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后发热实用单方

【中医理论】

产褥期以发热为主症、可持续发热不减;或突然高热,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早在《金匮要略》已有关于本病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载“产后虚热候”“产后寒热候”,《陈素庵妇科补解》立“产后发热”专论多篇。如在产后1~2天,由于阴血骤虚,营卫失调,有轻微的发热,不兼有其他症状,一般能自行退热,此为生理性发热,不是病态。或产后3~4天,泌乳期间有低热,俗称“蒸乳”。这种现象以后会自然消失,也不属病理范围。一般体温超过38℃才属产后发热。当然,持续性低热,不能自行退热,也属病态。产后发热为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为危急重症,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临床特点】

产妇持续发热(分娩24小时后至10日内,用口表每日至少测试4次体温,连续2日达到或超过38℃,或寒战后壮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或发热恶寒,或乍寒乍热,或低热缠绵等)、腹痛和恶露改变(时多时少而且呈脓血性)为本病的三大症状。此外,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炎症范围和程度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随之而异。

【辨证论治】

产后发热分型证治及代表方见图11-3。

辨证应根据发热的特点(发热的时间与程度、热势、热型等),结合恶露的量、色、质、气味,及有无腹痛、头痛、乳房胀痛等症,结合舌脉进行辨证。若产后高热寒战持续不退,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秽臭,心烦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则为感染邪毒;寒热时作,伴恶露不下或所下甚少,色暗夹块,腹痛拒按,块出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者为血瘀发热;产后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流涕,身痛无汗,舌淡苔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证;产后发热恶寒,汗出恶风,头痛咽痛,咳痰黄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外感风热证;产后失血过多,低热缠绵,或日哺尤甚,伴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数无力者为血虚发热。若高热神昏、惊厥,属产后发热危重症。另外,由于发热作为主症涉及的产后病较多,因此在辨证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兼症。同时结合妊娠时的情况、临产经过、产程长短、产时卫生及产后体质、产后脉象等综合观察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

图11-3 产后发热分型证治及代表方

治疗产后发热,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在选方用药上历代医家甚为注意,徐灵胎有“产后血脱,孤阳独旺,虽石膏、犀角对证亦不禁用”“辛热之药,戕其阴而益其火,无不立毙”的见解,为“产后发热感染邪毒证”提供了有实践意义的施治原则和用药准绳。《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新产发热,血虚而阳浮于外者居多,亦有头痛,此是虚阳升腾,不可妄投发散,以煽其焰,此惟潜阳摄纳,则气火平而热自已。如其恶露未尽,稍参宣通,亦即泄降之意,必不可过于滋填,反增其雍。感冒者,必有表证可辨,然亦不当妄事疏散,诸亡血虚家,不可发汗,先圣仪型,早已谆谆告诫”。故外感风寒之产后发热,因失血者不可发汗,只宜微辛疏解,慎投辛温发表之品;外感风热之产后发热,只宜辛凉清解,透邪外出,不可选用苦寒药物,恐其化燥伤阴与克伐中洲,影响乳汁的化生;血虚之产后发热,应在养心益气的同时,佐入甘淡滋阴之品。待营阴充足,阴阳调和,其热自平。至于发热惊厥者,应中西医结合,积极抢救。

1.感染邪毒

(1)症状: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恶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其气臭秽,小腹疼痛拒按,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2)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3)代表方:解毒活血汤加减。

(4)常用药:连翘10g,葛根10g,柴胡6g,枳壳10g,当归10g,赤芍10g,生地黄10g,红花10g,桃仁10g,炙甘草3g,金银花10g,黄芩10g。

2.血瘀

(1)症状: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2)治法:活血化瘀,清热和营。

(3)代表方:生化汤加减。

(4)常用药: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干姜5g,炙甘草3g,红花10g,益母草10g。黄酒调服。

3.血虚

(1)症状:产后失血过多,身有微热、自汗,头晕心悸,腹痛绵绵,手足麻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芤。

(2)治法:补血益气,调和营卫。

(3)代表方:八珍汤加减。

(4)常用药: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黄10g,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大枣5枚,生姜3片。

4.外感

(1)症状:产后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疼痛,无汗,或咳嗽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疏解表邪,养血祛风。

(3)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

(4)常用药: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黄10g,桂枝10g,大枣5枚,生姜3片,炙甘草3g。

【单方单药】

1.养血祛风方

★古拜散

[用量] 荆芥穗30g。

[制剂] 研为细末。

[用法] 每次9g,生姜汤调服。

[功效] 祛风,疏散表邪。

[主治] 产后发热恶寒。

[出处] 《医学心悟》卷五。

[说明]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用于外感表证,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等症。

2.化瘀退热方

★蒲黄散

[用量] 蒲黄末,不拘多少。

[制剂] 研为细末。

[用法] 每次6g,用米饮送服,渴燥甚,用新汲水送服。

[功效] 化瘀止血。

[主治] 产后血瘀发热。

[出处] 《普济本事方》卷十。

[说明]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功效:生用性滑有活血祛瘀、止血、利尿的作用;炒用性涩,有止血作用。

★延胡索

[用量] 炒延胡索。

[制剂] 研细。

[用法] 每服二钱,酒送下。

[功效] 行气活血退热。

[主治] 产后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延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功效:活血行气。前人认为它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通过活血行气而能治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

3.补虚退热方

★鲜藕粥

[用量] 新鲜好藕200g。

[制剂] 糯米50~100g,红糖适量,将藕洗净,切成小块,同糯米、红糖一起放入沙锅,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3餐温服。

[功效] 适用于产后调养及老年体虚之症。

[主治] 产后血虚之发热。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藕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莲的根状茎。功效:清热,凉血,散瘀;主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若熟用则有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之功。

★猪肾粥

[用量] 猪肾一对。

[制剂] 切小,粳米半合,加椒、盐、葱白煮粥。

[用法] 喝粥。

[功效] 补虚退热。

[主治] 产后发热、肢体疼痛。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猪肾性味咸,平。功效:和理肾气,通利膀胱。主治产劳虚汗,下利崩中,肾虚腰痛,身面水肿,遗精,盗汗,老人耳聋等。

★续断皮

[用量] 续断皮1把。

[制剂] 加水3L煎成2L。

[用法] 分3次服。

[功效] 补虚退热。

[主治] 产后烦热、乍寒乍热等。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续断皮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的茎皮。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主治肝肾不足,腰痛脚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胎动欲坠,崩漏经多等。

【选方提要】

产后发热为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产后1~2日内出现轻微发热,无其他症状,为正常生理现象。本病感染邪毒型发热相当于西医学的产褥感染。若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伴头痛、肢体酸楚,无汗出,多属外感型,可选用古拜散以养血祛风、疏散表邪退热;若产后寒热时作,伴小腹疼痛,或恶露不下,当属血瘀型,可选用蒲黄散、延胡索方;若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多属血虚型,可选用鲜藕粥、猪肾粥及续断皮方以补虚清热。

预防与调护:①加强孕期保健,注意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孕晚期禁房事;②产褥期应避风寒、慎起居,保持外阴清洁,严禁房事,以防外邪入侵;③产后取半卧体位,以有利于恶露排出通畅。(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节 产后发热
300.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2
产后发热
刘云鹏治产后发热
中医方剂知识大汇总,速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