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民俗今仍在——《古诗三首》教学小记
userphoto

2023.03.13 浙江

关注

在教学《元日》和《清明》时,我学习王红老师的教法,将两首古诗对比着读,感受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1.比较民俗之异。

春节和清明是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节日,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们也讲过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日期。

在教学《元日》时,重点关注“屠苏”“新桃换旧符”,屠苏是一种酒,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关注到。桃符是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贴春联,我还告诉大家如何分辨上联和下联,要注意“平声入韵”。

朗读两首古诗之后,我问大家:“两首诗、两个传统节日分别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元日》是开心的,欢快的,《清明》是悲伤的。”

两首古诗有不一样的情感基调,不同的节气文化。

2.关注“酒”。

在这两首诗中,两位诗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酒”这一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元日》中,大家感受着春节的喜庆,此时创设情境: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喝酒守岁,晚辈会跟长辈说些什么?长辈又会跟晚辈说些什么呢?

此时此刻,这杯酒是什么酒?”

欢乐的酒。”

“喜庆的酒。”

快乐的酒。”

这里出现的美酒烘托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学生不仅体味了“酒”这一意象,还通过酒体会到了民俗文化的生动情趣。

在教学《清明》的时候,又问:“诗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的目的是什么?这里诗人喝酒又是为了什么?”

此时有同学脱口而出:“借酒消愁。”

“他思念故乡,所以要喝酒。”

在这特定的悲情之日,诗人无法回乡,只能走在纷纷细雨之中,感受雨水润湿春衫的冰冷。这冷既是身上的,也是心头的。此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希望用酒来消解忧愁、悲凉和思念。此时,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这是一杯驱寒的酒、忧伤的酒、孤独的酒和思乡的酒!

同样的意象,别样的情怀。《元日》是愉悦时饮酒,《清明》则是悲伤时饮酒。看似寻常的酒,其实暗含了作者的情思。将酒这一共同的意象置于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体味、咀嚼,能帮助他们感悟作者的情感。

3.关注“叠词”。

《元日》中的“曈曈”二字展现了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无限光明美好的前 景。而《清明》中的“纷纷”二字来形容那天的雨,可谓恰到好处。

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采用这种“叠词”的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两首诗在描写环境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叠词的手法,尽显不同时节的不同特点,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诗人抓住一雨一晴不同的节气景致,运用了叠词手法,表达了内心不同的情感。

4.探究传统节日。

周末,我让同学们搜集资料,写一写自己在节日里都会做什么?再在表格里填上和传统节日相关的起源、习俗、古诗、歌曲、文化内涵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描写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人爱在春天做这些事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指导教案合集
诗词里的端午节,了解每个朝代诗人笔下的端午节
叶柱民俗专栏 | 九月重阳话重阳
古诗词中的重阳民俗
文史知识 | 王永平:重阳登高与道教仙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