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拟冲和汤发颐险症治验

吾次子不足2岁时,即1974年9月28日,初起微发寒热,至30日晨即见左腮起一包,大如半个鸡卵,漫肿不红,灼热而不甚痛。余先父见之,曰:此乃发颐,证属温热时气,若使脓成溃破,缠绵难愈。且患处内为咽喉,腮多筋骨,应急急消散,最好将其毒赶走!缓则生变,须防难救!随用八宝黑虎散掺膏药上贴患处。一夜间其患若失,复于左耳前又生一包,与前患大小形色无异。身又发热,体温速升至40℃,肿患增大。至10月3日午后,突发惊厥。经针刺、烧灯火及灌服急惊散(自配),惊搐平息,体热缓降。10月4日晨,头面俱肿,两目封闭,饮食难进,其状甚危。急以粗纸蘸水令尽湿,敷于左耳前,记其先干处,用消毒小刀对准先干处顺划一口,白色稀脓随刀喷出,再轻赶之,血脓间出。患处随陷下一凹,阔约2寸余,深至寸许,上近左眼,下至颊车,其势甚是骇人!此发颐之险证,宜速急治之,缓则难疗。思前所服疏风清热、和营解毒等药,其药力俱未济大用。随改拟和营托毒法,方用自拟冲和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9g,全当归9g,白芷3g,金银花6g,党参6g,升麻3g,陈皮3g,山甲珠1.5g,生甘草3g,肉桂1.5g,熟地黄6g,1日1剂,水煎温服。

西药用青霉素钠皮试后阴性反应,肌内注射1次20万U,每日2次。

外用生黄芪15g,金银花9g,生姜3g,煎水,滤净,温洗疮内外,洗净脓血,拭干疮内,用生肌玉红膏(自配)填满疮内,1日2次。

用上法精心调治至第3日(溃后),体温降至38.5℃,肿痛渐消,疮内出脓渐少,新肉始生。当此脓尽新生之际,托毒之味急宜去之,如白芷、山甲珠等,另加川芎3g,白术6g,以助脾胃,行气血,以尽其毒。西药、外洗不变。

上法调治至溃后第6日,体温37℃,头肿消去十之六七,疮已无脓血外流,新肉缓缓续生。去西药,中药加减续服,洗涂药膏不变。如此调治至溃后第13日,肿消尽,疮口愈合,饮食全恢复已5日,精神、体温正常。疮口留有宽约3mm、长约5mm浅棕色瘢痕,肤柔肌活,与健肤几无差异。

《外科心法》云:“起于腮前,连及腮颊……皆由邪风深袭筋骨故也。此证属在筋骨阴分,故初起肿硬,皮色不变难消,溃后疮口难合,多致不救。”王洪绪曰:“患在腮在牙根”“痒至牙根,延烂咽喉不救。”由上所见,此证若稍治失误,必险情叠出。轻则难消、难溃,溃后难敛,甚则伤筋骨,危及生命!故遇此证,务须慎审,宜速消为上。溃则毒脓早尽,新肉速生而敛,正气随复者吉。切忌误用寒凉及辛热伤阴之味,免生意外难救。(周正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证治准绳·疡医》多骨疽
全虫蜈蚣散与红升丹、白降丹、黄丹、红油膏
《中医外科学》第一章 疮疡第五节有头疽 第六节无头疽
针头散——治一切顽疮,内有脓管瘀肉
中医治疗疮疡如何辩证施治?
『蝼蛄疖』蝼蛄疖病证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