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有光:点亮自己也是照亮别人

上个星期我用了整整三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品读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归有光那显得太过困蹇的命运,以及其对于生命遭遇而有的深彻感悟再一次给了我最深的触动和震撼。

我不禁要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那六十六年的人生岁月里面,可以在闭门苦读饱览诗书之余忍受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又都是落第而归。这太悲情!其间四十三岁上,他失去了最心爱的长子,时隔一年,又失去了任劳任怨、与己分忧的妻子。这太悲壮!

这么多年,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一起,每一次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会让我有新的感悟;每一次和学生说起归有光,其仕途的蹭蹬以及失子丧妻的哀痛,都曾让我情痛而难自抑!所幸生活的坎坷并不都只是给人以彻底的打击和挫败,在这同时倒也磨炼了归有光那深沉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站立着的性格。

我看归有光写的《项脊轩志》,不过是借项脊轩的兴废,讲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从而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出其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通篇文字朴实无华,但绝对情真意切。若真要让我说一说读后的感言,诚如他文中的一行文字所述,读《项脊轩志》的每一次,我都有“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的悲恸!

处于天地之间的一隅小小的项脊轩,无疑暗藏了归有光人生的许多悲喜。这应该是属于一个人生命之中的际遇和独特的体验。我遥想归有光的当年,他一个人居于项脊轩中读书之时具有的那样一份雅致情怀,那种“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的画面实在太美,又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场景让人十分的难忘。

可惜人生不独只有喜乐,也总少不了不得不面对的悲伤。随着归有光祖母的去世,诸叔伯分家之后,庭院由原先的通透一体可以自如来去变成后来的“始为篱,已为墙”的隔离,那“东犬西吠”、“鸡栖于厅”的景象充分显现出了大家庭分崩离析之后的凌乱。这虽然只是在客观地叙说家庭琐事,其间却寓有人世无法言说的沧桑之感。

而当归有光在写“诸父异爨”(分家)之余,通过家中老妪说到亡母旧事,聊家庭人事变故,其情之真诚深刻不可不谓触及人心最深之处的疼痛。

归有光生母去世时,他才时年八岁,所以母亲的形象以及与母亲有关的往事在他来说原本是近乎空白的。讲课之时,我就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你可还曾对于八岁之前发生的事留有影像?学生摇头表示已然不再记得。

所以归有光之于母亲的怀想,也只有通过那位既是祖母的婢女,又作过两代人的奶妈的老妪来追忆,才得以还原出些许母亲当年给予过自己的恩养和爱护。

虽然老妪所说的,不过是先前母亲曾在何处站过,曾有过一些什么对话,然而就是在这些平淡处,往往又是最为关情。“儿寒乎?欲食乎?”两句,就惟妙惟肖地把一个闻儿啼而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刻画出了出来。这种追忆,无疑引起了过早就失去了母爱的归有光的伤情。

至于归有光自己追忆祖母的那段往事也很平常,却同样洋溢着淳厚的人情味。“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垂问,看去是责备,其实是夸赞。待到祖母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以及顷之持象笏而来,无不生动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于孙子寄予的一份疼爱与厚望。我想当年的归有光伏案写及此种文字之时,定然也是泪湿眼眶的。

尽管,我们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读到的不过只是归有光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然而“一枝一叶总关情”,其为文之中传达出的人子之思和伤逝之痛,又是我们共而有之的人情世故。

再到读至归有光完成《项脊轩志》十多年之后的补记,其记述妻子生前琐事的几行文字,也是于平淡之中见出隽永。归有光说妻子嫁过来之后会时常来到轩中,向自己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会伏在桌旁学写字。妻子回娘家探亲,也曾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阁子呢?”这绝对流露出了归有光妻子嫁到夫家之后的自豪,以及年轻夫妻日常相对之时而有的甜蜜,不想婚娶六年之后竟然就都成了绝唱。“吾妻死,室坏不修。”这七个文字平铺直叙,但已尽现归有光那万念俱灰,痛彻心扉又无处话凄凉的真切情状!

掩卷之余,陷入深思。我想起这世间的许多人儿,一定也曾有过和归有光类似的遭遇吧。然而唯独归有光的思想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继而又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我再一次深深地折服于文字所创造的感人氛围和情境里去。也更加觉得人生之悲喜和落寞,一旦形成了文字,然后恰好被具有相同或类似境遇的人读到,自然也就有了情感之上的相通和共鸣。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一致,但每一个人的人生一定多有不容易之处。现实有时候是不可抗却和改变的,这时候面对和隐忍却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所有。归有光用他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终于以坦然之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一切,也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属于自己的人生境界自然也就阔大了起来。

多年之后的今天,当我顺着《项脊轩志》这样的一篇文章,再次思及归有光其人其事,再回过头去看自己已然走过的许多光阴,也曾想过把其间的悲喜用文字去描述。不过我写下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感悟,也只可以拿来给日后的自己去读了。

我这样想,归有光所站立的位置,永远是我用来仰望的一个高度。他就仿佛天地之间的一根蜡烛,用深情的文字点亮了自己,同时也照亮了别人。在遥远的时空这端,我写下这篇文章,也只是送上自己对一个执着坚忍至情之人的礼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
形象由叙事而出,感情借形象而生--浅析归有光散文中的女人形象
归有光《项脊轩志》赏析
历代经典祭文:归有光《项脊轩志》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