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设计 | 月色如许 闲人如是

月色如许  闲人如是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以极质朴、极空灵的笔法,彰显出极浓郁、极深厚的中国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闲人”心境中。文言文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就应该引导学生透过文言语词和章法,去触摸一种浸润着中国文化的人生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当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这一声穿越时空的慨叹饱含着多少文化的意味呀。

二、教学目标

1. 核心目标:在品读关键词句、结合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苏轼的独特心态,初步理解“闲人”意蕴。

2.条件目标:熟读并美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感受描写月光的句子,体悟情境与心境的合一。

三、教学过程

(一)触摸“记游”意脉

1. 借“月”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师:这样跟“月”有关的诗词苏轼一共写了570多首,几乎占了他全部诗词的五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2. 读解四字词语。课文很短,才1个自然段、5句话、85个字,但是四个字的词语却不少。(读解以下四字词语)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3. 梳理行文脉络。思考并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课件呈现下列内容,生默读并完成练习。)

起(起因)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承(过程)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转(转折)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合(议论)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小结: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富于变化。这就叫“节奏”!来!(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二)品味“空明”意境

1.品味“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默读课文,思考:有着怎样心境的人称得上是一“闲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也到过哪些人家,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苏轼为什么如此在意“月色”?

2.品味“无与为乐,步于中庭”。近在咫尺的人间还有一位苏轼的知己: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你从哪些字眼上发现张怀民是苏轼的知己?(遂、寻、亦、相与)

3.品味“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我们一起在中庭漫步,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色——(复沓引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你们看见庭下有什么?这是怎样的积水?

你们还看见了什么?这是怎样的藻荇?

既然这一切写的都是月色,干脆直接把“月色”二字补上去:

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讨论:这样的修改好吗?为什么?

4.品味“何夜无月,但少闲人”。苏轼完全沉醉在空无一物的月色中。当他蓦然醒悟的时候,他有话要说——(朗读课文结尾)

多么美好的月夜啊!把这个月夜记下来吧!

(三)感悟“闲人”意蕴

1. 联系时代背景。为什么会贬官?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课件播放:乌台诗案)

看完“乌台诗案”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受想说?(指名回答)

2. 体悟作者心境。这个夜晚,苏轼要向月亮表达自己怎样的心境呢?(学生想象写话,然后组织交流)

小结:这样的心境像什么?拥有这样心境的人叫什么? 

3. 回归文本语境。创设语境,引读全文。留白:你愿意成为像苏轼一样的“闲人”吗?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心境  如  空明月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精品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莱芜市莱城区普通中学丁慎杰)
何其有幸,遇到不扫兴的朋友—《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的章法变形赏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