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点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中“感受”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是走进童话作品感受丰富的想象?是借助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还是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去发现作者“写”的秘密?

一、导图梳理,感受“想象”

这篇文章比较长,部分学生虽然在很小的时候就度过这个故事,但是在课堂上读完这篇文章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只有部分学生能说清故事大意,一部分学生只记得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感受童话之想象。

根据思维导图,学生能较容易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让课文的主要内容变短可以删除哪些细节?让学生“跳一跳”试着把主要内容概括得更简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抓住关键,深入感受“想象”

这一次次的幻想其实是与小姑娘生活中的需要相关联的,这些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既写出了小女孩对生活深切的渴求,也反映了她现实生活的痛苦。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从犹豫到果断,从擦燃一根到擦燃一把,这一细节正是体会小姑娘对幸福渴求的急切之情的切入口。

教学设计举例:

1.紧扣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段落,品味表达的方法。

⑴小女孩冷极了,小手几乎冻僵了,擦根火柴暖和暖和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可是作者却这样写道: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指名多人读)

⑵品味词语“终于。

这“终于”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要想对词语有深入的理解,我们必须学会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我们应该联系哪一段来读来体会?

生: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小结:文章前后内容是有关联的,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思考。

⑶小女孩终于擦燃了火柴,她看到了些什么呢?

出示: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⑷擦燃火柴,小女孩的眼前出现的不仅有火炉,还有烤鹅、圣诞树、奶奶,为什么作者让火炉首先出现呢?刚刚我们知道了要联系上下文来读书。大家读一读1-4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来。

(学生默读勾画句子)

分享交流语句: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2.抓住第二次擦然火柴的段落,体会表达方法的精妙。

⑴我们看这个句子,同学们仔细读,你从哪些词语看到了小女孩的“冷”?除了了解到冷,你还获取了什么信息?(饿)

⑵小女孩冷,所以作者写到了温暖的火炉,她还很饿,如果让你写,你会写小女孩看到什么?作者写的是什么?

⑶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非常有魅力,充满了童趣,你仔细读读这段话,有没有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童趣?

⑸再读一读第一次和第二次点燃火柴的部分,关注写法,用心思考,看看这两段都写了哪两个部分的内容?

小结:想象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文章充满了魅力,成为了经典作品。

三、运用方法,尝试表达

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童话幻想部分清洁反复的特点。基于文本理解基础上的想象可以更合理,同时也为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试着编童话、写童话”做铺垫。读、思、想、说,抓住关键部分,让学生深度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举例: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尝试着表达。

1.小女孩很冷,于是作者写到了火炉;她很饿,于是作者写到了烤鹅,小女孩的家是这样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1)如果让你来写这个童话,你会让小女孩的眼前出现什么?如果能够有着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想象,那就更好了。

我们来试着写一写,注意了,一定要让美好的想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点明的对比,如果能够充满童趣,那就更好了。

(2)出示:童话世界无奇不有。阅读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2.交流,评价。

四、交流体会,升华感受“想象”

师:如果在大年夜的夜晚你看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送她一件棉衣。

生:我会送她一只喷香的烤鹅。

生:我会买下她所有的火柴。

……

师: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家?

……

最后汇成一首小诗:

    假如

假如在大年夜,

我遇见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会送她一双崭新的棉鞋,

我会送她一块新出炉的面包,

我会买下她所有的火柴,

送她回家,

……

参考:

胡祁红:紧扣要素 有的放矢——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王林波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语文老师一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20(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浅析小女孩“4种幻想”的隐喻内涵及现实意义
世界金奖童话系列:《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PPT课件(免费完整版)
05《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学段1-3年级名师阅读训练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