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流涎食疗验方

流涎是指口涎自流,中医称之为“滞颐”。流涎的原因很多,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的如新生儿的涎腺细胞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每昼夜为50~80毫升(成人平均为1,000~1,500毫升)。至3~4个月时,唾液分泌量开始增多,每昼夜为200余毫升,5~6个月后。显著增加,发生流涎现象。唾液增加是由于食物由液体转为软食及固体,开始咀嚼而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又因牙齿萌出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婴儿口腔线,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唾液,因而发生流涎。直至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婴儿学会用吞咽来调节过多的唾液时,这种流涎便自然消失。

病理性原因多见于口、咽黏膜炎症、面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以及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唾液过多或不能下咽而引起口涎外流。

[饮食原则]

中医认为病理性的滞颐是由于脾胃失调,如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前者廉泉不能制约,后者使脾不能摄涎,以致弓起流涎。因此要根据辨证,对脾胃积热者应予清除脾胃积热的清热养胃、泻火利脾的饮食物。可多吃绿豆汤、丝瓜汤、芦根汁、雪梨汁、西瓜汁、金银花露等。此类病儿常有口咽黏膜炎症或溃疡,必须注意避免给予具有刺激性食物,而给富于维生素C及核黄素的食物,对脾胃虚寒型者,宜给予温中健脾的饮食物,如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鱼肉类、蔬菜及干果等。

[食疗验方]

1.脾胃积热型:口涎自流,口舌疼痛不安,口腔或咽粘;膜红赤糜烂,或有疱疹、溃疡、烦躁拒食,尿黄短少,大便干结,舌光红少苔或糜烂花剥,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1.鲜萝卜数个,洗净捣烂绞汁,涂口内二颐及舌,每日3~4次,连续5~10天。

2.鲜石榴,去皮捣烂,加少量水,挤出石榴汁,取汁如上法涂口内。

3.山豆根6克,白术10克,煎汁加蜂蜜适量涂口内,日3~4次,连续1周。

4.绿豆30克,甘草4克,煎汤给小儿频服,每日1剂,连服1周。

5.胡黄连3克,甘草5克,鲜藕100克,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周。

6.杭菊花10克煎汁,加蜂蜜适量,分2次日服,连服5~7天。

2.脾胃虚寒型:口涎自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唇舌色淡,苔白,脉沉弱无力,指纹淡。

1.吴萸子3克,梨1个,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7~10天。

2.炒白术6克,青皮、炮姜各1.5克,白扁豆炒熟10克,共研粉末,加糖适量冲调后,分3次服完,每目1剂,共给5~7日。

3.温中健脾粥:炒白术6克,干姜1.5克,黄芪10克,甘草3克,煎汁,滤去药渣,用糯米100克熬粥,分2次服之,连服5~10天。

4.五味子鸽蛋:五味子20克,鸽蛋20枚同煮,熟后将蛋壳敲碎,继用小火煨2小时,使药汁充分渗透入蛋内,每日服蛋2枚,服完为止,若放置时间过久,易受污染变质,可再煮1次后服食。

5.韭菜汁牛奶:用韭菜30克,绞汁和牛奶适量,喂小儿,每日1次,连用5~10天。

6.党参香菇汤:党参10克,干香菇6克,煎汤给小儿饮服,连用7~10天,可反复服之。

作者:陈长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流口水,当心是脾虚(附食疗推拿外敷方)
口涎外溢,口涎外溢的治疗
老中医治疗小儿滞颐医案大全
古今单验方选评42—治疗小儿多涎症的内服外敷两验方
治流涎中药的制作方法
中医治疗小儿流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