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嘉诚传》⑩ | 为世界留下美好,人生才不会白过

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经典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李嘉诚传》第10天 来自十点人物志 12:46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宸声 朗读


领读 | 少君


亲爱的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昨天,我们走进李嘉诚的家庭生活,看到他对家人的关怀和照顾,也看到他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在“李超人”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两位儿子也长成了“小超人”。


这本书读到这里,接近尾声了。李嘉诚拥有巨额资产,是人们眼中的富贵人家,但在他看来,“富”和“贵”不是一回事。“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金钱财富的占有,但有了钱的人不一定真正拥有了财富,因为财富是身外之物。


只有把财富变成使更多人快乐的一项事业,才会有其自身价值,掌握财富的人也才能称得上是财富的拥有者。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李嘉诚的财富理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在一次采访中,李嘉诚这样说道:“大家常称赞我是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很多时候,媒体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每个人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也许最关键的成功方法是找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漂流不定;有正确的坐标,我们做什么角色都能保持真我,挥洒自如,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活得更快乐精彩。

 

李嘉诚表示自己不仅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是“用之有道”。他说:“有许多生意,法律上允许而且可以赚钱,但如果我觉得不好,那我们也不会去做。我努力赚钱,也努力花钱。我们基金会里很多项目都是同事们认真做出来的。”



从1980年开始,李嘉诚就不断为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财力和精力,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主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资助。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合作下,创建了汕头大学。

 

1994年,他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2000年,出资2400万美元,支持国家互联网InternetII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等。

 

根据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数字,多年来,李嘉诚基金会陆续捐出的款项和已经承诺要捐出的款项已经达到约76亿港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早在1993年,李嘉诚就表示过:“我现在的事业,有比较大的发展,但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事业的支持。”

 

 “慈善”与“公益”


李嘉诚认为,自己有福气才能去做善事,不可以说是施恩惠。“慈善”这个词不如“公益”更加平和。“慈善”总带着一些施恩的意味,有时会让接受者心里不舒服,但“公益”这个词更加平等,使得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更对等。

 

在李嘉诚所做的慈善事业中,有一个项目是让大家非常感动的宁养服务。是对那些患了肿瘤疾病的病人做临终关怀的一项服务。李嘉诚坦言:

 

“我在香港有一些朋友患肿瘤去世了,去世前受过不少痛苦。我到医院看望过这些朋友后,心里想,在内陆也应该有这样的疾病。如果家庭环境不好,会受更多煎熬,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关怀他们呢?后来,我就提议在汕头试点启动宁养服务,然后在全国推广。”

 

“刚开始有人提议用‘临终关怀’这个名字,我说这个名字不好,你给病人做治疗,说是临终关怀吗?这肯定不行。现在我们的宁养服务在全国有20家,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再加100倍也不足够。但我也没办法将所有精力放在这个事情上,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努力,人多力量大,单凭我个人,是不够的。


 

李嘉诚告诉基金会的同事,要用最好的医疗方法、最好的药去医治病人。如果一种药减轻的疼痛是90%,价格是50块,但另一种药可以减轻99%,价格100块,那就买100块的药给他们,尽量为病人减轻痛苦。

 

李嘉诚经营的慈善事业帮助了很多人。在他看来,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也是他的生意,但这种生意跟他平时做的商业生意不同。商业上的生意是付出精力与智慧,赚取物质上的财富;而慈善事业带来的是满满的精神财富,是可以让人享用一辈子的。

 

发挥智慧,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奉献的艺术》演讲中,李嘉诚道出了自己做慈善、做公益的想法。被慈善事业改变的不仅仅是那些接受捐助的人群,还有捐献者。通过慈善事业的连接,通过将爱心付出给需要的人,会让整个世界充满爱。这不仅是个人思想的提升与进步,也能让整个社会更和谐地发展。

 

李嘉诚从商几十年,他明白“取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道理。李嘉诚把他创立的基金会视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他对基金会用钱的上心程度甚至超过了做生意赚钱的念头。

 

李泽钜曾这样评价他:“父亲很懂得用钱,懂得用钱是指他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对他重要。他觉得如果能在一生中,尽己所能帮助别人,这样能使他感觉更富有。”

 

在李嘉诚心中,财富不单单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内心的充盈才是真正的财富。“当你赚到了钱,有机会就花出去,这样赚钱才有意义。事业成功之后,利用多余资金做我内心想做的事,心安理得,方寸间自有天地。”



李嘉诚之所以对公益事业如此上心,也和他的童年经历分不开。战争年间,他们家来到香港。那时候,他的爸爸每天晚上都会咳嗽,但也没看过医生。直到病情严重了,才联系公立医院。

 

半年后,在经济困难、医药不够的情况下,李嘉诚的爸爸去世了。童年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他下决心,如果有一天,个人事业达到某种程度,就要为医疗事业做一点事情。

 

正是亲身体会到了贫穷的不易,所以,李嘉诚在富有之后,更愿意去帮助他人,为社会提供更多财富,好让自己童年的遗憾不在别人身上重复。

 

在一次采访中,李嘉诚说:“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以系统地发挥。我们要同心协力,在世上撒播最好的种子,建立一个较平等且富有同情心的社会。希望大家抱着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的民族和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

 

将得到的利益共享,使社会均衡发展,这是李嘉诚投身公益事业的初衷。

 

内心富贵才是真的富贵


社会本身是不公平的,作为企业家,李嘉诚认为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减弱这种不公平。他长期投入资源,竭力去改变当今社会对贫穷的冷漠,希望能唤醒全社会的爱心和关怀。

 

他投入的事情很多,肩上的公益项目很多,但李嘉诚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反而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思考如何去帮助、改变那些不幸的人的命运。

 

他常常说:“为世界留下美好的种子,人生才不会白过。”


 

多年前,李嘉诚去西部贫困地区考察。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一所小学举行的教育工程开幕式上,他宣布,基金会将捐资3亿元,支持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在开幕式上,李嘉诚对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在我们祖国土地上,辽阔的沙漠有良好的道路,干旱的地区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人口密集的城市有舒适的生活环境,风和日丽,商业繁荣,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一起和睦共处。”

 

李嘉诚为这个梦,不懈努力。他主动对自己的财富做支配,奉献出一部分给社会。他的富贵是内心的富贵。

 

一个人并不会因为财富的增多变得更加富有。如果一个人的灵魂不够高尚,做人不够磊落,那么,这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富有的人。只有心灵富裕,充满美好感情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贵。

 

结语


亲爱的朋友们,《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这本书读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通过这十天的阅读,我们近距离地认识了李嘉诚和他的商业帝国,学习了他的待人处事、投资经营和财富管理等理念和智慧,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2018年3月16日,长和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李嘉诚旗下系列公司)掌门人李嘉诚宣布正式退休,长子李泽钜接替重任。李嘉诚的卸任,意味着香港“超人时代”的结束,同时也开始了长和系新的时代。回顾李嘉诚七十余年商业史,这位九十岁高龄的“超人”,他的故事太值得我们研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嘉诚的财富观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行业发展报告之产品篇:公益信托
企业捐赠存在四种不理性行为
【慈善】中国慈善步入求知阶段
善时代开启——中国公益行业的新想象与新挑战|江苏论坛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