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小山:华屋山丘平常路,唯有自己不可负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图书”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古诗里的二十四节气


1

他的一生,走过华屋山丘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晏小山生于钟鸣鼎食,长于绮罗珠翠,“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他是开封府纵情诗词,肆意歌酒的风流公子。


难得的是金玉其外,却又锦绣其中———天资聪颖,7岁能写文章,14岁考中进士(比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含金量还要高)。


这般逍遥自在的日子在晏殊去世之后,悄然而下。


其实,但凡他乖顺一点,都可以一生锦衣玉食,仕途畅顺。


那时他的六个哥哥都已入仕,范仲淹、王安石、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当朝名流均出自晏殊门下,身为副相的富弼还是他的姐夫。


明明可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实际上却是“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


是不能吗?


是不想吧。


晏小山个性疏狂、清高,不以世间尺度去规范,不为取悦他人而改变。


可以想见,他或者压根不去面对那些达官显贵,或者在面对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对浑浊仕途的不屑。


直到四十多岁后,才陆续做了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小官。

 


无心于仕途的晏小山,承继了父亲的诗词才情,与父亲晏殊合称“二晏”。


两人词风相近,但小山的词,到底是历经了人情冷暖,那份无处安放的微痛纤悲,成就了小山词的浓挚深婉,更胜一筹。


晏殊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惋惜中蕴含美好希冀。


晏小山是“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是繁华中需要刻意去遗忘的伤悲。


就如他在《小山词》中的自序:“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仕途如点缀的人生,注定了不会太顺畅。加之对朋友慷慨,对钱财散漫,所以他的生活,看似每况愈下,但其实,也并没有特别不好。


所谓落魄,是相对于原来的贵公子生活而言。


他的一生,华屋山丘都经过,比很多人都精彩,也比很多人,都少了许多的伪心曲意吧。

 

2

他的真与痴,是个意外


他的词多半为女子而写,莲、鸿、蘋、云是词中常客,他的怀念深婉真挚,“能动摇人心”。


想起三毛曾经说过:“我笑,如春花,能打动人的,无论他是谁。”


如此自信,是因为特别美吗?不是的,是因为真。


晏小山亦如是。


在他心里,女孩如花娇美,如玉玲珑,是这污浊世间的清新美好,应珍之重之。这喜爱是发自心底的,这多情是性格中天然的真,与痴。


这样的心性真是少见,尤其又出自权贵之家,古今能数得着的,大概也只有他和贾宝玉了。

 

有一首词,是与一位女子久别重逢时写的。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上阙描摹当年欢聚情况,极尽绚烂。而后笔锋一转,叙说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我一再的把银灯挑亮,是因为担心这是一场梦啊。


民国陈匪石《宋词举》赞说:“从别后,忆相逢”六字,颇见回环之妙笔。“几回魂梦与君同”,承上启下,措语已妙绝无伦。


当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又赞说:剩把犹恐四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婉转空灵矣。上言梦似真,今言真如梦,文心曲折微妙。

 


晏小山最美的词当属这一首,是回忆小蘋时写的。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那时两人都年少,他是美玉如琢,她是娉婷初绽。


初见,惊艳。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好,思来想去,所有美好的细节还是留在心底吧,不必描绘,大概也不想与世人分享。


于是,小山这样写道: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简单六个字,却留无数想象,让读词的人都觉得,这必定是个极美的女孩子啊。


那心字罗衣,那悠扬琵琶,还有那时流泻的月光,一切美不胜收,而今想来更觉如梦似幻。前尘不可寻,就让那曾经的美好,都留在那一刻吧。


于是他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山追忆的,有小蘋,不止于小蘋,他是在怀念那时的人和事,那时的真心和深情。那美好永不逝去,却也永不再来。


我始终记得初读这两句词时内心的震感,完全想不到世间还有这样的句子。


我寂然呆坐,久久无言,只觉得无限美好,又有无限怅惘,所谓余音绕梁,当如是。

 

3

他的赤心和自我,像个孩子


晏小山有的是儿女情长,但也不乏豪迈气概。


史书记载的他的好友,有这么两位。


一个是郑侠。官微言轻,但一生为民请命,耿介绝俗,做到了“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让苏轼“魂梦之间,未尝或忘”


晏小山写给他的诗,他珍藏府内。也因此当郑侠进《流民图》陈述变法弊端被罗织罪名时,晏小山以“诗作讽刺新政为名,同样被捕入狱。


遭遇了无妄之灾,他会学着谨慎一点吗?


并没有,或许,他还因能为百姓尽了份心力,能与友人共患难而庆幸。对于他喜爱的朋友,他有着让人感动的赤心。


渐渐的,他以小令盛行于京城,他以风义流传于江湖。


一个是黄庭坚。不苟附进,淡泊名利,因批评时政而屡遭厄境,但其高风亮节为众敬仰,丰绩万年。


元丰二三年间,两人相聚京城时,常常约在寄照房,推杯换盏,诗词相和,纵论时势也期许不凡,也意气纵横。


醉了就倒在酒家垆边,醒着就同榻秉烛夜谈,这场面,想想也是醉了。


看他的这两位好友,也可知他的心性了。一样的不愿同流合污;一样的但依本心,莫问前程。


黄庭坚知他甚深,在《<小山词>序》中评价他生平四大痴绝处,其中两痴:“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


这痴绝,是晏小山对朋友赤心的高度概括。


这痴绝,无关原则不问对错,就像个孩子一样,只遵循自己的本心,自在、自我。

 


晏小山晚年间词名更盛,苏轼请黄庭坚转达期望结识之意,他居然拒绝了,要知道当时的苏轼,早已名动京城。


又过些年,蔡京权倾朝野,派人请他出山填词,迫于无奈,他作了两首《鹧鸪天》,但内容只是歌咏太平,没有一句话提及蔡京。


你看,权势强迫不了他,人情也绑架不了他,他交友,他作词,始终只问自己的心。投缘就好,喜欢才作。

 

公元1110年,七十三岁的晏小山安然辞世,留下《小山词》亘古流传。

 

晏小山的一生,华屋山丘都走过,有常人难及的痴绝,有世人摇头的自我。


但凡他通透一点、圆融一点,他都会生活的更好。


可是他的词,也许就少了那么一点滋味,他的人生,也许就和大多数人一样了。


这世间,会活着的人那么多,并不缺晏小山一个。


晏小山,你一直在做自己,真好。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八)作者:脂砚斋生
志存高洁的北宋词人----晏几道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十九)
漫卷诗书 | 从别后,忆相逢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几回魂梦与君同 犹恐相逢是梦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