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中爱情草,入药补虚阳
userphoto

2023.09.03 广西

关注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是《诗经·鄘风·桑中》的第一章,以采摘唐草起兴,描写与意中人的浪漫爱情。诗中的唐,便是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小雅·頍弁》)看那茑草与女萝,攀援依附松和柏。未曾见到周王面,心中忐忑忧虑多。既已见到周王面,心中喜悦快乐多。在《诗经》中,唐(菟丝子)与女萝原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但由于二者均攀援寄生,且没有叶子,后世多将其混为一谈,如孙炎释《尔雅》云:“唐也,蒙也,女萝也,菟丝也。”在古代诗词中,也常将菟丝和女萝并称,如李白《白头吟》载:“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菟丝缠绵表爱情

菟丝子常见于平原、荒地、地边以及豆科、菊科、寥科等植物地内,因胚根形状似兔、胚芽细嫩若丝而得名,《医学入门》载:“其根初生似兔,其苗初生若丝。”菟缕、菟累、菟芦、菟丘等别名,也与其胚根如兔有关。又传说从前有个长工为财主养兔,一只兔子的腰部受了重伤,长工心惧,将受伤的兔子藏在黄豆地里,几天后兔子竟然康复了。长工发现,受伤的兔子喜欢吃一种缠在大豆上的藤状植物,于是将这种植物称为“兔丝子”,后写成“菟丝子”。由于菟丝与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诗词中常将菟丝写成“兔丝”,如杜甫《新婚别》载:“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菟丝子为寄生植物,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到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取养分、水分并建立寄生关系。之后,菟丝子基部萎缩枯死,与土壤失去接触,如同网络一般依附于寄主上,南北朝谢朓《咏兔丝诗》描写道:“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由于菟丝子靠寄生生活,成体内几乎不含叶绿素,也没有叶子,茎和花均为棕黄色,因此又名赤网、金丝草、金线草、火焰草、野狐丝、无根草等。唐朝黄陵美人《寄紫盖阳居士》载:“落叶栖鸦掩庙扉,菟丝金缕旧罗衣。”诗中将菟丝比作金缕。

在诗人看来,菟丝子和寄主紧密相连,宛如难分难舍的恋人,故常用其形容缠绵悱恻的爱情,自《诗经》之后,绵绵不绝。如汉代《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古绝句》:“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李白《古意》:“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当然,也有反其意而为之的,如唐代元稹《兔丝》:“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提出人生应当自强自立,不能依附他人,否则一事无成。

菟丝子可寄生于豆科、菊科、寥科、杨柳科、无患子科等多种植物身上,但以寄生在大豆上的最常见,且长势最好,故菟丝子又名豆寄生、豆阎王、盘死豆等。菟丝子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色灰黄、颗粒饱满者为佳。《神农本草经》将菟丝子列为上品,载其:“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古人也常服食菟丝子养生,如王安石《酬王督贤良松泉二诗其一·松》载:“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

菟丝入药补肝肾

“菟丝无毒味甘平,专治劳伤善固真。益气驱风明眼目,腰疼膝冷尽离身。”(清代王如鉴《本草约编·菟丝子》)菟丝子是常用的补阳类中药,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外用能消风祛斑。《本草汇言》载:“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

“菟丝甘平,梦遗滑精,腰痛膝冷,添髓壮筋。”(明代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菟丝子》)菟丝子辛以润燥,甘以补虚,为平补阴阳之品,功能补肾阳,益肾精,固精缩尿。菟丝子配伍杜仲、山药等,可治疗肾虚腰痛;配伍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等,可治疗阳痿遗精;菟丝子配伍补骨脂、白术、肉豆蔻等,可治疗脾肾两虚之便溏泄泻;配伍桑螵蛸、肉苁蓉、鹿茸等,可治疗小便过多或失禁;配伍沙苑子、芡实、萆薢等,可治疗遗精、白浊、尿有余沥;配伍续断、桑寄生、阿胶等,可治疗肾虚胎元不固;配伍熟地、车前子、枸杞子等,可治疗肝肾不足、目昏耳鸣。

“菟丝子甘辛平补卫,肾寒精遗腰脚痹,润心肺止口渴干,明目去积健脾胃。”(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菟丝子》)《冯氏锦囊秘录》载,有位名叫金绍老的人患晨泄多年,久治不愈。金绍老还有一块心病,就是没有儿子。一天,他找名医冯兆张(字楚瞻)治疗。冯楚瞻化裁八味地黄丸,去丹皮、泽泻,加补骨脂三两,菟丝子四两,五味子二两。金绍老按方服药,不久之后晨泄治好了,还生了个大胖儿子。

“岭上松如旗,扶疏铁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清菟丝。”(宋元张玉娘《王将军墓》)菟丝子外用能消风祛斑,酒浸外涂,可治疗白癜风。此外,菟丝子还可治肾虚消渴,如《全生指迷方》单用本品研末蜜丸服,治消渴。

菟丝子属补阳类中药,阴虚火旺、阳强不痿及大便燥结之证禁服。《本草经疏》载:“肾家多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兔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三国曹叡《种瓜篇》)菟丝子的全草也可入药,名为菟丝,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利湿的功效,用于痢疾、黄疸、血证、淋浊、带下、便溏、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痈疽肿毒等的治疗。

菟丝女萝非同物

“附木累累见兔丝,女萝有注在毛诗。蜜调只可宜丸子,酒煮还教作饼丝。益气绝伤无断处,坚筋阳事有强时。肾家得力无过此,久服欣看面若脂。”(清代赵瑾叔《本草诗·菟丝子》)菟丝和女萝姿态袅娜,外形相似,历史上常有混淆者,在古代诗词中,二者常并列出现,表达爱情主题。

女萝为松萝科松萝属植物,多攀附于松树之上,入药名为松萝,又名松上寄生。其中长松萝表面灰绿色、草绿色、老枝灰草黄色;环裂松萝表面淡绿色至淡黄绿色。唐代鲍溶《相和歌辞·怨诗》载:“女萝寄松柏,绿蔓花绵绵。”《本草纲目》引陆玑《诗疏》言:“菟丝蔓生草上,黄赤如金,非松萝也。松萝蔓延松上,生枝正青,与菟丝殊异。”

“松萝甘苦平无毒,主治头风破瘿瘤,解怒消痰止虚汗,吐疟利水也堪求。”(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松萝》)松萝味甘苦,具有祛痰、清肝、解毒、止血的功效,常用于痰热温疟、头痛目赤、痈肿疮毒等的治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菟丝子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四十一)女萝不是菟丝子
菟丝子:掐死你的温柔
菟丝附蓬麻
​养肝护肾课件13-14
菟丝子收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