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症施灸】艾灸有三不灸,你都知道吗?

生活中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今天我们来纠正一下认识之偏。

艾灸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对人体穴位或病灶进行热灸,以此促进气血循环来达到治疗作用。

灸法选用艾条作为燃烧物,这在长期治疗实践中根据疗效和副作用筛选的结果。

《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

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所以才逐渐选用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当然,艾灸选用艾条作为燃烧物,主要还是艾草的药性。

相传古代军队打仗会带些艾草,到了荒原缺水的地方,就把艾草堆成一堆,点火燃烧。

艾草烧着后产生的艾热会顺着地下走窜,直到它找到出路。当遇到水源的时候,就会随水一同蒸发升腾,这时军队看到地面有水雾冒出来了,就可以判定这个地方有地下水。

艾草有温经、去湿、散寒的功效,而且药力是向下向内的,因此具有快速壮阳发热的效果。

【喜乐心选】里给大家上了不错的艾条,需要购买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击下方进入小程序

但是,艾灸并非包治百病,但有些情况是不能灸的,否则就会灸出问题,使病情更加复杂。

不能灸之一:外感伤寒

这个问题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就讲了。得了热感冒(有口渴,不怕冷,会出汗,会发烧),就不要灸了,虽然灸出汗了,但病不会好。

用火烤出来的汗和用药攻出来的汗是不一样的,用火烤出来的汗,只有津液出来了,但是病邪还在里面。

若把表皮的津液灸干了,血的水变干了,皮肤会发黄,这种是失水导致的发黄。

津液丧失太多的话脑里面得不到正常的血来滋润,就会会发惊痫。

筋得不到滋润就会抽,抽搐一下又松开来,抽搐一下又松开来。

所以记住,得了热感冒别灸。感冒需要发动津液带着病邪变汗而出,这时候把津液给灸光了,拿什么来治病?

不能灸之二:肠胃实热

伤寒论还记载有: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就是指肠胃有热的问题,一般会有烦燥,口渴,这是缺少津液,需要津液的表现。

这时候要火灸,又要伤耗肠胃津了,水没了,就会便秘,小便也不利索,而且会发黄。

不能灸之三:血虚之人

伤寒论还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脉之人,要谨慎使用艾灸,因为脉象跟气血有关,脉微的人可能是血虚。

如果血虚艾灸,就会使血向血脉中循环,本来血就少,都被赶到血脉之中运动去了,把气血循环搞乱了。

综观以上三不灸,处处以伤耗津液有关,需要补充津液的,却没补充,反把它灸跑;

需要补气血的,没有补充,却把不够用的血灸跑。

这样的做法非但没有治疗效果,反而帮倒忙。

灸疗的适应证与针刺、药物同样是十分广泛的,不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有艾灸疗法的适应证。

总的原则是阴、里、虚、寒证多灸;阳、表、实、热证少灸。

艾灸更多的是针对有里寒的人,但它不是仙术,是医术,一样需要对症施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有三不灸你知道吗?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62
艾灸包治百病?医生:弄清楚艾灸的禁忌,别盲目乱灸
产后汗蒸,危害一生
干货 | 艾灸虽好,非人人可用——谈谈艾灸的禁忌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26--3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