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为什么高筑墙而不是深挖洞,高筑墙和深挖洞哪个更高明?

“高筑墙”和“深挖洞”确实有一些渊源,但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历史背景不同。至于哪个更高明,则没有可比性。

朱元璋为什么要高筑墙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哪个创业难度最大,朱元璋绝对排在前三名。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农民。17岁时父母去世,朱重八穷得连棺材板都买不起,之后不得已出家做了和尚。

没想到寺庙里也闹饥荒,皇觉寺的住持把庙里的和尚都叫过来,一人发一个碗,打发出去化缘了。朱重八捧着个碗四处云游,说好听点儿叫化缘,其实就是个要饭的。

论起步,谁也没有朱元璋低!所以,他更加明白创业的不易和艰辛。

朱元璋

1356年,朱元璋大军攻克集庆,改名应天府。此后,占据浙江、四川、湖广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纷纷称帝,都迫不及待地想过把皇帝瘾。

这时,安徽谋士朱升给朱元璋出了个主意,也就是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升告诉朱元璋,你要想成大事,就不能跟他们几个一样鼠目寸光,这个时期你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要修筑高高的城墙,囤积足够的粮草,缓一缓再称王。

高筑墙

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建议,此后好几年,朱元璋一直自称“吴国公”,并没有称王。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成功,谁先称王谁就是众矢之的,谁就难以赢得民心,而朱元璋恰恰避免了这两个坑,笑到了最后。

大明王朝建立后,洪武二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激流勇退,第二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专门为他写下一副对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

“深挖洞”是怎么来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欲对中国实施战术核打击。面对前苏联的核讹诈,毛主席不得不统筹全局,深思熟虑。

在历代帝王中,毛主席比较欣赏朱元璋,他曾经这样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这一天,周总理来到毛主席的书房,向他汇报工作。两人谈起了勃列日涅夫欲对中国实施战术核打击的事情。面对严峻的形势,毛主席不慌不忙地拿起了手中的一本《朱元璋传》,向周总理讲述了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

接着,毛主席对周总理说:“我把朱升的话略微改动一下,就叫'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你看如何?”

深挖洞

“深挖洞”,指的是构建地下防御工事,主要是为了防范敌人大规模空袭;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动员全国人民做好反侵略准备。

“广积粮”,指的是储备充足的粮食,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和自然灾害;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强战略物资供给能力。

“不称霸”很好理解,就是不搞霸权主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直到现在,我国各个大城市还有很多遗留下来的防空洞,仅在上海就超过了1000个,如今有些已经用作了商业用途。那一代人,对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高筑墙和深挖洞哪个更高明

攻城

高筑墙和深挖洞并没有优劣之分。深挖洞来源于高筑墙的灵感,是对高筑墙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灵活运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两种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筑墙是一种防御策略,防的是敌人攻城。深挖洞也是一种防御策略,防的是敌人的核弹。

消失的“明太宗”:谁动了朱棣的庙号?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的猪叫什么?一人下令禁食猪肉被群嘲了五百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深谋远虑,比刘伯温还厉害,只用9个字便让朱元璋坐稳江山
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的朱升后来怎么样了
朱元璋夺取天下最重要的策略其实和刘伯温无关,反而是这个人
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就用了这九个字!
未来,你需要准备和做到的:1、深挖洞广积粮 2、养生纯属扯淡,基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的由来【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