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一个识在轮回吗?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三称)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同住在只树给孤独园附近的比丘们中,有一位原为渔夫儿子的比丘,名叫「嗏帝」,他告诉其它比丘说:「我确实听世尊说过,在生死中流转的识,是不变的。」

  

  其它比丘们知道了,纷纷来规劝他说:「嗏帝学友!不要这样说,不要诽谤世尊,世尊不曾这样说。世尊用各种方法,都在教导我们『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

  

  但是,嗏帝比丘一直坚持己见,听不进其它比丘的纠正劝导。大家没办法,只好去禀告佛陀。

  

  佛陀请人叫嗏帝比丘来当面确认,嗏帝比丘还是那样说。于是,佛陀便更进一步追问嗏帝比丘:「嗏帝!你说的识,指的是什么?」

  

  「世尊!就是那能说、能感受、能到处经历善、恶行而受业报者。」

  

  「你这个愚痴人啊!究竟从谁那里听我这样说的?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明『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你这个愚痴人啊!我不曾这样说,而你自己却作这样的曲解与诽谤,这会伤害你自己,增加你自己的罪过,会让你长远受苦的。」

  

  于是,佛陀转问在场的其它比丘,其它比丘都同声回答:「世尊!您确实用各种方法教导『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所以,识随着所引生的因缘,就有不同的名称,如从眼睛看见东西所生起的识,就称为『眼识』;从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触物、意识法的因缘而生起的识,就分别名为『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像火,其名称可以从所引生的燃料来称呼一样,如烧木柴的火,称为木火;烧一捆捆柴的火,称为薪火;烧干草的火,称为草火;烧干粪的火,称为粪火;烧谷壳的火,称为谷壳火;烧垃圾的火,称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只有这个愚痴的嗏帝比丘,颠倒了文句与含义,既诽谤了我,也伤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过。你这个愚痴人!知错了吗?」

  

  受佛陀这般责备,嗏帝比丘内心忧戚,无言地低头,若有所思。

  

  佛陀责备过嗏帝比丘后,继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你们看到众生了吗?」

  

  「看到了,世尊!」

  

  「比丘们!你们看到众生需要依赖食物提供的营养,才能生存吗?」

  

  「看到了,世尊!」

  

  「比丘们!你们看到当食物供给的条件消失了,众生就会死亡吗?」

  

  「看到了,世尊!」

  

  「比丘们!如果不确定以上说的这一些,那么就会有怀疑,不是吗?」

  

  「的确,世尊!」

  

  「比丘们!如果以正慧如实见以上所说的这一些,那么就不会有所怀疑了,不是吗?」

  

  「是的,世尊!」

  

  「比丘们!如果你们对这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起了执着:珍爱它、宝贝它、拥有它,那算了解我教导过你们的筏喻法:筏是用来渡河,不是用来喜爱执着的吗?」

  

  「不算了解,世尊!」

  

  「比丘们!如果有外道问你们:『道友!你们确知这样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功德呢?』你们应当怎么回答?」

  

  「世尊!我们会这样回答:『道友!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是为了厌离欲贪,是为了离欲,是为了如实知的缘故』。」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确实应该这样回答。

  

  比丘们!众生当生与来生,都需要四种食物来维持与延续生命。哪四种呢?即物质性的抟食,可以生起感受的触食,求生意志的思食,以及攀缘执取的识食。

  

  比丘们!这四种食物的需求从何而来呢?其根源的『集』是什么?从哪里生起,从哪里制造出来的呢?

  

  那是『爱』!

  

  爱又是从何而来?其根源的『集』是什么?从哪里生起,从哪里制造出来的呢?是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这就是从无明而有行,从行而起识,从识而起名色,从名色而起六入处,从六入处而起触,从触而起受,从受而起爱,从爱而起取,从取而起有,从有而起生,从生而有老病死、忧悲恼苦。

  

  因此,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比丘们!有了这样的知见,还会耽湎于过去,想着:『我过去存在或不存在?我过去是什么?后来又变成怎样?过去如何?』吗?」

  

  「不会的,世尊!」

  

  「有这样的知见,还会飞驰于将来,想着:『我将来会存在或不会存在?我将来会是什么?之后又会变成怎样?我将来会如何?』吗?」

  

  「不会的,世尊!」

  

  「有这样的知见,还会困惑着眼前『我存在或不存在?我是什么?如何存在?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有这样的知见,还会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团、恶意让如来流血』等五大重罪吗?还会故意犯戒、舍戒、放弃在僧团中修学吗?或者,转向跟随外道修学、求福、持咒,以求离苦息苦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有这样的知见,还会有第八次的轮回受生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有这样的知见,还会因尊敬老师而说吗?会因大沙门世尊这样说就跟着说吗?还会去追随其它人为老师吗?还会献身于尊奉一般沙门、婆罗门,重返他们的喧闹讨论,以及求吉祥的符号仪式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你们只会说自己所知、所见,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是吗?」

  

  「是的,世尊!」

  

  「很好啊!比丘们!我以『当生可见证、可直接领受、劝引验证、向上引导、智者内证』的正法来教导大家,我为大家说的,就是这样的法。

  

  比丘们!有『健康』的『精卵结合』,以及有相应的『识』三个因缘俱足了,才会有胎儿。经九个月或十个月的怀孕,婴儿才会出生。婴儿出生后渐渐养育长大,生理上诸根也渐渐成熟。

  

  生理上诸根成熟以后,由于不具正念,对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所以,当眼看、耳听、鼻闻、舌尝、身触、意识时,遇到喜欢的就乐着,不喜欢的就憎恶,因而罪恶的行为就在其中不断地发生。这样,从觉受的乐爱,就有了执取;有了执取,就有蓄势待发的有;然后是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苦聚集。比丘们!这一切,不都是以具足爱,由爱所系缚而形成的一连串相接续的吗?」

  

  「是啊,世尊!」

  

  「比丘们!正等正觉的如来,心具正念,对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所以对每一个眼看、耳听、鼻闻、舌尝、身触、意识,喜欢的不会乐着,不喜欢的也不会憎恶。这样,对觉受不会有乐爱,乐爱止息了,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苦,也就止息了。比丘们!这一切,不都是以爱的息灭,而达到解脱的吗?」

  

  「是啊,世尊!」

  

  「比丘们!要记住这爱尽解脱的简要教导,也要记得嗏帝比丘,这个被困在爱之大网束缚中的渔夫子之例子。」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中阿含第二○一嗏帝经》。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诸有情众,同得此功德!

按二维码添加古道之友”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世间空与六入处灭
【泰国】阿姜查:以涅槃为目标
真相
帕奥禅师 | 第一法与第五法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
《苦从何来;如何离苦》I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