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脾止泻趣案

【出处】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原文】 黄承务子,二岁,病泻,众医止之,十余日。其证便青白,乳物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医谓病困笃。钱氏先以益脾散三服,补肺散三服。三日,身温而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下之,与益脾散二服,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虚伤食,初不与大下,措置十日,上实下虚,脾气弱,引肺亦虚,补脾肺,病退,即身温,不哽气是也。有所伤食,仍下之也,何不先下后补?曰:便青为下脏冷,先下必大虚,先实脾肺,下之则不虚,而后更补之也。

【注解】①措置:搁置、耽搁。

【白话文】 黄承务的儿子,两岁,泄泻,很多医生用止泻法,十多天了。症状见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化,身体发凉,呃逆,昏睡。医生说病情比较难治。钱乙先用益脾散三剂,补肺散三剂。三天后孩子身上暖和了,也不呃逆了。后来用白饼子使他微微下利,再用益脾散两剂,泄泻就止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的下利本来就是脾虚伤食导致的,开始的时候不用下法,这样误治十天,导致上实下虚,脾气虚弱,引发肺气更加虚弱,补脾肺,病就减轻了,表现为身体暖和,不呃逆。如果还是有伤食实证,仍然要用下利法,为什么不先下后补呢?钱乙说:“大便青白色是下焦脏器虚冷,先用下利法一定会更加虚弱,先补脾肺之气,再用下法就不会虚弱了,之后再用补法。”(郁东海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婴家秘》
医法圆通(79)
幼幼集成卷三
气逆治肺为治本之法
《小儿药证直诀》治法探析
吐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