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腧穴按揉,通乳好方法
userphoto

2023.08.08 广西

关注

近期有朋友咨询,产后母乳少满足不了宝宝需求,尝试了各种民间偏方,也没有太大的效果怎么办?于是笔者根据其身体状况,让她试试按揉膻中穴、乳根穴、少泽穴、足三里穴和太冲穴等。两天后反馈,乳汁较前明显增多,嘱其继续坚持。8月1~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借此向大家介绍如何通过腧穴调理产后乳少。

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食物,通过母乳喂养可增近母亲与宝宝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健康益处可延续到成人期,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设立世界母乳喂养周的原因所在。然而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改变,女性职场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面临产后乳少的困境。

产后乳少的原因

产后乳少是指女性产后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乳汁全无,又称“产后缺乳”“乳汁不足”“乳汁不行”,临床多分为虚、实两种,虚者因乳汁化生不足,实者因乳络不通、乳汁不行。

中医认为,“乳汁乃气血所化”,女性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平素气血亏虚,加之分娩失血耗气,导致气血亏虚,乳汁化生无源,出现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女性平时心情抑郁,或怀孕、产后,身体出现较大变化,未能及时适应,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即所谓“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女性平素身体肥胖,痰湿内盛,或产后过于大鱼大肉进补,脾失健运,体内湿气聚集成痰,痰气阻滞乳脉乳络,或胖人气虚,无力行乳,也可导致产后缺乳,古人谓之“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

产后乳少的腧穴调理

膻中穴:任脉腧穴,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为宗气之所聚,可调理一切与气相关的疾患。该穴临近乳房,治疗乳汁少等乳房病症是其主要功效。膻中调理产后乳少,补之能益气养血生乳,泻之能理气开郁通乳,所以产后乳少无论是因虚或因实所致,皆可通过膻中得到有效调理。

乳根穴:足阳明胃经腧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脉为病“是主血所生病者”,足阳明胃经循经过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胃经腧穴可治疗乳房疾患。乳,穴所在部位;根,本也。乳根穴名意指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有承固乳房肌肉的作用,所以治疗乳汁少是乳根穴的主要作用,按揉乳根穴,既能补益气血,化生乳汁,又能行气活血,通畅乳络。

少泽穴: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少泽穴为手太阳经井穴,五行属金,点按少泽穴,能疏泄肝木之郁,对肝郁气滞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善通乳络,是生乳、通乳的经验效穴,主治乳汁缺少、乳痈等。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为“土中之土”穴,按揉该穴,既能健运脾胃,益气生血,又能疏肝解郁,畅通乳络,故对产后乳少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是肝脏、肝经原气留止的部位,对肝脏、肝经虚实有很好的调整作用。按揉太冲穴,可疏肝理气,通络下乳,有效缓解因肝郁气滞引起的乳汁不行。

特别强调,哺乳中期,月经复潮后乳汁相应减少,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产妇如不按时哺乳,或因不适当休息导致乳汁不足,纠正不良习惯后,乳汁恢复正常者,也不做病态对待。若产后乳少较重,要及时就医,以免影响产妇身体或耽误婴儿哺乳成长。(曹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后奶少的辩证疗法
产后缺乳应辩证用药
应对产后缺乳,中医有妙招
为什么乳汁自出
自拟催乳汤治产后缺乳200例
371乳房胀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