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会写反思日志吗?

最近,我的反思日志受到部分朋友的青睐,他们对此很感兴趣,而且都说我的反思写的很深刻。你可能会问:反思日志是什么东东。这一点暂且不表,因为有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写反思日志。说得再通俗一点:人,为什么要反思呢?

前不久,李笑来在“一块听听”上举办了一场名为《执行力:成为百分之一的秘密》的讲座,笑来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一点,概括起来就是:反思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指的是对思维过程进行思考的能力。元认知能力越强的人,自我觉察力越高。以我为例,今年2月20日我开始写反思日志,到今天(3月12日)也不过20天而已。时间虽短,但我却对反思日志的妙用深有体会。

第一个好处:记录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此乃反思日志最直接的作用。比如,那天我刚在维基百科上学了一个概念——墨菲定律,然后第二天,我就凑巧把钥匙反锁到宿舍里了。这不就是“小概率事件”最终会发生的例子嘛。我马上就在门框上准备了几张卡,以应对不时之需。

第二个好处:反刍所学,将知识内化为能力。2月初,我在永澄老师公众号上读了一篇文章《势能,必须每天积累》,文中提到的如何积累势能的方法令我大开眼界,我马上就将此法付诸于行动——这就有了后来我每天在朋友圈发的日知录。我特意琢磨了一下:日知录为什么能持续。原因就是这种打卡既符合刻意练习的标准,又让我乐此不疲。打卡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势能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为我所用,永澄老师的那篇文章我可以丢在一边了——这就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外在表现——扔掉拐杖。

第三个好处:即上文提及的“反思可以提高元认知能力”。我的反思日志是按不同的模块分类来写的,其中第一项就是“元反思”,我将其解释为“对反思的反思”。这个很好理解,之前的反思内容,每天反思的时候拿出来琢磨,然后做一些修正和补充,这不就是“对反思的反思”嘛。权摘抄我2月21日的“元反思”为例:

20日反思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制定易效能第三个90天目标”,昨天早上花了很长时间,反思易效能第二个90天目标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我意识到今后制定目标的关键在于“制定的目标必须要有关联性”,标准模式为:1个核心目标 2个关联目标。另外一点昨天我没想到:目标要分阶段执行,即每个阶段执行标准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目标要层层推进,执行标准也应该逐渐提高,而不是像前两个90天那样,整个过程只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尤其是早睡早起这方面。

以上的“元反思”提到了对目标管理的一些思考,这些思考以之前的反思作为基础——这就是元认知。

我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论述“为什么要写反思日志”,是因为“有意义”比“如何做”更重要。接下来谈谈如何写反思日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的反思内容之所以那么深刻,是因为我装备了反思利器——反思日志模板,这可是我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不断优化而成的。简单解释一下:

元反思:对反思的反思

学习成长: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下设8个模块,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而互有联系

财务检视:财商的培养以及关于投资理财的一些思考

社交:略

工作:工作经验总结

生活:记录一些有意义的事,经验总结

Family:家庭

其它:除以上内容外,与学习成长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经验总结

问题汇总:记录未解决的需要进一步求证和思考的问题

下一步行动:践行

有人可能会问:你哪来这么多内容可写呢?我的反思内容既丰富又有深度,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我制定了反思日志模板并且不断地修改优化,这属于底层架构的升级;

②我有很好的“原材料供应”,众所周知,反思不是凭空编出来的。没有好的反思材料,你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不出深刻的反思或者只是单纯地记流水账。得到上各个老师的专栏都是极为优质的“原材料”,反刍之后生产出来的内容就是经过内化的知识,能最大程度的为我所用。

③过去我养成了记录的习惯,我会更加留意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皆学问。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提到他写反思日记长达6年之久,这个习惯为他增加了不少隐形竞争力——他能给比自己年长十几甚至二十几岁的企业高管提供咨询,那是因为他通过自己这套独特的方法,在认知上积累了绝对优势。

我知道自己已经迈上了“反思精进”这条路,虽然只是刚刚开始· · · · · ·

你呢,啥时候开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财富的智慧-人生破局的25种思维复盘
有哪些思维方式,提高了你的生活质量?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陈玮:被称为DDO的组织如何运作?
论坚持的重要性
有效教学讲座四之四(有效教学的准备与评价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