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经过少药物治疗偏方

月经过少指尽管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

本病的发生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精亏血少,血海空虚,经血乏源;实者,是因瘀血内停,或痰湿阻滞,经脉瘀阻,血不畅行。临床以血虚、肾虚、血瘀、痰湿为多见。临床上用于治疗月经过少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1)血虚证

典型症状表现:经血量渐少,或点滴即净,色淡,质稀,或伴小腹空坠,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

偏方1

【组成】 黄芪100克,人参50克,当归80克,大枣20枚,红糖100克。

【功效】 益气养血调经。本方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月经过少者。

【制法】 前3味药加水煮3次,取汁浓缩至500毫升,将大枣用文火煮烂,取汁及枣泥,入药汁中煮,加入白糖收膏。

【服法】 开水冲服,每次20毫升,日3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全当归9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生地黄120克,人参30克,炒白术90克,白茯苓60克,炙甘草45克,五加皮240克,小红枣、核桃肉各120克,糯米酒2 000毫升。

【功效】 养血益气调经。本方适用于血虚之月经过少者。

【制法】 将上药切薄片,用绢袋盛好,浸于酒中,密封,隔水加热约1小时后,取出埋土中5天,然后取出静置11天,过滤后使用。

【服法】 每次温饮1~2小盅,日2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 山药80克,紫荆皮15克,大枣20枚。

【功效】 养血益气调经。本方适用于血虚型月经过少者。

【制法】 水煎取汁。

【服法】 每日1次。

【疗程】 长期服用。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 熟地黄、白芍各15克,当归20克,人参、甘草各5克,川芎、香附各10克,姜3片,枣5枚。

【功效】 补气养血调经。此方适于月经过少兼气血两虚,见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2次分服。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 人参6克,枸杞子、熟地黄各20克,大米100克。

【功效】 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月经量少者。

【制法】 将前3味加水煎1小时,滤取药液兑入大米粥中,再煮沸即成。

【服法】 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2)肾虚证

典型症状表现:经量少或渐少,色黯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

偏方

【组成】 黑豆100克,苏木10克,红糖适量。

【功效】 补肾活血。适用于肾虚所致的月经量少者。

【制法】 将黑豆、苏木洗净,共置沙锅内加水煮熟至黑豆煮烂,去苏木,调入红糖即成。

【服法】 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3)血瘀证

典型症状表现:经行涩少,色紫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偏方1

【组成】 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牡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适量。

【功效】 活血化瘀调经。本方适用于血瘀之月经过少者。

【制法】 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

【服法】 每服30毫升,日3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丹参60克,黄酒500毫升。

【功效】 活血化瘀调经。本方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的月经过少者。

【制法】 共煎取汁250毫升。

【服法】 每日1剂,分两次冲服。

【来源】 《单方验方》。

偏方3

【组成】 山楂60克,红花15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者。

【制法】 将山楂、红花浸入白酒内,密封贮存,7日后即成。

【服法】 每服15~30毫升,每日2次。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4

【组成】 大山楂、大佛手、大砂仁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者。

【制法】 将前3味浸入白酒内,密封贮存,7日后即成。

【服法】 每服15~30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5

【组成】 藏红花100克,白酒250毫升。

【功效】 活血化瘀,散结开郁。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者。

【制法】 将藏红花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0日即成。

【服法】 每日1小杯,每日2次。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6

【组成】 月季花12朵,黄酒120毫升。

【功效】 行气活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者。

【制法】 将月季花烧存性,研末,以黄酒冲服。

【服法】 每日1剂,2次分服。

【来源】 《传统民间偏方》。

偏方7

【组成】 橘红、当归、延胡索各40克,黄酒1 000毫升。

【功效】 活血、理气、调经。适用于经量少、经血有块、经期腹痛或月经不调等。

【制法】 上药洗净去杂质,研为粗末或捣烂,入纱布袋,扎紧口,浸于酒中,密封5~7日,去药袋,澄清即可。

【服法】 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40~70毫升,亦可随量,但勿醉。

【来源】 《中华药酒养生大全》。

偏方8

【组成】 益母草30克,泽兰叶20克,红砂糖30克,水、黄酒各200毫升。

【功效】 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月经过少、月经不下或痛经等症。

【制法】 益母草、泽兰洗净,置锅内,加水和黄酒,文火煎至100毫升,离火,提取药酒液装瓶即可。

【服法】 温服,每天1剂。

【疗程】 5天为1个疗程。

【来源】 《中华药酒养生大全》。

偏方9

【组成】 藏红花200克,益母草10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 活血化瘀散结。主要适用于月经量少者。

【制法】 藏红花、益母草去杂,浸于酒中,密封12~14天,开封后取澄清酒液饮用。

【服法】 每天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随量,但勿醉。

【来源】 《中华药酒养生大全》。

(4)痰湿证

典型症状表现: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下多黏腻,舌淡,苔白腻,脉滑。

偏方1

【组成】 小血藤30克,大血藤、金钱草、水菖蒲各20克。

【功效】 化痰除湿。本方主治痰湿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3次。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 川芎6克,当归6克,半夏6克,陈皮4.5克,茯苓4.5克,甘草1.8克。

【功效】 祛痰除湿,活血通络。适用于痰湿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者。

【制法】 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早晚温服。

【来源】 卓玉农.中医妇科治疗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4.(赵勇,杨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个民间中医绝技
脑梗塞
一个专攻散结的中成药,横扫全身一切结节、囊肿、包块、增生,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
足底循环疗法原理 1(一条线五个点)
治面瘫特效,敷一剂即愈
一碗“散结汤”,扫除全身包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囊肿、子宫肌瘤……,一个不放过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