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娲补天》教学小记
userphoto

2023.11.08 浙江

关注

1.概括 起因、经过、结果

《女娲补天》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找找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和结果比较容易找到,同学们概括得也挺不错,经过部分涉及的事件众多,因此在课堂上由我和同学们一起完成。

天地破裂之后,女娲便开始炼石补天了,我让同学们也把女娲做的事情概括成四个字,先找句子,再概括,找句子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如何把长句子变成四个字,这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还是有难度。我请了好多同学来说一说自己概括的短语,然后选取最合适的写到黑板上,于是就有了“杀龟撑天、杀龙除害、撒灰堵缝”。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这个环节不需要讲得很长,可以先简单讲讲,降低难度。还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小提示: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突然露出了一个(大窟窿)世界陷入了(混乱和恐怖之中)女娲看到了这个情景,非常的(难过)。于是她(炼石补天),接着(杀龟撑天),然后(杀龙除害),最后(烧灰填缝),最终(天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心生。)

2.关注想象的一一对应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但是想象神奇,并不意味着胡乱想。神话故事虽然是幻想出来的,但是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联系。例如天边的云霞是五彩的,所以古人把女娲补天用的石头想象成五彩石。

世界出现的问题,女娲都会想办法解决,前后是一一对应的。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出现的问题”“女娲的做法”,让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

出现的问题

女娲的做法

大窟窿

炼石补天、杀龟撑天

洪水

撒灰堵缝

野兽

杀龙除害

3.发现“神”

1.神似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所有的起因,所有的经过,所有的结果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原来,这些故事的结构都是相似的:遭遇困境——挑战困境——解决困境。

2.神奇的想象

女娲补天这个神奇的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先默读,再画一画你觉得最神奇的句子。

3.神圣的传承

现实生活当中根本就没有女娲,人们为什么要去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

生:因为这个故事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生:对征服大自然的渴望。

于是女娲补天这个成语就成了一句话,成了改造天地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女娲补天就成了我们世世代代流传的一种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手记|16 麻雀(第一课时)
如何整合单元信息制定目标
【教与学】四年级《女娲补天》观课记录(附精彩点评)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现“语言运用”的规律性
创课 | 张小巧:《全神贯注》(略读课文)教学设计
略读不是粗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