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经》守一入室知神戒
userphoto

2022.07.23 广西

关注

“是故夫守一之道,得古今守一者,复以类聚之,上贤明力为之,可得度世;中贤力为之,可为帝王良辅善吏;小人力为之,不知喜怒,天下无怨咎也。此者,是吾书上首一部大界也。恐俗人积愚,迷惑日久,不信吾文,故教示使与古今守一之文合之,以类相从,乃以相证明也。”“善哉善哉!愚生谨以觉矣。”

“夫守一者,大人守之亦有余,中人守之亦有余,小人守之亦有余,三人俱守行之,其善乃洞洽于六方八远,其恩爱与天地同计也。如最下愚,有不乐守行者,名为天下最恶凶人也,天地疾恶之,鬼神不复佑之也。凡人久久,共不好利之也,此即天书所以简人善恶之法也。

其好欲读视者,天知为善人;示之不欲视者,天知之为凶恶人也。以此占人,万不失一也。吾为上德君作文,上不负天,下不负地,中不负德君,不欺真人也。守此得其意者,道已毕矣竟矣。六真人自深思其意,吾不能悉记此之善。夫一,乃至道之喉襟也,上士所乐德,中士所响知,下士之所疾恶也。子知之耶?”“唯唯。”

“是故上士得之大喜,不而自禁为也;中士得之,不而自止,常悦欲言也;下士见之,是其大忌也,以吾文观此三人,而天下善恶分别明矣。子知之乎?”“唯唯。”“是文乃天所以券正凡人之心,以除下古承负先人之余流灾,以解天病,以除上德之君承负之谪也。子知之耶?”“唯唯,善哉善哉!”

“行,子已觉矣。其二部界者,其读吾书道文,合于古今,以类相从,都得其要意,上贤明翕然喜之,不能自禁止为善也,及上到于敢入茆室,坚守之不失,必得度世而去也。志与神灵大合洞,不得复誉于俗事也,其善乃洞究洽于天地,其神乃助天地,复还助帝王化恶,恩下及草木小微,莫不被蒙其德化者。是故古者贤明德师,乃能助帝王致太平者,皆得此人也,故其言事悉顺善而忠信也,乃其所受道师善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其中中贤力共读吾文书,合于古今道文书,以类相从,力共读而不止,其贤才者,乃可上为帝王良辅善吏,助德君化恶,恩下及小微草木,阴阳和合,无复有战斗者,帝王长游而无忧事,群臣下俱相示教力为之,莫不顺善而忠信,无刑罚而治,其善不可胜书。真人知之耶?”“唯唯。”

“其百姓俱共读吾书道文,上下通都合计,同策为一,无复知为凶恶者也。拘校古今道文,以类相从相明,因以为世学,父子相传无穷已也。

如三人大贤、中贤、下贤及百姓俱为之占,天地之恶气毕去矣,无复承负之厄会也,善乃合阴阳,天地和气瑞应毕出,游于帝王之都,是皇天后土洽悦喜之证也。故读吾文者,宜精详之,以上到下,思惟其要意,得其诀,与神明无异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其三部界者,夫人得道者必多见神,能使之。其上贤明者,治十中十,可以为帝王使,辟邪去恶之臣也,或久久乃复能入茆室而度去,不复誉于俗事也。故守一然后且具知善恶过失处,然后能守道;入茆室精修,然后能守神,故第三也,贤者得拘校古今神书以相证明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中贤守一入道,亦且自睹神,治十中九,可为王侯大臣,共辟除邪恶,或久久亦冀及入茆室矣。真人知之邪?”“唯唯。”

“其小贤守一,入道读书,亦或睹神,可治十中八,可为百姓共辟邪除恶也。亦皆当拘校古今道文,以自相证明,乃愚者一明,悉解信道也。如使读一卷书,必且不信之也,反且言其非而自解,则邪恶日兴,得害人也。如大贤中贤,下及百姓,俱守神道而为之,则天地四时之神悉兴,邪自消亡矣。真人知之耶?”“唯唯。”

“如此,则天下地上、四方六属六亲之神,悉悦喜大兴,助人为吉,以解邪害,上为帝王除灾病,中为贤者除疾,下为百姓除恶气,令奸鬼物不得行也。”“善哉善哉!”

“须有大诀戒,见神以占事,言十中十者,法与天神相应;言十中九,与地神相应也;言十中八者,与人神相应也;过此而下者,言不可用也。

或有初睹神,反十十相应,久久反日不中者,见试于神道,故使不中也。见是能复更自新,力自正思过,更为精善,无恶意者,且复日上行,或中神意,乃射十中十,或出十,或射十,乃中一十,日以大中,而上行者,是其日思为善,得道意之人也,故曰进。以是自占,万不失一也。或有初见神,占事不中,已反,日已上行,大中,是者精得道神意,日上进之人也。

或有平平如故,不进不退,是其用精不过故之人也;日衰者,曰懈之人也,以是占之,不得道意矣。见试而不觉悟,固固自若为恶者,诸神且共欺之,牵人入邪中,则致吉凶无常,或入祆言,或坐病止。

故大贤、中贤、小贤、百姓男女为道,悉以是自占,不失之也。非犹神道试人也,凡天下之事,皆以试败,天地有试人,故人亦象天地,有相试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子欲重知其大信效,天道神灵及人民相得意,相合与心,而至诚信;不相得意,则相欺。是故上古之人诚信相得意,故上下不相欺;中古人半不相得意,故半相欺;下古之人纯不相信,故上下纯以相欺为事。故上古举事悉中,中古半中,下古纯不中,故危亡。是故古者贤圣,常以是自占,可为得与不得,则无失也。以此戒真人,吾见子常苦劳,故深戒子,子乃为天地长使也,解天地流灾,为王者除害,其功甚大少双,恐子为道中懈,故以是神事以戒子。

子乃为天地使,而日吉者,是其得天地心意也;日凶衰恶,是其失天地心意也。与道神交,日吉善者,是其得道心意也;而日凶衰者,是其失道心意也。与人交,日益厚善者,是其相得心意也;而反日凶恶薄者,是其相失心意也。比若耕田,得谷独成实多善者,是用心密,用力多也,而耕得谷少不成善实者,是其用心小懈,用力少也。此但草木,尚乃随人心意,用力多少功苦为善恶,何况天地神灵与人哉!可不戒耶?真人也,此之为戒,若薄少不足言,而深思念之,反大重,此正所为谓安危吉凶门户也,子知之耶?”“唯唯,愚生已觉矣,受命受命。”

“夫贤明为上德君拘校上古、中古、下古文书之属,以类相从,更相证明,道一旦而正,与日月无异。复大集聚大贤、中贤、下贤乃及人民男女口辞诀事,以类相从,还以相证明,书文且大合,比若与重规合矩无殊异也。天地人策俱并合,比若一也。如此,则天地人情悉在,万二千物亦然,故德君当努力用之,则灾害一旦而去,天下自治。无有余邪文邪辞,洞白悉正,则无余邪气。

夫邪文邪辞,系灾之根也。子欲重知其明审信效,比若人以邪文相记于君,比若人以邪言相恶,则怨咎日兴众多,人亦自相怨咎相恶,君亦听之,反失正,聪明不达,为天地所非,治危。辞不吉,又下反以邪文邪言共欺,荧惑其上,久久上知之,亦复君臣相咎,故是邪文邪言,日至凶恶之门户也,故当力拘校去之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故德君尽以正辞,而天地开辟以来承负之灾厄悉除,无复灾害。真人欲重知其大信也,夫正文正辞,乃为天地人、万物之正本根也,是故上古大圣贤案正文正辞而行者,天地为其正,三光为其正,四时五行乃为其正,人民凡物为其正,是则正文正辞,乃为天地人民、万物之正根大效也。

子欲重明知其信,比若人以正文正辞相誉于君前,君得以为大聪明大达也,举事悉得,无失正者,下上乃得天地之心意,三光为其不失行度,四时五行为其不错,人民莫不欢喜,皆言善哉,万物各得其所矣。恩洽神祇,则名闻远方,群神瑞应奇物为喜而出,天下贤儒尽悉乐往辅其君,为不闭藏,仙人神灵乃负不老之方与之,祆祥为其灭绝,人民为其行政,言正文正辞,乃无复相憎恶者,则怨咎为其绝,天下凡善悉出,凡邪恶悉藏,德君但当垂拱而自治,何有危亡之忧?此即吾正文正辞为善根之明证效也,可不力正哉!真人宁解不?”

“唯唯,可骇哉!见天师言,谨以大觉矣。愚生知天下已太平矣。德君听用之,已延命矣。”“善哉!子可谓为晓事之生也,已洞知之矣。”“乐乎乐乎!天忧已解矣,地病已除矣。”“真人以何知之?”“然此邪恶尽应当见去,天地人民万物之大病已除也。今已拘校正文正辞,故知天地之大病已除也。”“善哉善哉!子已知之矣。帝王力行吾文,与天地厚,无复厄会也。”“善哉善哉!语真人一大要言也。上德之君得吾文,天法象以仕臣,上至神人,下至小微贱,凡此九人。神、真、仙、道、圣、贤、凡民、奴、婢,此九人,有真信忠诚,有善真道,乐来为德君辅者,悉问其能而仕之,慎无署非其职也,亦无逆去之也,名为逆人勉勉眷眷之心。天非人但因据而任之,而各问其所能长,则无所不治矣。

德君宜试之,日有善效者进之,慎无失也,无效者疾退之,此名为污乱天官,使正气不得来,咎在此邪人也。夫正善人,心常欲阴祐凡事为忧,故曰致正善人也。邪人有邪心,不欲阴佑利凡事,则致邪,此乃皇天自然之格法也,故当即退之,不退之且忿天,使地杀气出,故当疾去之。是大事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愚生甚畏之。”“子知畏之,可谓晓事生矣,天且佑子。”“不敢不敢。”“此无可让也,非吾而使子见佑于天也,子为善,自然行得之也。故古者圣人之为行也,不敢失绳墨者,乃睹天戒明,知其善恶,各为其身也。故常求与贤者为治,乃恐忿天也,得罪于天,无所祷也,是故古者帝王,其心明达,不敢妄与愚者共事也,故独得长吉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夫中古以来,人半愚,以为选举为小事也,不详察之,半得非其人,半乱天官,政半凶也。下古复承负中古轻事,复令自易,不详察之,选举多不俱得其人,污乱天官,三光为其不正,证上见于天,天不喜之也,故多凶年不绝,绝者复起。

不知天甚怨恶之,人不深自责,反言天时运也。古者为有如此者:天道非人,反以其太过上归天;下愚不自思过失,反复上共责,归过于帝王,天乃名此为大反逆之民。过在下传欺其上,以恶为善,以善为恶,共致此灾,反以上归天;以归天者,复上责其君,天下绝洞凶民臣无状之人也。今天地神灵共疾恶之,故天乃亲自谒遣吾下,为德君更制作法也。选举署人官职,不可不审且详也。

真人欲知是恶民臣之审也,比若家人父母,共生数子,子共欺其父母,行为恶,父母默坐家一室中,安而知之?已行,为凶恶盗劫,人反还共罪其父母:父母恶,故生我恶也。县官吏得之,不直杀其恶子,反复还罪其父母。夫父母生子,皆乐其贤且善,何时乐汝行为恶哉?反还罪其父母,是为大逆不孝子也。

夫君之谓臣,皆乐其为善,何时教其为恶?而民臣自下共为凶恶之行,得天地灾者,反以还罪责其君。百姓愁苦,于是猾吏亦复共上责于天,名是为民臣共作反逆,罪不除也。共责其君,极已应大剧矣,尚复乃上罪责天,下罪责地,人之反逆乃如此,可不短其命而疾杀之哉?故下古皆应霸命,死生无时也,比若民家欲杀畜生,忽欲杀之,便杀之也,善畜尚惜其死,恶畜乐其病死。真人知之耶?”

“唯唯,愚生甚畏天威。”“行,子已觉矣。出此文,令德君以示诸贤儒,慎无匿,天乐出之急急。”“唯唯。”

“告真人一大要:大德上君已仕臣各得其人,合于天心,则当知治民除害之术。夫四远伏匿,甚难知也。夫下愚之人,各取自利,反共欺其上,德君当与贤明共正之。悉正,乃天地之心意,且大悦喜,使帝王长吉也。

天明知下古人且愚难治正,故故为其出券文,名为天书也。书之为法,著也,明也,天下共以记事,当共所行也,可以记天下人之文章也,故文书者,天下人所当共读也,不为一人单孤生也。故天下共以记凡事也,圣人共以记天地文理,贤者用记圣人之文辞,凡人所当学而共读之,乃后得其意也。

书之为类,乃当共原共策、共记共诵读之,乃以无奸也。故自古到今,贤圣之文也,几何校,几何传,几何实核,几何共安之,尚故故有余邪文误辞,不可纯行。故大贤诸道士,乃周流遍天下,考辞习语,视异同,以归喻愚蒙,尚故故误人赤子。使妄说其学,则不可妄仕,不足以为帝王之臣也。故一本文者,章句众多故异言,令使天地之道,乃大乱不理,故生承负之灾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子已觉矣。子明更听,且语子一大戒:下古之人所以久失天心,使天地常悒悒者,君乃用单言孤乱,核事其不实,甚失其意明矣。真人但以此上,乃使天下众贤共考辞文。而不知皆为误学,故生灾异不绝。天甚疾之,得乱生,病焉,阴阳战斗而不止也。故天教吾下,拘校正之。

今大中古以来,信孤辞单言,每视覆下之文为不敬,共以是相法罪,遂用孤辞单言,反应投书治事,故与天为怨,乱天官。文书本使人共议其是与非,反使一人阴为辞。夫圣人尚不而独毕知天地之道,故圣贤前后生,所作各异,天上言其各长于一分,不能具除灾,故教吾都合集校之。今反信一人之言,宁可用不?

故教其三道行书,大小贤不肖男女共为之参错,共议是与非,皆令得其实核,乃可上也。中一人欲欺,辄记之。如是,则天地病已除,帝王无承负之贵矣。

天地得以无病而喜,帝王得以自安而喜,贤者得以自达而喜;百姓得以自解不见冤,家富人足而喜;奴婢得其主不为非而喜;四时五行得顺行,民谨不犯之而喜;万二十物各得其处所,不见害而喜;鬼神见德君可为积善,亦复悦喜;恶气不复上蔽,日月三光亦喜;太上平气得来治,王者用事亦喜;恶气得一伏藏,不伏见使行诛伐亦喜;夷狄得安其处,不复数来为天战斗亦喜;军师使兵器得休止不用,士卒不战死亦喜,凡天地之间,若此喜者众多,不可胜记。

行为真人举其大纲,见其始,子自思其意,凡事以类推之,尽以得矣。德君案行之,天下咸服矣,故天尤急此三道行书,慎无复废,故灾不去也。欲断天文,反复为聋盲之治也。夫聋盲之治,乱危之本也,灭身之灾害也,可不慎乎?

夫文,乃天下之人所当共案行也,不可信一人之言也,故天地开辟以来,文书及人辞,更相传以相考明也,不考明则不可独行,独信一人言而行之,则危亡矣。是天下之大失大伤也,故吾书不敢容单言孤辞也,故教真人拘校上古、中古、下古文以相明,拘校天下凡人之辞以相证,盟,然后天地之间可正,阴阳之间无病也。

以吾书往考古今之天文、地神书与人辞,必且与响相应,与神无异也,乃吾道且可信也。故吾为道,不试言也,乃求试行,不行之,安知吾道与天相应而信哉?今日行之,比若与天语,十十五五,无有脱者。神哉为道如斯,诚可谓大乐矣。真人知之耶?”“唯唯。”

“行去,晓事生矣。告真人一大诀,此本守一专善,得其意,故得入道,故次之以道文也;为道乃到于入室,入真道,而入室必知神,故次之以神戒也;得守一,得道,得神,必上能为帝王德君良臣。臣者,必当助帝王德君共安天地六方八洞,得其意,乃国可长安也;欲安之,必当正文正辞正言,故以拘校;文辞得以大正,必当群贤上士出,共辅帝王,为其聪明股肱,故次之仕臣九人;九人各得其所,当共安天地,天下并力同心为一也,必常相与常通语言,相报善恶,故次之以三道行书也。

人已都知守一,已入道,已入神,已入正文,以尊卑仕臣,各得其处也,已行文书,并力六事已究竟,都天下共一心,无敢复相憎恶者,皆且相爱利,若同父母而生,故德君深得天心,乐乎无事也。

以为道恐有遗失,使天地文不毕备,故复次之以大集之难,以解其疑,深者居其下,毕书出之。以书付有德君,天下一旦转计,响善自治,其为易,比若火沿高燥,水从下,不教其为,自然往也,不可禁止也,故为太皇天道教化,立可待也,德君行之,乃名为天之神子也,号曰上皇,与天地元气相似,故天下之神,尽可使也。

从天地开辟以来,未尝有天书神文使真人传之为真道记也,

以往付德君,名为道母也。太阳之气,火行有也,得而行之,得其信也,不知行之,则不真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诚寄谨民,往付归德君,不敢久留也。”“行,子已晓之矣。天书不可久留也,天神考人,使人不吉。子慎之,行去。”“唯唯。”

六究洽洞极七竟,以类次书文使相得,灾悉灭亡,致洞极之吉文。(汉.于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020297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二章 十天干类象 第十六节 天干五合干扰及搅局
02036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三章 十二地支 第六节 十二地支三合
六十甲子仙命生克坐向秘诀 六十仙命葬廿四山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二(十六策-14)-【斩断】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诫外生书】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9-【兵法秘诀】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