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孕吐不必忍,中医妙招能缓解
userphoto

2024.06.19 广西

关注

孕吐是很多女性在怀孕早期都会遇到的苦恼事,既影响孕妇的食欲和心情,还降低孕期的生活质量,甚至让孕妇产生恐慌情绪,不利于胎儿发育。若孕妇及家人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穴位按摩、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方法,可有效缓解孕吐反应,助力孕妈妈享受怀孕带来的美好。

中医对孕吐的认识

孕吐,又称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病症,临床以反复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闻食即吐、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妊娠恶阻”范畴,历代文献中还有“子病”“病儿”“病食”“阻病”等名称。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与冲脉和肝、脾、肾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女性受孕后,经血藏而不泄,阴血下聚冲任以养胎,冲、任二脉气血偏盛,脾胃之气相应不足。若孕妇素体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中阳不振,浊阴之气不降,则随冲气上逆犯胃;体盛之人多脾不运湿,痰饮内生,则痰饮之气随冲气上逆犯胃;孕妇情绪不畅或精神紧张,出现肝郁气滞,则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呕吐。故治以健脾化痰、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腧穴调理

·中脘

中脘,任脉腧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脘,指胃腑,本穴位置在胃之中部,故名,具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的功效。中脘为胃的募穴、八会穴中的腑会,是治疗胃病的常用穴位,选取本穴按揉,可以通调腑气、和胃降逆,有效改善孕吐症状。同时可以配合按揉足三里,既健脾强胃、生化气血,又能平肝和胃、理气降逆,增强调理孕吐的效果。

·内关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在前臂掌侧,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为心包络穴,通达联络表里二经;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擅治内脏疾患,故名。内关具有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缓解孕吐。

·公孙

公孙,足太阴脾经腧穴,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本穴为脾经络穴,古人有“肝木为公,脾土为孙”之说,故名。本穴为八脉交会穴,通冲脉,本穴与前文内关穴合用为八脉交会穴配穴法,既能健脾化湿、和胃降浊,又能调理冲任、平降冲逆,故可对孕吐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期门

期门,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本穴是肝经最后一个穴位,气血归入之门户,故名,具有疏肝健脾、和胃健逆的功效。女性孕期因身体、心理变化,多有情志不畅或精神紧张的现象,肝气易于犯胃,导致或加重孕吐,故选取期门按揉调理,能疏肝理气、平降冲逆,有效缓解孕吐。

还可配合穴位贴敷,发挥药物和穴位的组合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升腾发散而走表,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的功效,孕吐患者可以先用生姜片涂擦胃俞、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使穴位所在局部皮肤潮红,再将生姜片用医用无菌敷贴固定于上述穴位,结合个人体质及贴后反应把握贴敷时间。

此外,耳与五脏六腑和经脉皆有联系,通过按压刺激耳穴,可有效调理脏腑、经脉气血。针对孕吐,可从肝、神门、内分泌、胃、皮质下等耳穴中每次选取2~3穴,以手按压或者用王不留行子进行耳穴压丸,时时按压刺激,力度以个人能受为度,起到降逆止呕、缓解孕吐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早期,若仅有喜食酸辣等择食行为,伴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头晕体倦等症状,是为正常的早孕反应,不属病态。孕妇在注意饮食清淡的前提下,可以按揉上述穴位,缓解症状;若孕吐剧烈,应及时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曹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减肥的治疗心得
耳穴治疗失眠的选穴特点及疗效评价_摘要_
针灸治疗青少年近视方法
今日计丨这四个穴位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
小中医讲失眠第八篇:针灸治疗失眠
脂肪肝的穴位按摩方法及刮痧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