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物质也具有波粒的二象性!

物质不仅有粒子的特性,也有波的特性,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波粒二象性。而现在,实验表明,在反物质粒子上,这同样成立。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假说,所有物质都具有类似波的属性,并将物质所具有的波长以公式表达出来。三年后,双狭缝干涉实验首次证明了电子既有粒子的特性又有波的性质。实验中,科学家发射“一束电子”,让它们穿过有两个狭缝的薄片,薄片的另一边有一个探测屏,若电子只是粒子,它们就只会在探测屏上形成两道明亮的条纹,但结果显示其具有类似光波的数条干涉条纹,说明电子也有波的特性。1976年,物理学家利用“一个电子”来演示同样的效果,证明单个电子也同样有波的特性。

反物质粒子,除了电荷和自旋相反之外,与它们的正物质同伴是相同的。反物质粒子通常只存在于粒子加速器中,而且存在的时间极短,所以进行实验就困难得多。但是现在,物理学家已经对单个正电子进行实验证明,反物质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为了证明正电子也具有波的特性,物理学家对著名的“双狭缝实验”进行了相当复杂的改动。由意大利和瑞士物理学家们组成的团队找到了如何产生低能正电子束的方法,这种正电子束可以用来进行反物质版本的双缝实验。当物理学家引导正电子穿过一系列更复杂的多重狭缝时,单个正电子落在探测屏上的图案,具有干涉波的特性,而不是粒子性质的单条纹。使用多重狭缝的目的是将正电子束过滤成为单个正电子。

在后续实验中,研究团队希望能回答关于更复杂的外来物质的波的特性问题,并利用这些结果在非常小的尺度上探测引力的性质。

参考文献: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5/5/eaav76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缝式实验证明:反物质拥有波粒二象性
光是粒子还是波?让无数物理学家头疼的波粒二象性到底是什么?
上热门的“反物质”既是粒子又是波,到底是什么样?
反物质双缝实验结果不变,物质与意识无关,是我们弄错了观测定义
五分钟量子力学、(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宇宙存在造物主,这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双缝干涉可以证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