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脏腑别通”理论治漏尿
userphoto

2022.11.11 广东

关注

“脏腑别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心与胆通,肝与大肠通,脾与小肠通,肺与膀胱通,肾与三焦通。”针灸学者杨维杰根据《黄帝内经》六经开阖枢论述,将“脏腑别通”理论用于针灸,疗效突出,遂提出脏腑别通是从六经开阖枢变化而来。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同气相求,以脏腑经络关系确立“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心包与胃通”的脏腑别通理论。该理论指导针灸临床治疗内科杂病效果显著。现分享笔者经治的一则医案如下。

王某,女,35岁,2021年3月16日初诊。主诉:产后漏尿半年余。患者半年前产后开始出现打喷嚏或大笑时漏尿,严重时控制不住小便,困倦乏力,气短,易感冒,偶有胸闷,怕冷,食纳一般,易醒,大便稀,1~2天1次。产后尚未来月经。舌质淡,苔薄,双脉细弱。

诊断:产后遗尿(肺脾肾亏虚,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健脾益肺,温阳化气。针灸治疗:

麦粒灸: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每穴7~9壮;针刺:列缺、照海、鱼际、太溪、太渊、中府、气海、关元、中极,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耳穴压豆:肾、膀胱、肺、脾、内分泌、神门、皮质下、敏感点,每次3~4穴,留穴2~3天,左右交替。

上述针灸方案连续治疗5天后,患者漏尿改善,继续上述方案,针灸加用足三里、曲池,隔天治疗1次,3周后患者打喷嚏及大笑时无漏尿,精神改善,胃纳好转,疲倦乏力感减轻,脉较前有力。之后每周治疗1~2次,继续治疗1月。随诊2月无复发。

按 《黄帝内经》云:“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产后遗尿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产后气血大伤而致肺脾肾亏虚,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渗流失约。

肺与膀胱、手太阴经与足太阳经同属“开”的范畴。太阳为三阳之表,主输布阳气于体表;太阴为三阴之表,主敷散水液于体表、输布血液于全身。据阴与阳相对,手与足相对,可知肺与膀胱、手太阴经与足太阳经联系紧密,协同为用。本案紧扣肺与膀胱别通理论,重点取肺经穴位,获得显效。

《医学入门·脏腑》及《脾胃论·分经随病制方》均强调肺之气化作用对膀胱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性:“肺主气,虚则呼吸少气不足以息,小便频数或遗”“如小便遗失者,肺气虚也”。即肺脏或肺经出现异变时会伴有膀胱或膀胱经疾患。本案患者产后漏尿,精神疲倦,气短,容易感冒,困倦乏力,双侧脉细弱,均为肺气不足之象。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使用麦粒灸,充分运用了太阴肺和太阳膀胱“开”之效,每次艾灸后患者背部均可微微发汗。列缺、鱼际、太渊、中府分别为肺经络穴、荥穴、原穴、募穴,均可补益肺气、通调水道,加强膀胱气化之功。配合照海、太溪、气海、关元、中极温肾,针灸并用,使肺脾肾之气得补,膀胱气化有职、约束有力、开合有度,则小便自复其常。(李颖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尿频的中药
针灸减肥巧取穴
十二经脉辨证论治方法(十五)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辨析
脏腑别通说
单玉堂:眩晕证治,循经取穴
【癃闭的针灸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