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誉为200年来“最美行书”,梁诗正的书法与王羲之的真迹并存

书法,一门艺术,承载着中华传统之美。然而,什么样的书法才算美呢?有人认为,一丝不苟、横平竖直的字就是美。还有人认为,点画意气飞扬、龙飞凤舞才是美。然而,真正的书法之美在于章法的和谐,点画的灵动,用笔的婉转活泼,以及意境的深远无穷。就像一首韵律优美的音乐,让人难以忘怀,梁诗正的书法达到了这种境界。他主要借鉴了柳公权、文征明、颜真卿等大家的笔法,并对二王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古人的笔法为宗,尤其是行书,梁诗正的字笔力遒劲稳健,仿佛有着柳公权的“骨力”。他的点画粗细、虚实、浓淡都因字而赋予不同的力度,给人以和谐舒润之感。

被誉为200年来“最美行书”,梁诗正的书法成为了乾隆的“御用代笔”,并与王羲之的真迹“并存”。他的行书常常出现在名家真迹之后,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等作品的跋文中。

梁诗正的跋文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仇英《清明上河图》后的《骆宾王帝京篇》。全文共计649个字,单字大小约为2.5厘米。他用笔雅致灵润、圆融温和,融入了赵孟頫的遒媚之气和颜真卿的浑厚笔势,同时保留了“柳体”的刚健骨力,做到了“媚而不俗”,“秀而不软”。

这篇作品展现了潇洒疏朗的风采,是清代至今书坛难得的精品。然而,梁诗正的行书也受到了一些当代“大师”的批评,认为其保留了些微的“馆阁体”之风。

然而,现代学者认为,“馆阁体”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这种书体为清代“应试”而生,从董其昌、赵孟頫的书法演变而来,实用性强,点画书写平正规整,但又不失灵动秀润之美。相较于今人写的“丑书”、“美术字”,它确实要略胜一筹。

就连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也说:“能把馆阁体练好,也是一种本事”。梁诗正的书法并非全部以“馆阁体”为主,而是在古人技法中融入了“馆阁体”,既保证了行书的艺术性,又增添了实用性。

这种书法甚至适用于硬笔书写,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启功先生曾评价梁诗正的字:“200多年来,书法,我只服他”。他甚至花了40年时间学习梁诗正的字,才领悟了其中的五成之美,可见梁诗正的功力之深。

《骆宾王帝京篇》是梁诗正行书的代表作品,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对其进行了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的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将原作进行了1:1的还原。

复刻品中的字体清晰可见,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观赏这件作品,就如同亲临原作一般。如果您对此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的商品链接了解更多。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辅助理解古人的笔法与气韵,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临摹古人书作时,我们将能信手拈来,展现出更高的水平。

这次的超高清复刻让我们更加接近梁诗正的书法艺术,让我们能够欣赏到他的墨迹之美。如果您对此感兴趣,不妨点击下方的商品链接,一睹这件珍贵作品的风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秘诀(附:书法入门歌)
《韭花帖》全文只有7行63字,为何能被誉为“天下第五行书”?
王羲之时代的笔法传承
被誉为当代王羲之的书坛领军人物一个观点,打破了千百年书法常规
用笔千古不易——晋人笔法
王羲之这件墨迹帖,被誉为“书中之‘书圣’”,又有新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