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拔除心中这棵小毒草,人生将有多少光明路
发布时间:2021-06-11

       原创陪伴你成长的 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下班时间一到,周敏收拾好东西,走出办公大楼。她边走路边打电话,跟先生分享一天的工作:

今早我正干着活呢,老板隔10分钟就下来催进度。你说,我干活不需要时间吗?催催催,跟催命似的!”

周敏边说着,边看了下表:“手机软件显示公交车不是2分钟后到吗?怎么还没到?”

       公交车来了,周敏上了车,环顾了一下四周,没有位置,忍不住吐槽:“人怎么这么多!这个人老往我这边挤,不知道我这站不了人了吗!”

       满腹牢骚的周敏嘟囔了一路,好不容易到站了,一眼就看到了在站台边迎接她的先生,先生手里拎着一些菜,捧了一束花,特别开心,今天下班早,准备接上周敏一起回家做饭。

       你这花多少钱啊?”

       路边买的不贵,60元。”

       你买贵了!路边买的,你就不会讲讲价吗?”

       原本心情不错的先生顿时哑口无言,垂头丧气,默默地跟在周敏后面回家了。

       这是周敏生活的常态。

       某一天,先生实在忍不住了,对周敏说:我们不要每天抱怨,传播负能量,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周敏听到这句话大受打击,很受伤害,觉得先生对她心有不满,赶紧辩解:“我没有抱怨啊,我说的是事实啊!我不就跟你吐槽吐槽!再说了,这些事我不跟你说,跟谁说去?”

       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好像就在我们身边,抑或在我们身上便可以找到相同的影子?

       抑或是,抑或不是。

 

       因为抱怨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抱怨,只以为自己在陈述事实。

       认识并扫除自己的这颗怨心,是在周敏学习中华文化两年以后。

       一开始,她和同事一起学习百日成长计划,每天听完课后要“点亮苹果树”,她基本不看,全勾选中,意味着自己全做到了。

       那时周敏还毫无观照。

       先生的提醒依然不绝于耳,有时开玩笑说: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垃圾桶旁边。周敏听到这样的话当然不认,着实觉得冤枉。因为她认为自己积极乐观正能量,只是毫不掩饰有啥说啥,那是真实的表现,是难得的品质。

       生活在小打小闹、磕磕绊绊中继续前行。

       直到有一次,熟悉的场景又发生了:

       五一小长假,先生抽出时间陪周敏在北京周边玩了两天,第二天的晚上从郊区驱车回到市区,先生无暇休息也顾不上吃饭,就要回到实验室继续做科研。

       周敏觉得一个人在家很孤独,提出一起去饭店吃饭,吃完又去逛街,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先生还惦记着已经过了放置时间的实验品,需赶紧回去处理。

       周敏一脸不悦,自言自语道:“为什么你每次放假晚上都得回去做实验,好好的长假,我本想长途旅行,都因你而改变了计划!”

       以前先生听到这话,能忍则忍,哄哄周敏便去实验室做实验了。这次,先生正襟危坐,准备与周敏好好聊:“科研任务很重,我已经尽力抽出时间来陪你了,你为什么还不满足,抱怨声连连?”

       我没有抱怨啊,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你可以好好想想你说这话时的心理动态。”

       两人不欢而散,假期的美好心情灰飞烟灭。

       周敏以前从不承认自己是个传播负能量的人。但这次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遍一遍地问自己:

       我抱怨吗?我不抱怨啊,这么多年我早就知道他要做实验没空陪我,于是在每次放假,我都和同事约着去旅游,尽量不去干扰他。”

       可是既然没有怨言,为啥我说出去的话让人听起来极不舒服呢?一定是哪里有自己意识不到的地方。”

 

       第一次,周敏开始反躬自省,好好思索先生在几年前就指出的这个问题。

       第二天,周敏开始按照《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上说的,尝试观照自己的念头。早上被垃圾车吵醒,她睁开眼睛,第一念是:“大假期的,收垃圾的车就不能换个时间来吗?好好的懒觉都被吵醒了!”

       准备出门,天在下雨:“我最不喜欢下雨天了,湿漉漉的!”

       好不容易等雨停了,周敏骑着电动车去市场买菜,转角处发现有辆汽车进来:“怎么开这么急,也不怕撞到人!”

       观照到这些念头后,周敏惊呆了:自己几乎无时不刻不在向这个世界倾吐抱怨的声音!没有一个正向的念头产生,生活怎能积极向上?

       周敏回家就做了一个深度反省:曾经是留守家庭的孩子,周敏从小就对父母有着深深的怨,怨父母不能留在身边照顾她,怨父母没有给她期待的生活。一个对父母都有怨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这个世界没有怨?

       原来,自己短短不到30岁的生命,几乎都在抱怨中度过的。

       周敏用亲身经历体证:命运就藏在你的念头里,这句话果然没错。

 

       回望自己的过去,周敏深深感慨,她说:

       一个抱怨的人,不管别人怎么给建议,都是不听的。抱怨者会给好心的建议者解释,为什么这件事情不可能做到,顺势抱怨一下对方不懂自己的处境艰难。

       其实,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想让问题得到解决。

       你不是想得到什么解决建议,而是想获得自我确认,确认自己的确遭遇不公,确认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确定你在所有发生的事情当中,是没有错的那一个。

       你拒绝帮助。因为如果听取了其他人的建议,你就可能失去一种'受害者’的身份认同,从而丧失了人们的同情和关注。毕竟,比起承担改变带来的风险和不适,抱怨者享受善意的洗礼,的确简单多了啊。”

       然而,抱怨所带来的危害,确实是无比巨大的。

 

       美国心理学家Kelly教授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表明,抱怨是影响亲密关系的第三大杀手。抱怨者很可能在不断抱怨中失去伴侣的信任和耐心。

       相关研究还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抱怨带来的焦虑或压力之下,大脑海马区的神经将会受损,而这一区域正是负责问题解决和认知功能的。抱怨多了,记忆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都会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抱怨还会释放一种叫作皮质醇的压力激素,这种激素有可能升高血糖指数,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大脑的损害同样作用于接受抱怨的人身上,斯坦福大学Sapolsky教授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听完30分钟的抱怨后,不管这种抱怨来自真人还是电视,他们的大脑都会受到物理损伤。

       那么,如何才能停止抱怨呢?

       抱怨,其实是没有智慧的表现。因为自己的智慧不足以解决面前的难题,只好将手指向外指,却反而让自己陷在了持续的负能量中。

       停止抱怨,需要提升自己的智慧。

       而智慧的根本,就是对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规律的明白与体证。

       深刻明白,有怎样的行为作用,就会有怎样的反作用,我们就会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明白自己生命中拥有的一切,无论好与坏,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就会真切地算清生命的大账。

       人这一生,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度过每一天,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做事和生活,才能使人生价值最大化?

       想清了这一点,就会只问因,不问果”,深信只管种下好的行为作用的种子,反作用必然相随而来。

 

       如此,内心清清楚楚地知道生命将如何度过,不再向外索取,也不再将手指指向他人,哪里还有计较、烦恼、抱怨呢?

       明心净心,就是从根本上去除“抱怨”这棵小毒草生存的土壤。观照、反省、引导自己的起心动念,每天不断产生更好的念头,生命怎能不朝向光明呢?

       《中庸》有言: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去除心中的怨心后,面对同样的场景,周敏的起心动念却大不一样了:

       一大早就有人来收走垃圾,建设我们的美丽新世界,真感恩!”

       下了雨的空气真清新,没准今天还会看到彩虹呢!”

       骑电动车到转角处要慢慢拐弯,以免撞到别人。”

       对于自己的先生,周敏更是深深地感恩。先生是一名在中科院从事肿瘤基因研究的生物学博士,应为祖国的生物大健康付出终身。他从事的这份工作,行为作用的对象该是多大啊!一念及此,哪还要抱怨先生不陪自己去旅游呢?

       念念是好念,处处是善缘,拔掉抱怨这棵小毒草,人生将有多少光明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8天|致良知•学习笔记|朋友之间用善意并富有智慧的方式让对方改过共同成长
不被焦虑操纵,成为命运主宰!
南怀瑾先生谈到长寿秘诀时,特别强调一个字。他说一个人,如果静不下来,虚不下来,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智慧的。我们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过起心动念消耗的。你每发出的一个念头都是通过能量的消耗来完成的。佛家、道家为
唐博论坛:冥想、打坐、静修的六个要点
【智慧人生】心地光明,念头不昧|国学宝典《菜根谭》
这七种负能量堵塞了能量的通道——灶王爷来了(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