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天看地
        一说观天看地,马上就到野外去看大地和仰望天空。这就是见词意译的理解,邵伟华书中说“远看近看不外旺相和休囚,圆看方看不外金木水火土”。到哪里去看,到卦上去看,卦上的阴阳五行就是星星,代指着财运、官运、文凭、子孙儿女,到图上去看。《黄帝内经》中说的仰观天象,谈天论地,都要到图中去看。书中说的观天象,古人早就按照天象画好了图。当我们知道了天理,也就看懂了图像,看懂了图像,也就明白了天理的真实性,天理的真实性又反过来帮助你深刻理解天象图,如同我们看地图一样,看地图就是在看大地,看线路图就是看真的道路。看一张建筑图纸,都是通过图形,图的道理、符号、数字、线条等等知识,汇集到一起才能看明白这座建筑的样子,图不一定是一张。比如要看年气你就要打开万年历,2014年的年气在书上写着,是甲午,到外边去,是看不到的。2013年农历十月的月气就是乙亥,书上都写着呢。能会算,会推理,求出来更好了,看日气也要到万年历里去看。2014年初步的运气60天87.5的天象,你就要先立起甲午年的年气图,你才能看到,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注意;请看2013年2月1日画的太阳之政图)是寒湿的阴气上升和下降,升沉于壬丁风木运的范围之内,这都是在俯察天象图时看出来的,到外边仰观天象是看不到的。天文学家用仪器只是延伸了视野,到2014年,站在空间站上,正月,二月就能看到2014年的年气,书中叫炁带,是甲己黄赤色的一条炁带。将来如果站在二十八星星外的空间站上,也一定能看到二十八星团,围城的天体,太阳、月亮和五行星聚团,在二十八星中的运行。这些观天象看到的实体,我们的祖先早就绘成了图像。推背图中说;茫茫天地,日月循环,阴阳的运行,始者自始,终者自终,一阴一阳,无始无终,这都是在图中看出来的,也都是《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运转的话。在《医宗金鉴》中,有天象的二十三张图,把五运气的图套在六气的图上,就成了《黄帝内经》中的天了,看着图中的变化,就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比如,《医宗金鉴》里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应在泉,每岁天泉四间气,上下分统各半年。”指的是;少阴气司天,阳明的气在泉时,当天的标气是阴,在泉的标气是二阳时,阴阳气升腾在天地的初候气之间时的情况,而且一定是在北政年的时间。天干起运,地支起气,论阴阳,正化和对化加临在六气的情况。如图;(请看我们画的2014年南政年气图,年脉图,把左右翻转180度,司天在泉不变,就成了北政年少阴司天的图了)。

       如少阴君气先治天,叫天气下临,阳明二阳在下起于在泉随着,是地中的气,节气上升,气由下而上升。

       所以气由下阳明起,阳明为二阳,二阳生三阳,三阳为太阳,太阳是上半年初气,也就是天气,少阴二阴的右边、下边的间气太阳,书中叫三阳太阳离二阴少阴司天的气深又远,象深渊。

       三阳阳极生一阴厥阴,厥阴为客气的二气,也就是少阴二阴的后边、右边、东边,都为来气。

       一阴厥阴,生少阴二阴司天的气,为第三气,为天的中间的气,也叫中宫,气多气盛。少阴在北政的南边为寒、为阴。

       二阴生三阴,三阴是太阴,太阴为第四间气,为天的左边、前边、西边。

       三阴阴极生一阳,一阳少阳是第五气,在少阴二阴左边、西边、下边的气;书中叫一阳的气离二阴司天的气深又远,象深渊。

       一阳少阳生二阳,二阳阳明为客六气,为在泉之气,都为去的气。

       如果是少阴二阴在上,起于司天随着,阳明二阳在泉行于地,治着地的气,是天的气下降,气由上而下降。

       气由司天的少阴起,少阴为二阴,二阴生三阴,三阴为太阴,太阴为下半年的初气(即原来的第四步气),也就是地的气,阳明二阳的右边、上边的间气太阴;(也就是天的少阴二阴的左边、前边、西边的气),太阴离阳明二阳的主气为高远,如浮云。

       三阴阴极生一阳,一阳为客气二气,也就是阳明二阳的后边、右边、西边,都是来的气。

        一阳生二阳行于地的气,为地的中间。为地的第三气,气多气盛;

        二阳生三阳,三阳是太阳,太阳为第四气,在地的阳明二阳的前边、左边、东边;

       三阳阳极生一阴,一阴是厥阴,厥阴为第五气,在阳明二阳的左边、上边,一阴厥阴离阳明二阳的主气为高远,如浮云。

       一阴生二阴,二阴是司天的气,为第六气,这都是去的气。注意;同样在北政的途中,集中精神守司天的气的上下左右与集中精力守住在泉司地的上下左右。

       这就是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气分统在初候时间的方法,本年司天统主上半年的标气,在泉统主下半年的标气。以上说的,上下、左右、高远、浮云和深远,你必须明白。也就是手摸着脉象,从而也应该知道气血走到了人的何经脉处,不然就是瞎说。二十八部脉,就是在这样有司天,在泉,有时令,有日期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以上首先是以少阴的二阴标气为准,看六气的运行,以精神外守,仰观天象,摸脉是在北政,看气血向左易,以左寸脉定气。而后是以阳明的二阳标气为准,看六气的运行,以精神内守,俯察尺脉浮,看气血向右易,在北政论气和脉。这就是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即明天道,又要明地理,此其常。慧然在前,目明心开,先知五运六气的天地气,而后摸脉的跳动情况,此为正常看病。观天地看标气如此;看天地的中气,看天地的本气同样如此。

      以上观天看地论的是年气,上下分统。看60天87.5的步气时也同样。所以书中说;“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就是说在六十天中有前30天为初,为始,后30天为中,为终气,气的开始都是司天的气统,主用事,地的气上升流到后30天的时间;气之终,是地的在泉的气主,后30天的气,流到开始30天的时间,初与终两步的气皆分天步和地步,所以初终各30日余43刻4分刻之3也。地的气司天的气主,天的气在泉的气主,为上下不同。这就是仰天看步气的天地。

       其实位有终始,气有初中的初中,书中又说“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指的是每月节气的15日和中气的15日。节气的15日上升为开始,中气的15日下降为终,中气的15日下降为开始,节气的15日上升就为终。

当我们看月气的五运六气,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用的是月的天干地支;当我们看日气的五运六气的运转,用的是日的天干地支。都要到万年历里去看,到天空去看是没用的。

      比如,前面说的少阴司天,阳明在泉,不管是在节气的初候还是在中气的初候,都是这样看天地,一定是标气论天。论的是三阴和三阳。

      当节气初候的第一天到甲子日时,必定是湿气上升,经过天人合一,推其天理,甲己还加甲,从甲子数到丙寅水下一刻见太阳丙,或者甲己丙作初,见建寅丙寅,知道甲子日气是合到了甲子少阴司天的二阴上。子是对化,甲的湿气上升正好交在了少阴的标气上,标气是阴司天,少阴的标气上,又来湿的阴气。这就叫日的气又见同样的气,叫时间到了时令的节气标气的时间,地气甲的运气上升,也正好交到了时令少阴的标气上。这就是有其在标,求的是标。这就叫至而至的气,少阴也正好是甲子少阴的家,所以甲子气,就从甲子日的寅时八刻二十分的中间开始运行,叫甲子湿气从朔日平旦寅中开始流动,这就叫日气和司天的气合到一起了,若是摸脉,由右易于左的寸脉为沉脉,沉甚是病,沉微也是病,不沉不微为正常。叫天人合一,不叫天人相应。无论是论病摸脉,还是论五运六气的运转,必须经过这一步,不会这一步,论五运六气的运转,就是“瞎说”。学易经学的人都会,但不会用到这里。把甲子的湿气通过这种办法合到少阴上,叫天人合一。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这叫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叫常以日加于星宿上,知道人气在太阳经,在少阳经,在阳明经等等。以司天的气为准,叫恬惔虚无,真气从来,精神外守,病安从来。

       第二天为乙丑日,用同样的阴阳法则和于术数,乙丑交在了戊寅甲戌太阴三阴的标气上。乙从着丑湿,又得长夏助,地的气已满,乙丑日气为正交,为至而至的气太甚,叫乙丑地的湿气,从朔日平旦寅末开始流动。

丙寅日,同样按照法天则地,合以天光的办法,加于庚寅,是少阳经脉上边的工夫。是寒气加在了高地,寒气更寒,是强其内守,丙寅从朔日平旦寅末开始流动。这就叫未至而至的气,是时间到了节气而日气先到了中气。注意;这天人合一,看到的是时间在节气,而丙寅日气已先时到了下一个时令的中气,阳明的标气二阳是下一个时令的标气,叫阴脉见了阳病。注意;守的是司天的气。

      丁卯日同样按照把日气阳明燥金卯加于星宿的办法,加于壬寅从甲午旬,阳明经脉标气下边的功夫,见地气寒、金水相生,相生为相得,丁卯始于朔日平旦寅中开始运行,这是至而不至的气,是时间到少阴二阴司天,而日气还在阳明的本气行于地里,来的太晚太迟了,也就是说时间在节气的时令,而日气还在已经过去的中气的时令,是迭移的气,叫柔不正,是阴脉见了阳病。注意;守的是司天的少阴。

       戊辰日也同样把日气运加司于天地而言,《六元政纪大论》里也这么说。戊辰加于甲寅厥阴中,是日气正交在少阴的后边厥阴的标气上了,是叫正交,但晚了,交在后边洼地。故火多火胜于外,起始于朔日平旦寅末开始行。

      一候气五天,至而至,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气,都要始于寅时朔日平旦,五运六气要么从寅初开始,要么从寅中开始,要么从寅末开始,这就是“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都要先把五运六气与司天、在泉的气,天人合在一起,然后在任何时间仰观天地,辨列阴阳,详乎日气就都行了。从而知道五运六气走到何气位,再论气,论脉。这就是仰观天象的必须的过程。我写了一候五天的日气,每五天都是这样,先交于少阴,终于厥阴,随着时间的走过,交于寅时的初、中、末又是变化的,书中说的“始于少阴,终于厥阴”却永世不变更。在茫茫的五运六气地运转中,我们看到了阴阳的循环,看到了阴阳的运行,始者总是始自甲己少阴,终者总是终至戊癸厥阴,中医的摸脉也总是五天一重复,脉跳动到了哪里,在寸、关、尺上都能体现出来。至而至,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在不同的年气中,方月可知,而有不同。我希望博友们能看遍我们的博文,通过我的启发,再去多看《黄帝内经》的原文,上下熟练差不多少了,我们再在一起讨论,就学会五运六气运转了。不要连求正月建都不会,或不熟练,天干地支是哪一旬的都说不出来,天干地支用六经脉一代指,都不懂,五行生克不熟练,就想来我这里学习,来了我说你也听不懂,吃饭,住宿,场地都是有成本的,耗费精力和钱财,都是不应该的。尤其是你不要以为“啊!我是大学生,我是教授,我是老中医,我的文学水平不低,我都翻译过《黄帝内经》了,我都解开千古之谜了,我是导师,专家、教授,你说我听不懂,可能吗?岂不笑谈?”我只能说到此。这是我的亲身体会。真是非圣帝者,孰能穷其道焉?你再想学,没有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总是万民式的,不能改变习惯的认识,我就是再溢意尽言其处,也还是发蒙疑惑,不开人意,未足以论。这也是《黄帝内经》不能传承的因由。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365》--082.厥阴施政
内经运气与浑元运气的交运时间比较
方药中《六元正纪大论》讲解20
天地之数的终始
五运六气原理之术数模型解读II
关于六气开始时间与《内经》使用的太阳历[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