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 | 今日霜降: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广大读者转载到朋友圈。

寒露之后,太阳在黄道上再运行15度,到达黄经210度时,即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天气更冷了,秋天要结束了。这个节气即为“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在气象学上,秋天出现的第一次霜被称为“早霜”或“初霜”,春天出现的最后一次霜被称为“晚霜”或“终霜”。还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在此开花的还有木芙蓉,苏东坡有诗:


千树扫作一番黄,

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

细思却是最宜霜。



“霜降始霜”只是指黄河流域的节气,霜期一般有两三个月。在纬度偏南的中国南方地区,霜降期间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霜期不到两个月。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的全年霜日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无霜降的地方。可见,夏虫不可语冰,南人不可语霜。但这个时序的变化仍为中国人记取了,蒲松龄曾说:“鸿飞霜降,不知几度,云树之思,无日忘之。”



农谚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中国北方地区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则是“三秋”大忙季节,杂交稻、晚稻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农谚说,“霜降到,无老少。”意思是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都可以收割了。



在传统中国,霜降日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举行收兵仪式,以期袯除不祥、天下太平。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们会集庙中,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谓之“打霜降”。据说打霜降后,司霜的神灵就不敢随便下霜危害本地的农作物了。



霜降时节,也是人们登山、观赏秋天红叶的最后时节。枫树、黄栌树等树木经霜后,开始变成红黄色,此时的世界,漫山遍野,如火似锦,非常壮观。虽然霜降时节的大地不免萧条,静穆而空茫;但万物仍在进行最后的演出。深秋的世界,似乎更多属于昆虫们。孔雀蓝的金龟子,翡翠绿的纺织娘,黑得发亮的金钟,棕褐色的蟋蟀,石榴红的豆娘,它们摇动触须,振颤翅膀⋯⋯



郑板桥有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这删繁就简的手,就是霜降,大自然删繁就简,也是启示人们需要做减法、注意休养生息。作家耿立记他父亲的话说:“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睡一觉,不要打搅。”泥土睡觉正是在霜降之后,耿立写道:“泥土睡觉的时候,连故乡的狗也会噤声。有时土地有了鼾声,那雪就会覆盖下来,鼾声就成了白色。”



中国人确实在霜降节气里省悟出不少道理,《诗经》中的“霜”还是变易和情感抒发的对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易经》中的“霜”则已经与深刻的哲理相连了,“履霜坚冰至。”一旦踏上薄霜,结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霜降给予人的启示是深远的。秋天就要结束了,人们多在此时伐木,发现了树的年轮。有了若干纹理,树才生长得足够坚强。年轮不仅说明树木本身的年龄,还能说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年轮上还能记录森林大火、早期霜冻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的化学成分。树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以前发生过的事情,还可以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事情。人们从这些大自然中得到教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律。



在深秋霜降时节,人们需要反身修德,以防微杜渐,积贤德而移风善俗。霜降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重积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霜降丨露凝成霜 米谷满仓
寒露
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就开到了 来认识一下霜降节气
又到一年霜降时
大觉寺二十四节气|立夏
霜降时节话霜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