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宫小行星曾是一颗在太阳系外围形成的行星

根据对小行星龙宫采集的颗粒分析,这颗富含碳质的岩石最初在太阳外围诞生,然后进入小行星带,最终到达与地球距离太阳大致相同的位置。

这些发现揭示了小行星可能在太阳系内经历复杂历史,多次穿越太阳系,并且包含了太阳系不同时期的宝贵记录。

龙宫是一颗有趣但相当普通的小行星,属于C型小行星,是最常见的类型,富含碳和水,通常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然而,龙宫并不位于小行星带中,它绕太阳的轨道非常接近地球,这表明它很久以前曾经发生过某种干扰,使其脱离了小行星带。

隼鸟2号探测器于2014年发射,进行样本返回任务,从2018年到2019年对龙宫进行了调查,并在2020年返回地球。除了采集样本外,隼鸟2号还发现这颗直径900米的小行星不是一块单一的大岩石,而是由重力结合在一起的碎石堆。

越来越多对其样本进行的研究显示,其中至少一些颗粒矿物与外太阳系的物质更为一致。例如,龙宫含有很多有机物,与通常来自外太阳系的彗星类似,氧的同位素也与外太阳系相一致。

研究团队推测,龙宫的主要母体是行星碎块,即可以发展成行星的“种子”,最初形成于外太阳系,并吸收了外太阳系的物质。然而,某种干扰打断了它的生长,可能将其分解,并将其送往小行星带,在那里它被水改变和转化。

因此,龙宫小行星包含了太阳系演化的重要记录。研究人员表示:“龙宫小行星样本是了解小行星光谱多样性来源的关键之一,因为它们更原始的岩石中含有干燥颗粒,这些颗粒与外太阳系的某些原始物质光谱相似。这表明龙宫可能包含多个干燥原始尘埃库,其中携带有关原行星盘中行星形成和演化的宝贵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4亿公里外,“隼鸟二号”准备再次降落小行星,真是太拼了!
先扔一包炸药,过三个月再跑回来取样,隼鸟2号为何如此闯龙宫?
怪不得中科院院士相信外星人!小行星上发现20种氨基酸,还有水!
龙宫寻宝…等等,为什么会有锡纸?
如何描绘一幅完整的太阳系历史?答案竟在月球陨石坑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