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发性骨髓瘤当代妙方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是由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本病发病有增高趋势,发病率为2~3/10万人。多见于中老年,以50~60岁为多(约占发病总数的75%),男多于女(男女患病之比为3∶1)。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可与遗传、感染、炎症、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刺激及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起病隐匿,病情在病程中进行性加重,病变常多发,单发者少见。多在颅骨、脊柱、骨盆、肋骨、胸骨等发生,很少发生于四肢长骨。本病在中医属“骨痹”、“骨蚀”等范畴。

【诊断要点】

1.症状与体征

(1)临床前期:本病起病较缓慢,可有数月甚至10余年的无症状期。

(2)典型症状

①骨骼疼痛:常为首发(约为75%)的主要症状,其中以腰骶痛为最常见(约70%),其次为胸肋骨痛(20%)及四肢等其他部位的骨痛(10%)。初起为间歇性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疼痛随活动而加剧。

②骨骼变形:系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隆起而形成肿块,发生率高达90%,多发生于扁骨,而以胸骨、肋骨、锁骨、头颅骨、下颌骨等处多见,常呈多发,亦可单发,大小不一,有压痛。触之坚硬或具橡皮样软韧,按之有弹性或响声。瘤组织常浸润附近软组织,约有50%病例在颌骨、胸骨、肋骨连接处发生串珠状改变。

③病理性骨折:多发生于肋骨,约占50%,其次发生于锁骨、胸骨、胸椎等。

④贫血、恶病质:贫血为首发症状,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并很快出现恶病质。

⑤出血倾向:以鼻衄和齿龈出血为多见,皮肤可出现紫癜,晚期可发生颅内出血。

⑥肾功能损害:常为首发症状,为本病特征之一,20%可发生肾衰竭,尿毒症为本病常见死因。

⑦免疫球蛋白异常症:毛细血管渗血或出血,肢体麻木,脑功能障碍。

⑧神经系统症状:有截瘫、尿潴留、神经痛、肢体麻木和运动障碍等表现。

⑨其他症状:低热,易感染,肝脾肿大,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等。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血液检查:血沉加快,大多数呈贫血,1/3病人血红蛋白降至70g/L以下;外周血片可见中幼红细胞,红细胞常呈钱串状排列,偶可见浆细胞。

②生化检查:高球蛋白血症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血清蛋白电泳在γ和(或)β部位出现高峰;血钙升高比较多见;血尿酸常增高,75%以上患者肾功能损害。

③尿液检查: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低下,尿本周蛋白常呈阳性(约60%~70%)。

④骨髓检查:常呈增生性反应,浆细胞增多在10%以上,并有形态异常。

(2)X线检查:受累骨骼呈圆形或椭圆形穿凿性溶骨性缺损,以颅骨为典型。亦可见弥漫性骨质疏松及脱钙征象,常发生病理性骨折。

【临床分期】

Ⅰ期:血红蛋白>100克/L;血清钙<12毫克/dl(或<3mmol/L);X线片骨结构正常;<0度或仅有浆细胞瘤细胞的浸润;M-蛋白产生率:IgG<50克/L,IgA<30克/L;尿轻链、M-蛋白电泳<4克/24小时;MM细胞数<0.6×1E+12/平方米。

Ⅱ期:各种检查指标介于Ⅰ期与Ⅲ期之间。MM细胞数0.6~1.2×1E+12/平方米。

Ⅲ期:血红蛋白<85克/L;血清钙>12毫克/dl(或>3mmol/L);X线片显示进行性溶骨性损伤(3度);M-蛋白产生率高:IgG>70克/L,IgA>50克/L;尿轻链、M-蛋白电泳>12克/24小时;MM细胞数>12×1E+12/平方米。

分期

A组:肾功能正常,血清肌酐<2毫克/dl或<130mmol/L。

B组: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2毫克/dl或>130mmol/L。

注:1E+12个细胞约等于1.0公斤;平方米(m2)为病人体表面积。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化学治疗 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杀伤肿瘤细胞,缓解和控制症状,延长生存期。

(1)单药化疗

①CTX 400~600毫克/平方米,静注,第1~3日,每3周重复。

②MEL(美法仑、苯丙氨酸氮芥)8~10毫克/日,口服,连用5~7日,以后改为2毫克/日维持治疗。

(2)联合化疗:其疗效优于单药化疗。

①MP方案:MEL 0.25毫克/平方米,口服,第1~4日;PEO 2毫克/公斤体重,口服,第1~4日。4~6周重复。每周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1~2次,如治疗后4周内始终维持正常最低值(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以上)则第2周期MEL每日量可增至2~4毫克,直至出现骨髓毒性为度。如于治疗后血象降至正常低值以下,但在下一周期开始前恢复至正常范围,则下一个周期仍用原量。若白细胞降至1.0×109/L以下或血小板降至50× 109/L以下则推迟治疗,直至恢复到正常值时再行重复治疗。

②M2方案:CTX 10毫克/平方米,静注,第1日;BCNU(卡氮芥)0.5~1.0毫克/公斤体重,静注,第1日;MEL 0.1毫克/公斤体重,口服,第1~7日;PED 1毫克/公斤体重,口服,第1~7日,尔后逐渐减少剂量,至21日时停用;VCR 0.03毫克/公斤体重,静注,第21日。休息14日后重复以上治疗。

③VAD方案:VCR 0.4毫克/平方米/日,静滴,持续第1~4日;ADM 9毫克/平方米/日,静滴,持续第1~4日;DEX(地塞米松)40毫克/日,口服,第1~3日、9~12日、17~21日。每3~4周重复,4周期为1个疗程。用于难治性骨髓瘤。

2.放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

(1)局部深度X线照射:局部病变可采用。

(2)全身照射:用于骨髓移植前的预处理,配合化疗进行,以抑制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3.手术治疗

(1)脊柱病变压迫脊髓:可作肿瘤灶切除、脊髓减压术。

(2)四肢长骨的单发性骨髓瘤:可行瘤块截除术,将肿瘤连同所在的一段骨一并切除。

4.干扰素治疗 α-干扰素可抑制肿瘤,并可增强免疫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如配合化疗能提高疗效或作为化疗后的维持治疗。从每次200万单位/平方米开始,皮下注射,隔日1次,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剂量500万~1 000万单位/平方米。至少2~3个月方可判断疗效。

5.骨髓移植

(1)自体骨髓移植。

(2)同种基因骨髓移植。

(3)HLA(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合的同种异型移植。

       二、中医治疗

(一)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外邪痹阻于肌肉骨节经络之间,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遂成。其正虚以肾虚为主,肾主骨、生髓,肾病则骨枯髓虚。肝肾同源,肾病及肝,而致肝阴血不足,肝肾俱虚。脾阳根于肾阳,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脾肾两虚。

(二)辨证施治

1.气血亏虚瘀阻型 面色

白,气短心悸,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头晕失寐,骨骼疼痛,骨瘤大小不一,固定不移,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气益血,活血祛瘀。方选:

八珍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0克,莪术10克,阿胶10克(烊),陈皮10克,炙甘草6克,地龙10克。

2.脾肾阳虚型 面色

白或晦黯无华,形寒肢冷,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食少便溏,饭后胃脘作胀,或有水肿,自汗,舌质红边有齿痕,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平衡阴阳。方选:

六君子汤合右归饮加减: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怀山药15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熟附子10克,鹿角胶10克(烊),杜仲10克,熟地黄10克,山茱萸10克,甘枸杞子10克,炙甘草6克。

3.肝肾阴虚型 头晕眼昏,耳鸣脱发,咽干口燥,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午后低热,齿龈出血,骨痛。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弦数。治宜滋补肝肾。方选:

六味地黄汤合秦艽鳖甲汤:生地黄10克,当归10克,阿胶10克(烊),山茱萸10克,怀山药15克,炙鳖甲30克(先煎),秦艽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6克,知母10克。

(三)中西合治

1.专方主治加化疗

处方

益肾活血解毒汤:生地黄20克,山药20克,虎杖20克,益母草20克,蜀羊泉20克,丹参30克,山萸肉10克,山慈菇10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水蛭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21日为1个疗程。初治用MP化疗方案:美法仑(马法兰)每次2毫克,1日3次,口服;地塞米松每日40~60毫克,口服,用5天,间隔3周,再用5天。复治用VAD化疗方案:长春新碱0.5毫克,阿霉素10毫克,地塞米松20毫克,均静滴,每日1次,用4天,第9~12日,17~20日再用地塞米松,用法同上。20天为1个疗程。

疗效 共治20例,部分缓解9例,进步6例,无效5例,平均生存期4年。白红蛋白、M蛋白、浆细胞比例、血钙、血尿酸、血沉及β2-微球蛋白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2.分四型辨证施治加化疗

处方

(1)肾虚并气血瘀阻型:牛膝15克,川断10克,桑寄生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延胡索10克,制没药10克,全蝎3克,蜈蚣3克,蜂房10克,土鳖虫10克,甘草6克。

(2)肝肾阴虚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黄15克,太子参15克,当归10克,山萸肉10克,鸡血藤15克,茯苓10克,木瓜10克,制没药10克。

(3)脾肾阳虚型:牛膝10克,杜仲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补骨脂10克,鹿角粉6克(冲),旱莲草15克,菟丝子15克,羊骨髓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

(4)热毒炽盛型:生地黄30克,黄连3克,黄芩10克,太子参15克,蒲公英30克,连翘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三七粉6克(冲),犀角粉3克(冲),仙鹤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选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为主,亦可单用或加用美法仑,必要时输血和应用抗生素。

疗效 共治1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2例,生存时间10个月~8年,中位生存期为3年2个月。

3.分三型辨证施治加化疗

处方

(1)气阴两虚型方选八珍汤加味。

(2)瘀热阻络型方选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3)肝肾阴虚型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味。

加减 均加半枝莲、山慈菇、白花蛇舌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选NVCP方案:氮甲150毫克,强的松30毫克,均每日1次,口服,用10日,环磷酰胺200毫克,静注,2日1次,用5天;长春新碱1~1.5毫克,第21日静注。21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15天。加服左旋咪唑,支持疗法。

疗效 共治18例,经治4~9个疗程,显效(血清或尿蛋白减少50%以上,溶骨性损害再钙化或肿块缩小50%以上,骨髓中浆细胞减少至5%以下,血红蛋白上升2克以上,日常生活情况改善)3例,有效3例,无效5例。平均生存期28个月。

4.主方加减加化疗

处方 太子参15克,猪苓15克,鸡血藤15克,黄芪20克,薏苡仁20克,生地黄12克,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炙甘草5克。

加减 肝肾阴虚甚去补骨脂,加当归、枸杞子、黄精等;气虚甚重用黄芪;恶心呕吐、纳呆加焦山楂、焦六粬、佛手、炙内金等;热毒炽盛加黄芩、连翘、丹皮。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初治、高龄(或体虚)、复发(或难治)及2个疗程不缓解者分别用MP、VAD、M2方案化疗。

疗效 共治9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2例。血红蛋白、血清IgG均有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期20个月。

(四)中成药

1.人参鳖甲煎丸 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2.大黄虫丸 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3.右归丸 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

4.知柏八味丸 每次8克,每日2次,口服。

5.六味地黄丸 每次8克,每日3次,口服。

6.平消片 每次8片,每日3次,口服。

7.肿节风片 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

8.小金丹 每次5丸,每日2次,口服。

(五)保健

1.积极防治慢性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2.避免或减少放射性接触。

3.对不明原因的骨痛尤其为扁骨痛者,应及早诊治。(梁勇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寿化瘤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纪实连载】“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结合情况良好
白血病 六味地黄丸(去三味补药以泻肝肾是否可行)
《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要点
张镜人医案(七)
多发性骨髓瘤中医治疗思路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