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千年官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度

引言

中国历史五千年,这其中诞生出许多的政治制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制度很多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这依然无法磨灭,它们曾经的辉煌与意义!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种官吏制度,从秦汉起流传千余年。这种制度在魏晋南北乱世之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对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长达千年的影响。这就是已经消失的~三省制度!

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历史的脚步,探寻这消失的中国古代千年官制~三省制度!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度

起源

尚书,起源于秦朝。原本他们只是皇帝身边负责文书的工作人员,有点类似于秘书。后来到东汉时期,逐渐演变为执行政令的尚书台,最终变为尚书省!

门下,原本为侍奉皇帝的随从。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设立侍中,这些身边的人开始给皇帝提出各种政策意见以供采纳。由此直到西晋年间,逐渐形成门下省!

秦汉时期皇帝设立的尚书省与门下省,协助其处理国家政务。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把控朝政,他也对官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曹操设立“秘书监典尚书奏事”把持政事。后来其子曹丕篡汉称帝,改秘书监为中书省!

这时候中书省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尚书省、门下省,三者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机构。由此三省制度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展现它们的光辉!

乱世枭雄曹操

三省的制度

  • 中书省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监与中书令,各置官一人(京官三品)。中书省下面再设置中书侍郎四人(五品)与中书舍人若干(七品)。

中书省是一个王朝的决策中心之一,主要长官尚书负责替皇帝颁拟诏书,并提交全国各地递交上来的奏折!

  • 门下省

门下省源于西晋,由东汉的侍中寺演变而来。门下省最高长官为侍中,共四人(三品)。其后再设立“给事黄门郎中”四人(五品),门下舍人若干(七品)。而政府中归宿门下省管理的,还有各种散骑常侍与散骑侍郎等官员。

门下省也属于中央决策机构之一,主要是充当皇帝的顾问团。还负责审核中书省提交上来的诏书、奏折,并且发放通过的政令!

  • 尚书省

尚书省也起源于西晋时期,由东汉的尚书台演变而来。尚书省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三品),副长官为尚书仆射(分为左、右仆射)(四品)。其后再设尚书五到六人(五品,总人数最多八人因此也称“八座”)。他们之下还有左右丞三人、尚书郎六十四人、曹典事若干!

尚书省是王朝的行政中枢,所有诏书递交前必须由它提出建议。而后所有通过的政令全部由尚书省分发全国。

三省官员

三省制度的确立,加强了皇帝对于中央政府的管控。并且各省官员各尽其职,使得国家运转的十分迅速!隋唐时期,又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使得国家实施政令更加的畅通无阻!

三省各自的光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初步形成。虽然历朝历代官员名目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散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作用。

  • 魏晋南朝中书省

魏晋时期,三省中以中书省权利最大因为它直接面对皇帝,军国大政无不参与。因此中书省在魏晋时期被形容为“内握权柄,号为专任”。

特别是在东晋时期,因为司马氏皇族暗弱世家专权。为了操控皇帝与朝政,中书省各官员皆由世家重要子弟担任。后来刘裕篡位,开始重用寒人!

南北朝宋时皇帝为了削弱世家门阀的势力,重用卑微之人担任中书舍人执掌军国大事。中书舍人本来就掌握呈递奏折,而皇帝又因为他们出生卑微便用他们参与决策!

因此宋、齐两朝中书省的地位扶摇直上,手握重权、势倾天下。即止梁、陈之时,中书省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立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他们还分设二十一局,与尚书省的二十一个部门对应,助皇帝掌控朝政!

由此可以看出魏晋至南朝,中书省对于朝政的掌控能力无与伦比。而南朝宋、齐、梁、陈为了削弱门阀世家的力量,也进一步扩大中书省的权利!

宋武帝刘裕

  • 北朝门下省

与南朝相反,北朝最为重要的则是门下省。北魏孝文帝在决定军政大事时,主要参考侍中与给事黄门侍郎的意见。孝文帝后甚至将门下省提高在中书省之上,由此北朝的门下省权利进一步扩大。

北朝的门下省即能审核奏折、下放政令,还负责中书省的起草诏书。因此北朝的权臣往往都身居侍中之职,世人称之为“既居门下,又总禁卫,遂并朝政,权倾天下”!

即至北齐之时,甚至称呼门下省为“内省”!能入“内省”者,皆典掌机密参与决策。

可以看出在北朝,门下省的地位一直在其他两省之上。甚至说它三省皆为门下省,也毫不夸张。这可能是因为北朝皇帝出生少数民族,比较信任身边人的缘故!

北齐门下省独断专行

  • 只做事的尚书省

尚书省在朝廷中主要负责政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官吏任免等全方位执行皇帝的命令。

一般来说尚书省,就是将下面的事提出自己的建议提交上去。然而它并没有权利决定,只能听从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宣布!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尚书省官员甚至不得当面奏请,与皇帝的关系越来越远。

南朝的尚书省随着门阀士族腐化堕落,尚书省的工作甚至由令史代传轮到可有可无的境界。而北朝则仅仅参与议政然后执行,也就是撒事都做的杂牌官!

可以看出尚书省在三省中比较悲催,属于只知道做事的老实人。但是随着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尚书省却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这也算得上是,咸鱼翻身了!

执行政令的尚书省


共启盛世

即止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建立大隋。他有感于官制十分混乱冗沉,因此对三省制度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划分。

隋文帝随后废除北周旧制,建立了一套完全围绕三省制度展开的官制。他首先明确了三省各自的工作,且不得相互干扰越权!

杨坚规定三省是国家的最高政治机构,一个国家所有军政大事皆有三省制定发布!

中书省:负责掌管军政大事、起草皇帝诏书,是中央最高政令机构!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盖章实行、发现问题可驳回,是中央最高审查机构!

尚书省:负责执行通过的政令、统率六部,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由此三省制度在中国封建王朝正式完全确定,而它们也开始相互融合成就。隋唐时期,因为三省制度的完全精细化,使得国家机构充分运转。它们也为隋唐盛世,共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度,是封建王朝一个完整严密的官僚体系。它们的出现提高了王朝的行政效率,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并且三省的出现,使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权利被分散开来,使得皇权进一步加强。三省各行其事,充分调动了封建帝国的机构运转!

三省制度,是我国官制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的出现,使得封建王朝政治制度趋于成熟。而它对后世的影响也长达千年,历朝历代皆用三省制度!

三省制度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但是我们至今仍旧能感受到它们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研究它们的历史,也是了解我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魏晋到隋朝,浅谈三省六部制的诞生与发展
从根本大法到各级官制,解读大唐帝国总设计师李渊的顶层设计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积极作用和影响
唐朝的政治制度
三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