来的脉证(此为标)。而“太阳病”的含义是具有一部分太阳病脉证特点的病证(此为标),其标证属太阳病,其本可能是太阳本经病,也可能是子病及母或母病及子传经太阳。简单的说就是标和本的问题(现象与本质),“太阳之为病”这种格式的条文论本,“太阳病”这种格式的条文论标。由于素体阴阳虚实的个体差异及传经深浅远近的不同,同一方证,其标证可多变,其本阴阳虚实和脉不变。同理,同一标证,其本不唯一: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标本混淆、本末倒置是中西医乃至人生、社会广泛存在而又很难解决的痼疾。

病机:本之阴阳虚实(六经阴阳虚实及阴阳调和与否),或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的异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经病外证及六经地界分属为六经辨证之眼目
和氏璧学伤寒论总论条文1
太阳病为六经首 方证病机须谙熟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116)六经病证
阴阳六经辨证百病精髓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