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尿路感染实用单方

【西医理论】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这里指的是尿路的细菌性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尿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尿感是所有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女性病人最常见。尿路感染主要包括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输尿管炎、肾盂肾炎)。

【中医理论】

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学“淋证”“腰痛”“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内因是肾虚,外因是湿热下注。其病机关键为肾虚而下焦湿热蕴结,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本病。由于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脏虚损,膀胱失利,湿热之邪易侵犯膀胱,导致膀胱气机不畅。反之,膀胱湿热内蕴,又可波及肾脏。“久病多瘀,久病入络”,而血瘀证又是造成病情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特点】

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不适;上尿路感染还有腰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有寒战、发热、头痛等全身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查:尿细菌培养为真性细菌尿;血象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尿检白细胞大于5个/HP,红细胞大于3个/HP。

【辨证论治】

尿路感染的辨证论治见图5-4。

图5-4 尿路感染的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

(1)证候:尿频、尿急、尿痛、尿血、或有尿黄浑浊,少腹拘急,腰痛,或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2)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3)方药:八正散(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栀子)。

2.阴虚湿热

(1)证候:尿频不畅,解时刺痛,腰酸乏力,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而苦。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苔少,脉象细数。

(2)治法:滋阴清热,化湿通淋。

(3)方药:知柏地黄汤(知母、黄柏、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合二妙丸(苍术、黄柏)。

3.脾肾亏虚

(1)证候:尿涩不畅,余沥不净,夜间尿频,少腹坠胀,腰酸乏力,面浮足肿,眩晕食少,面色苍白。舌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

(2)治法:温肾健脾,化湿通淋。

(3)方药:济生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附子、桂枝、牛膝、车前子)。

【单方单药】

★泡桐花

[用量] 泡桐花20~30个。

[制剂] 水煎,将花弃去。

[用法] 1次服下,早晚各1剂。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急性膀胱炎。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泡桐花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体外抗菌实验证明,毛泡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作用较强。

★苍耳子

[用量] 苍耳子250g。

[制剂] 炒焦,加水600ml煎取药液400ml。

[用法] 加红糖100g,每日1次。

[功效] 清热去湿。

[主治] 尿路感染。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苍耳子味甘,性温,有毒,入肺、肝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凤尾草全草

[用量] 凤尾草全草30~60g。

[制剂] 加冰糖15g浓煎。

[用法] 分2次服,连服3~5日。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消肿。

[主治] 急性尿路感染。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寒。入大肠、肾、心、肝四经。《泉州本草》:凤尾草治湿热小便不通,血淋。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凤尾草煎剂在25%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滑石甘草粉

[用量] 滑石30g,甘草5g。

[制剂] 共研末。

[用法] 分6份,日服2次,每次1份。

[功效] 利水通淋。

[主治] 尿道炎。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胃经。其基本功效为通淋利窍,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滑石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

★马齿苋

[用量] 马齿苋120~150g(鲜品500g)。

[制剂] 加红糖90g,水煎。

[用法] 每日1次,服药后,盖被卧床出汗。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 尿路感染。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马齿苋对许多细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变形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强。

★盾翅藤根茎

[用量] 盾翅藤根茎50g。

[制剂] 水煎。

[用法] 每日3次,每次50g,3日1个疗程。

[功效] 清热利尿。

[主治] 尿路感染。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说明] 盾翅藤味淡涩,性微寒,入膀胱经。可清热利尿;祛风通络,用于热淋;石淋;风湿热痹。

★赤芍药、槟榔

[用量] 赤芍药30g,槟榔15g。

[制剂] 水煎。

[用法] 每日2次。

[功效] 利尿通淋。

[主治] 五淋。

[出处] 《梁氏总要方》。

[说明]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槟榔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杀虫,消积,下气,行水的作用。药理作用研究证明赤芍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抗凝和抗血栓等作用。而槟榔的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中的某些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海金沙、滑石

[用量] 海金沙22g,滑石15g。

[制剂] 共研末。

[用法] 每服7.5g,每日2次。

[功效] 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主治] 诸淋急痛。

[出处] 《类编朱氏集验方》。

[说明] 海金沙味甘、淡,性寒。归膀胱、小肠、脾经。其基本功效为利水通淋,常用于热淋。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胃经。其基本功效为通淋利窍,清热解暑。体外实验表明,滑石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海金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生地黄、葡萄

[用量] 生地黄、葡萄各30g。

[制剂] 煎汁。

[用法] 蜜30g,搅拌温服,加藕汁一小杯。

[功效] 利尿通淋。

[主治] 热淋。

[出处] 《古今秘方集成》。

[说明]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

★柿饼、灯心草

[用量] 柿饼、灯心草各9g。

[制剂] 煎服。

[用法] 每日数次。

[功效] 利水通淋。

[主治] 热淋。

[出处] 《古今秘方集成》。

[说明] 柿饼味甘涩,性寒。基本功效为润肺,涩肠,止血。《纲目》:白柿治反胃、咯血、血淋、肠澼、痔漏下血。灯心草性微寒,味甘、淡。归心、肺、小肠经。可清心降火,利尿通淋。实验证明灯心草具有利尿、止血的作用。

★胡椒、朴硝

[用量] 胡椒、朴硝各30g。

[制剂] 研末。

[用法] 每次6g,温水送服,每日2次。

[功效] 利石通淋。

[主治] 小肠淋,沙石难出,疼痛。

[出处] 《圣济总录》。

[说明] 胡椒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可温中散寒,下气,消痰。朴硝苦、寒,无毒,具有泻热润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的作用。二药合用,有较强的利石通淋之功。

★牛角适量

[用量] 牛角适量。

[制剂] 烧灰研末。

[用法] 酒送服,每次3g,每日数次。

[功效] 排石通淋。

[主治] 石淋日久。

[出处] 《古今秘方集成》。

[说明] 牛角味苦、咸,性寒。入心、肝、胃三经。主要作用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排石通淋。

★茄叶

[用量] 茄叶适量。

[制剂] 熏干为末。

[用法] 温酒或盐汤送服,每次6g,每日数次。

[功效] 利水通淋。

[主治] 血淋。

[出处] 《男女奇效良方》。

[说明] 茄叶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有利水通淋之功,主治血淋,血痢,肠风下血等症。

★马鞭草

[用量] 马鞭草不拘多少。

[制剂] 洗净,入石器内捣烂。

[用法] 取汁半盏,对生酒一盅,炖热温服,3次可愈。

[功效] 清热利尿。

[主治] 男子血淋不止。

[出处] 《男女奇效良方》。

[说明] 马鞭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脾两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之功。《分类草药性》:“马鞭草去小便血淋肿痛。”

★水芹菜

[用量] 水芹菜一棵。

[制剂] 去叶取白根,捣汁。

[用法] 井水和服,每日2次。

[功效] 清热利湿,止痛。

[主治] 小便淋痛。

[出处] 《圣惠方》。

[说明] 水芹菜是伞形科水芹菜属植物水芹,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本品味甘,性平。有清热利湿,止血,降血压之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白带、高血压的治疗。

★萆薢、茯苓

[用量] 萆薢、大茯苓各30g。

[制剂] 水煎。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 祛风湿,利湿浊。

[主治] 尿路感染。

[出处] 《单验方增编》。

[说明] 萆薢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经。可祛风、利湿。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等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山萆薢根茎中之薯蓣皂苷或薯蓣皂素毒苷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苷尚有抗真菌作用。而茯苓有利尿、抗菌作用。(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听草医说.24(下)
中药奇方三通汤,除淤血、通血脉、止疼痛,可治一切淤堵不通之症
秘传膏药方
郭老强生粥食疗处方
白发辨健康,不同位置白发及五脏健康状况
【宫廷秘方:夫妻至美散】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