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自汗、盗汗单方验方

自汗、盗汗是指全身或局部(如手足、面颊等)出汗过多。醒时汗出为自汗,睡则汗出为盗汗。

多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所致,亦可因情绪波动(如恐惧、惊骇等)或体虚等因素所致。古谓:自汗属阳虚、气虚为多,盗汗属阴虚、阴虚火旺者为多。

自汗、盗汗。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则汗止者为盗汗。或遇精神紧张时汗出尤著。病多缠绵难愈。

·郁金散·

【组成】 郁金20g,煆牡蛎、五倍子各10g。【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药末10g,用蜂蜜调成药饼2块(以不流动为度),贴在两乳头上,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功效】解郁敛汗。【主治】 自汗。【附记】 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用药3~20剂即愈。

·五郁散·

【组成】 郁金30g,五倍子9g。【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0~15g,用蜂蜜调匀成膏(以不流动为度),分作两饼,贴敷两乳头上,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功效】 疏肝解郁、收敛止汗。【主治】 自汗。一身汗出,上部尤多,动则尤甚,日久不愈。【附记】 笔者经验方。据临床观察,凡自汗日久不愈与情绪变化有关,用之多验。若连续用药5次、汗减而未止者,可调整剂量,即郁金15g,五倍子30g,继续外敷,自汗可止。

·五倍子散·

【组成】 五倍子粉5g。【用法】 将上药粉用温水调成厚糊状,敷于神阙穴(肚脐),也可敷涌泉穴,用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连敷3天仍无效者,应更方治之。【功效】 收敛止汗。【主治】盗汗、自汗。【附记】 屡用效佳。

·五辰散·

【组成】 五倍子1g,煅牡蛎、朱砂各0.5g。【用法】 上药共研为细末。每取药末2g,用温水或凉水调成糊状,于临睡时外敷神阙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次晨除掉。3次为1个疗程。【功效】 收敛止汗,安神。【主治】 盗汗。【附记】 屡用效佳,一般用药1或2个疗程即愈。

·金蛎散·

【组成】 郁金粉0.24g,牡蛎粉0.06g。【用法】 上药混匀,以米汤调为厚糊状,分为2饼,贴在左右乳中穴,用胶布或清凉膏贴好,24小时更换1次,连敷3~4天即可。如皮肤接触胶布后出现红、痒或起疱流水现象者,亦可隔日使用。【功效】 解郁敛汗。【主治】 小儿盗汗。【附记】 或取木耳、红枣各15g,冰糖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或3次服。多1剂汗减、6剂汗止。

·黑豆汤·

【组成】 黑豆30g,龙眼肉10g,大枣30g。【用法】 将上药洗净后,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每日1剂,分2次连渣服食。15天为1个疗程。【功效】 调和营卫。【主治】自汗(营卫失调型)。

·胎虫方·

【组成】 冬虫夏草15g,鲜人胎盘半个到1个。【用法】 将两者隔水炖熟。一般吃1次可见显效。【功效】 补气养阴。【主治】自汗(气阴不足型)。

·芪术汤·

【组成】 黄芪15g,白术、防风各9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 益气固表。【主治】 汗出(脾肺气虚型)。

·盗汗汤·

【组成】 山茱萸15g,浮小麦(捣碎)30g,山药30g,牡丹皮6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或代茶饮用。【功效】收敛固涩、益气除烦。【主治】 盗汗。【附记】 或取浮小麦30g,大枣20枚。将浮小麦捣碎,大枣去核,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20~30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用之临床,效果亦佳。

·地麦汤·

【组成】 生地黄、麦冬各30g。【用法】 将上药制为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30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功效】 清热养阴止汗。【主治】 盗汗。【附记】 或取柏子仁10~15(捣烂),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用之临床,效果亦佳。

·白芷散·

【组成】 白芷50g。【用法】 将白芷研末。每取药末1.5~3g,以唾液调和成厚糊状,敷于肚脐上,用纸盖住,以手指揉之。出汗时用效果最好。【功效】 祛风解表。【主治】 盗汗、自汗。【附记】 或取白芷用水磨汁,每晚睡前滴鼻,用治盗汗,效佳。(程爵棠,程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自汗盗汗的民间偏方大全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倍子白芷治早泄
民间良方-五郁散(疏肝解郁 敛肺止汗)
五郁散治疗自汗
治多汗症(自汗、盗汗)秘方(方5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