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雅香江】第592期  竞渡龙舟发,一江烟雾开 壬寅端午特刊

【对联对句】

壬寅端午祭屈原联

陈统才

直言进谏,三闾忠臣垂典范;

爱国忧民,一生美德树良模。

壬寅端午祭屈原联

陈统才

抱石沉江,汨水洗魂,龙舟捞骨,华夏千秋怀俊杰;

悬艾避疫,雄酒驱瘟,角粽祭贤,楚天万众缅忠臣。

【五言绝句】

悼屈原

东方羽薇

屈子千年故,离骚万古魂。

九歌天问泪,殇悼汨罗吟。

端午怀古

绛珠仙子

端午屈魂寻,筝弦意念深。

离骚敲古韵,天问诵清音。

端午怀古

绛珠仙子

蒲香重五临,悼屈汨罗琴。

忠义千秋颂,遗篇万世吟。

端阳怀旧(四则)

吴会元

(一)

放风筝

点罢朱砂痣,河滩放画筝。

风来将上翥,难舍一丝情。

(二)

包粽子

一张青粽叶,五色线丝缠。

装满吉祥味,蒸香幸运鲜。

(三)

赛龙舟

江清水似绸,舟楫奋中流。

鼓躁人声急,龙标竞上游。

(四)

吃新麦

麦熟正端阳,新禾喜上场。

家家烧竹甑,蒸得满塆香。

【五言律诗】

壬寅端午节有怀

陈旭东

千年求索梦,偏把九歌推。

手捧离骚卷,心怜屈子才。

沧浪风激荡,青箬影徘徊。

竞渡龙舟发,一江烟雾开。

壬寅吊屈子

陈亚洲

抱石心难抑,漂来不舍音。

九歌声振谷,三寸气盈襟。

国破魂犹在,舟移水暗侵。

临江波已逝,千载尚情深。

端午

靳录

熏风斟美酒,端午说丰年。

南浦龙舟竞,西楼角黍鲜。

离骚弹九曲,渔父唱三编。

国爱五千载,诗吟一万篇。

壬寅端午

金嗣水

一壶端午酿,今古楚辞吟。

黄酒新冠灭,妖魔蒲剑擒。

烽烟连数月,鼙鼓动千寻。

人祸天灾劫,龙乡传德音。

端午

雨载鹰

离骚传楚汉,风雅唱潇湘。

已赋怀沙恨,还悲抱石亡。

感时情缱绻,望远意迷茫。

习俗遗千古,长歌动八荒。

端午弔屈原

王國釗

離騷端午誦,遏浪有龍船。

艾草驅瘟疫,粽香飄鏡川。

瞻懷三楚遠,憑弔一壺虔。

稟告屈夫子,人間已變天。

端午怀念屈原

陈麟

龙舟飞棹渡,粽酒祭贤英。

汩汩波涛涌,萋萋蕲艾横。

湘江哀浩劫,楚郢恨难平。

九域怀忠烈,千秋有美名。

屈原

一木一石

先尊楚武王,己则识闻强。

梦向苍天问,忧同故国殇。

忠言皆道眼,结局逐沅湘。

抱死罗江落,精神日月长。

端午节

徐行兵

仲夏时清日,端阳著盛妆。

横楣悬艾草,解粽沁芦香。

屈子应无恨,申胥自不伤。

楚风吹越水,昼夜濯沧浪。

端阳

浅夏

时节端阳近,阴深日渐长。

榴花初结子,艾草正生香。

彩线缠红藕,苍符挂翠裳。

清风如解意,送我下潇湘。

端午祭屈原

刘士斌

今日又端阳,喧呼竞渡忙。

千年思一跃,万里恨离殇。

天问招魂处,心摧在我乡。

汨罗江水碧,抛粽彩丝长。

端午节怀屈原

陈法营

骚歌悲楚愤,衷郢谏贤明。

天问飞云乱,九章馋论横。

陨魂招佞祸,投汨唤江平。

呓梦荆湘水,长流正则声。

壬寅端午兴怀

吴雁程

霖雨殇端午,何方吊楚魂。

控防忘竞渡,霶霈落纷繁。

天问唯何戒,九歌犀甲翻。

唯兮悲病国,奸佞几崇尊。

端午节感怀

欧阳锺宝

蒲月就端阳,离骚忆雅章。

龙舟翻碧浪,楚水激哀肠。

把酒金巵滿,凭盘角黍香。

忠言偏逆耳,遗憾斥昏王。

端午懷屈原(二则)

蔡瑞義

(一)

汨羅沉屈子,端午哭豪英。

一卷離騷壯,千年北斗橫。

憂民心昜碎,報國意難平。

遙念投江處,悲聲逐浪聲。

(二)

投水驚神鬼,揮毫見激昂。

心悲黎庶苦,名共蕙蘭香。

氣節凌天浩,詩吟匝地長。

江干呼屈子,把酒酹端陽。

端阳有寄(二则)

毫末思

(一)

粽叶裹馨香,龙舟耀故乡。

河中千浪涌,岸上九歌扬。

屈子怀家国,离骚倾梓桑。

艾蒿驱疫疠,天问誉深长。

(二)

汨罗江水流,端午竞龙舟。

诗咏呼前进,浪飞争上游。

楚辞千里唱,屈子万年讴。

送疫雄黄酒,康宁遍五洲。

端午节有感(二则)

佘汉武

(一)

端午诗人节,折腰拜异才。

研辞承国粹,沐日卧楼台。

蒲叶迎风展,榴花照眼开。

烽烟凌域外,又续大夫哀。

(二)

端午节吊屈原(邻韵)

诗国哀端午,龙舟逐浪高。

无心插蒲艾,有鬼唱离骚。

夹岸烟迷柳,怀君泪涌潮。

临江抬望眼,吹裂手中箫。

【五言排律】

悼屈原(新韵)

东方羽薇

荆楚潇湘泣,千年屈子吟。

哀悲黎庶苦,恸悯饿饥人。

直谏颁王诏,言呈出政新。

禁宫安帝乐,谗吏惑君昏。

空有图鸿志,殇无济世门。

疾书安所寄,奋笔枕忧勤。

天问九歌罪,离骚万古音。

楚辞绝唱调,遗恨汩罗魂。

【七言绝句】

粽香

王國釗

夢迴端午在家鄉,裹得蘆兜尺幾長。

巧手娘親熬夜煮,天明未食已聞香。

詩人節感賦
李建中(香港)

歲歲龍舟競渡忙,應知解粽悼閭郎。
勸君銘記楚江恨,不要醇醪要國匡。

端午

金钢

粽叶年年祭汨罗,诗心不改意情多。

怜君赤子胸怀在,万古千秋发浩歌。

端午节

王志翔

岁近端阳思故人,梦中音貌倍加亲。

雄鸡何故胡添乱,撕破东方那片晨!

颂屈原

陈典礼

众醉独醒千古吟,壮怀高节有灵均。

奈何庸主罗江怨,长使骚壇颂杰臣。

注:灵均,屈原之字。后引申为词章之士。

端午有感

沧洲逍遥

灵均枉自赋离骚,赤子不如妃子娇。

百二张仪何足虑,深宫又是醉长宵。

壬寅端午节有吟

徐少伟

又至端阳望逝波,龙舟击水大江河。

谁人最是真君子?香粽今时投汨罗。

端阳

姚燕飞

雨风喧闹过端阳,山失青葱水亦黄。

屈子冤情终向海,长川万里恐难藏。

端阳钱塘江凭吊伍子胥有怀

南山庸客

骏骨沉沙魂未消,钱塘江上起狂潮。

春秋争霸烽烟熄,抛粽只为寻乞箫。

注:乞箫,这里指伍子胥。

端午寄懷
忘塵別舍


汩羅江水浪悠悠,千古忠魂志末酬。
話道楚君臣子恨,雄黃入盞粽香儔。

端阳节追思屈子

冯文华

五月犹闻艾草香,龙舟竞渡过端阳。

泪罗之水流千古,一度思来一度伤。

裹粽思贤

长河

龙舟端午竞投粽,殉国成仁唱大风。

不朽诗碑千载矗,江流岂负屈原忠?

端午怀屈子

陌上轻尘

汨罗江水复茫茫,屈子沉江午日殇。

留得离骚惊四海,千年犹沁墨花香。

五月初五

陈靖

梅子黄时纪事多,千家煮粽杀肥鹅。

会英江上龙船渡,万众齐心祭泊罗。

诗人节步周公文彰韵

罗胜前

踏浪追风过岳阳,洞庭辽阔芷兰香。

波心尽是孤忠泪,几个君王识俊良?

端午节(二则)

陆广毅

(一)

节前遇暴雨

千秋幽恨尚回萦,每近端阳便作声。

必是当年汨罗浪,化为凄雨为悲鸣。

(二)

中山古鹤南洋古庙---祭祀屈原

行吟泽畔盼青天,终向汨罗求沈眠。

岂止龙舟为公奋,堂中缱绻袅炉烟。

端午节抒怀(二则)

赵剑华

(一)

年年端午寄哀思,那管屈原知不知。

兴亡并非身外事,人怀家国正逢时。

(二)

日近端午看离骚

一首离骚读有年,年年好似被油煎。

因将无道君王恨,更恨奸臣家国巅。

汨罗江吊古(二则)

徐行兵

(一)

忍看蹉跎化渚烟,漂萍羁迹楚江边。

明君若许灵均便,何必沉魂恸九天。

(二)

汨罗江畔黯云低,屈子沉沙水亦悲。

若是怀王能纳谏,亡秦应许谢张仪。

品粽(二则)

杨明才

(一)

香清粽出味余甜,绿叶新妆俏角尖。

藏置枣红添白米,尝鲜有食佐糖沾。

(二)

沾糖佐食有鲜尝,米白添红枣置藏。

尖角俏妆新叶绿,甜余味出粽清香。

端午思(二则)

雨载鹰

(一)

鼓发寒江粽饲鱼,离骚诵唱向深闾。

怀王昏聩何人醒,独与烟波云水居。

(二)

舟鼓齐催侧渡船,端阳节忆楚臣贤。

汩江波涌千重浪,忧国孤魂泣地天。

端阳感吟(二则)

邓嵘

(一)

七国纷争不礼仁,千年故事总翻新。

怀王向使能从谏,天下如何一统秦。

(二)

纵横捭阖战先盟,大国交兵恶鬼惊。

天下忠言谁记取,庸人何必释纷争。

壬寅岁端午行吟(二则)

吴雁程

(一)

霾雾乱云当踣毙,霁峰向昶出訏猷。

应明正道循天道,击节楚歌悲楚囚。

(二)

不见渔梆敲跳白,更无船鼓挽诗魂。

疫传三载木龙隐,海禁千帆何处奔。

壬寅端午怀古偶得(十二则)

许日辉

(一)

门悬艾粽又端阳,病毒驱除社稷康。

未见江河锣鼓起,全民自觉疫情防。

(二)

敬祭悲情逐浪波,飘香绿粽楚天歌。

千秋史卷离骚恨,万古诗篇赋汨罗。

(三)

龙舟节日粽飘香,汨水滔滔载楚殇。

壁挂艾蒿驱疫毒,千家万户饮雄黄。

(四)

粽祭江河万户家,几人吟唱颂怀沙。

艾香驱毒雄黄饮,蒲剑悬门斩疫邪。

(五)

浩气千秋万古魂,忠良报国却无门。

滔滔汨水离骚唱,阵阵子规哀屈原。

(六)

沉江屈子几人详?一曲悲歌唱九章。

报国无门天问处,龙舟破水祭忠良。

(七)

坦荡襟怀济世穷,离骚唱尽大江东。

一生求索方肠断,报国魂归汨水中。

(八)

九歌渔父世无双,吟罢离骚血满腔。

纳谏怀王多少恨?终身一跳汨罗江。

(九)

艾草菖蒲又悬门,楚地含悲万古冤。

百里江河黄酒洒,千家糯粽祭诗魂。

(十)

艾酒雄黄洒泪催,九章天问楚天开。

忠良傲骨魂飞去,岁岁端阳今又来。

(十一)

节回时令又端阳,舍北村南糯粽香。

楚地悲风怀屈子,荆天恨水颂离章。

(十二)

离骚问世后人吟,敬拜忠良一片心。

粽子香飘端午祭,汨罗遗恨水中寻。

【七言律诗】

端午吊靈均

施學概

五彩新絲纒角糭,金盤競巧為招魂。

飄香沅水霜風勁,追魄龍舟瘴霧吞。

光爛意盈三閭嘆,氣清心悦一鷗喧。

探源觀止憑天問,更喜東方日色暾。

弔屈原

袁瑞昌(香港)

端午懷人放浩歌,問天俠骨已無多。

捨身報國應如許,秉筆憂民莫奈何。

夢裏早忘秦火厄,心中未息楚江波。

龍舟亙古爭投糭,我自投詩弔汩羅。

壬寅端午感赋

吴雁程

五色线连蒲艾囊,祈驱百毒系胸前。

无忘端午各分粽,每悼屈平同划船。

逸响九歌赓可续,呜呼哀郢啸沉渊。

权奸唯利丧家国,香草美人天问诠。

端午节悼屈原

陈麟

中华旧俗过端阳,百姓忙炊煮粽香。

艾叶悬门驱疠疫,雄黄兑酒退邪狂。

隆隆祭祀千秋敬,荡荡英魂万众扬。

屈子离骚弘国学,龙舟竞渡悼忠良。

端午忆屈原

刘士斌

汨罗江水为君清,洗却沉冤得永生。

白玉团儿缠彩缕,碧筠粽子贮香粳。

十方楚地千年恨,一曲巫音万里情。

天问离骚山鬼睇,龙舟锣鼓若雷鸣。

端午吊屈原

羊志强

此日枉嗟花雨繁,但遗悲愤气难吞。

竟投一水怀沙恨,怎觅三闾觞国魂。

端午节闻方击鼓,千秋岁复屡招幡。

非惟灼粲榴般火,尚有清怀馥若荪。

詩人節念詩人

陈匡任(纽约)

五月榴花吐艳芳,华人端午念忠良。

飘香筒粽情牵远,逐浪龙船鼓响锵。

欲学离骚吟雅韵,还思天问诉穹蒼。

沉江抱石流千古,亮節高风哀颂扬!

端午节

黄国正

屈原端午殉国难,抱石跳入汨罗江。

楚辞创新诗风范,忧国忧民悼国殇。

龙舟竞渡四海平,互助互信中华昌。

回家包粽祭屈原,安居乐业奔小康。

端陽感賦
李建中(香港)

黍角雄黃撲鼻香,龍舟破浪記悠長。
未忘往昔吾邦弱,已喜斯時故國強。
天問幾聲傳旦夕,九歌一曲震瀟湘。
今朝不蹈前朝轍,華夏泱泱正富康。

过端午骋怀

陈法营

兰心竹节三闾爱,荆户朱门插菊蒿。

永记洋倭亡我恨,长承先义读离骚。

龙舟擂鼓听原号,正则忠文驱鬼刀。

衷楚英魂芳万古,兴华颂曲历年高。

端午掉屈原

詩香雲兒

怅声仰叹跳江中,报国情怀血水融。

橘颂贞操传大地,离骚气节贯长空。

弓腰虎豹亡宗社,跪舔豺狼辱祖风。

端午年年招屈子,九州世世祭英雄。

端午是“非遗”

胡树华

艾虎菖剑闹端阳,华夏非遗古道昂。

救父曹娥腾雪浪,图强伍子蹈钱塘。

屈平寻梦忠魂舞,汨水环碑雅韵扬。

祭祀英灵垂世远,怀沙抱火灿辉煌。

注:伍子即伍子胥。

壬寅端午近

王香谷

客路思归愁两鬓,家山揖别已三年。

千帆碧水鸥鸣曲,万树红花夕照烟。

举目但知风土迥,倾心犹觉澧沅妍。

何当插翅腾霄去,再泛龙舟祭楚贤。

端午节

罗武第

江边端午看龙船,屈子离歌热浪牵。

眼里诗情随棹紧,眸中耿水顺波延。

化尘芳草终生米,不染青泥又托莲。

千古忠魂沉石底,蛙声一片叫归年。

端午感怀

冉茂生

雾锁愁添雨复风,林深远岫隐孤鸿。

今将拙笔丢尘市,喜有文人写屈公。

得句焉能随我意,感怀乍可与君同。

空盘祭祀真情少,艾叶焦黄假冒充。

端午吟

燕旭

端阳解粽呼前圣,只见流光不见君。

世出浓浓千万意,吾生郁郁二三文。

明心赴节完心念,为国捐躯作国勋。

今在自家几亩地,静观天下起风云。

端午祭屈平

李成东

汨水涛涛水自流,江间老少舞龙舟。

迎风逐浪凭天问,解粽飘香任客投。

纵越千寻寻万里,难消一念念三秋。

年年痛洒冤魂泪,谁又青丝变白头。

端午读屈原《离骚》感作

平成斌

毕竟不和凡响同,至今发馈震苍穹。

安宁未遂亡荆邑,抱负空余辞楚宫。

太息民生泣南北,伤心吏治任西东。

投江殉国死相谏,试问怀王可悟通?

端午悼屈原

陳健

你追我趕賽龍船,江水翻騰鑼鼓喧。

米粽教人思屈子。離騷問世震中原。

高風鐵骨千秋頌,雅韻豪情萬古尊。

憤嘆忠臣多警句,為何不敵一讒言?!

受邀诗人节酒宴兼寄石森兄

曹新频

亿民山上一山庄,闻说登临有爽凉。

月下吟风于我厚,君来把臂为谁忙。

消愁何必书千卷,遣兴终须酒百觞。

欲译离骚九歌曲,诗人岁岁话端阳。

端陽有感

鍾子美

端陽歲歲萌騷意,折疊哀思向汨羅。

夢逐魚龍家國遠,聲傳舟鼓海江多。

美人終古懷香草,三楚於今奏九歌。

畢竟文成天下事,民生各樂止金戈。

端阳有感(步韵和钟子美先生)

长歌

又逢端午添思念,欲断愁怀咏汨罗。

每诵离骚盈浩气,常吟天问雅诗多。

浩然铁骨抒遗恨,壮志忠魂赋九歌。

竞渡龙舟催奋勇,宜将玉帛止金戈。

赴端午诗会步刘兄石森韵

罗胜前

五月花繁蕙草香,诗人兴会起端阳。

难临汨水寻夫子,且到松溪举玉浆。

山鬼或随渔父老,忠魂应共楚天长。

昏昏我辈知何似?寄与清流下碧湘。

吟《离骚》悼屈子

王少华

一曲离骚百转肠,冲天壮志为邦昌。

举贤修法冀匡谬,怀古忧今期谏王。

可叹忠言千句好,堪悲昏主两眸盲。

独醒无计彭咸步,汨水安能比痛长。

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而投水身亡。

端午节的由来

李刚

五月端阳传古节,门悬艾草接黄巢。

屈原报国投江死,伍子胥魂看楚郊。

寻父曹娥沉汉水,防妖药酒醉神蛟。

诗人赋韵撰文史,习俗经书代代捎。

端午遐思

阳春三月

汨罗江畔赛龙舟,桨影翻飞雪浪浮。

抱石只因持楚节,沉波焉忍作秦囚。

可怜文骨千年恨,堪叹冰心万古愁。

号子锣声惊客梦,青山不老葬诸侯。

祭屈原

曾丹峰

龙舟又竞汨罗江,地北天南水浪扬。

屈子灵光千载在,端午节日万年长。

离骚一曲辞篇格,奉国无私义士肠。

代代传承留重器,生生不息孝炎黄。

缅怀屈原

黄元基

酹酒湘江翰墨耕,汨罗碧水葬忠诚。

流黄倒入驱魔鬼,艾叶燔燃保太平。

楚地淹留渔父客,骚坛唱响九歌名。

缅怀诗祖文光荡,继有民间粽子情。

端午感怀

汪火炎

端午追睎数九章,怀沙惜往日空长。

咏开心路携来月,提起羊毫缚住纲。

当忆骚人呼玉殿,却怜过客舞金廊。

总留回念传千载,不问朝阳问夕阳。

端午节怀念屈原

亚卫

照眼榴花格外明,入心蛙鼓送吾程。

湘江水鸟知寒暖,五寨农人任纵横。

织棕又寻芳草梦,竞舟复觅屈原情。

总凭正气乾坤转,更许神州日月荣。

壬寅端午

孙德力

每到景明端夏临,千年旧事驻光阴。

湘风越雨知天下,楚韵吴云念此心。

采把艾蒿门侧挂,提瓶黄酒水边斟。

香甜角粽龙舟竞,大爱情怀缅古今。

读屈公《九歌.国殇》感吟

王少华

旌旗弊日杀声寒,飞箭相交暗了天。

帅失马车擂鼓急,兵挥剑戟猛冲前。

一心报国周身勇,满腹捐躯矢志坚。

寸寸河山忠骨垒,吟哦激起壮情燃。

端午节怀古

李刚

五月端阳吊屈原,汨罗江上赛龙船。

声声恨语骂昏主,念念离骚祭圣贤。

粽子包香投道义,雄黄煮酒劈妖颠。

如今实现忠臣梦,崛起中华立世前。

端午遐思

阳春三月

屈子沉波自兹去,空餘江上赛龙舟。

千年故事文章显,万古遗风忠义浮。

陋室还存诗老泪,东篱犹带赋离愁。

狂歌散发松林客,匿隐深山懒筑楼。

端午散记

段汝霖

重五临当麦穗黄,毒虫瘟疫亦凶狂。

门悬艾草驱邪祟,颈系香囊保靖康。

乡野金波明烁烁,农夫笑靥乐洋洋。

子规昼夜啼声远,收割归仓忙插秧。

端午抒怀

陈守邦

端午驱瘟插艾蒿,门悬蒲剑镇邪妖。

昏君佞贼终亡国,志士忠臣宁跃涛。

天问离骚铭后世,诗魂喜泪看今朝。

伟人率众除冠疫,致富神州举世标。

壬寅端阳节吊屈原(孤雁入群)

张弓

(一)

龙舟竞渡庆端阳,怀念灵均读九章。

诗祖精神昭日月,贞臣气节贯沧桑。

行吟泽畔忧黎庶,进谏殿前箴楚王。

逆耳忠言难见用,千秋遗恨汨罗江。

(二)

愁云惨雾汨罗江,逝水呜咽泣国殇。

抱石沉沙诤言尽,问天哀郢赋骚长。

千秋竹帛铭诗祖,万代黎民骂楚王。

禹甸年年端午日,家家角黍祭忠良。

端午节(三则)

夏可池

(一)

吊屈原

万里长江一册书,至今犹听洞庭呜。

三闾屈死英魂在,楚主昏慵冤雾浮。

世代划船怀壮士,千秋饮血吊鸿儒。

凝成浩气盈天地,仗剑横刀起万夫。

(二)

龙舟赋

画楫掀波织锦绸,鼓锣激奋汩罗舟。

千年习俗怀先哲,万里歌声逐古愁。

屈子沉江缘报国,精神寄世共铭仇。

而今百族同心志,一啸雄狮震地球。

(三)

龙舟赋

江涛涌动出龙船,鼓响锣敲震破天。

众手挥桡掀雪浪,两边鸣炮起硝烟。

传承习俗怀先哲,激发豪情效屈原。

爱国精神仍溢彩,同舟共济胜从前。

端午感怀(三则)

雨载鹰

(一)

扶天一问楚云台,洒泪当为汉节哀。

悲有离骚孤愤重,叹无雅颂苦吟来。

生前谁信能安国,死后犹疑可托胎。

清浊江流渔父老,空留夕照水边开。

(二)

龙舟竞渡鼓逄逄,屈子招魂隔楚江。

夕赋离骚忧积久,空遗孤愤泪流双。

贤臣未得亡秦策,壮士堪伤哀郢腔。

千载九歌端午起,灵均不死佑朝邦。

(三)

忆端午

每至端阳怀屈子,儿时记忆似分明。

马莲叶裹三围紧,糯米枣添四角盈。

浥露釆蒿分月色,催舟击鼓逐涛声。

香囊草帚胸前佩,粽剥香飞满石城。

壬寅端阳有怀(五则)

朱超范

(一)

汨江奔竞不知疲,终向东流碧海驰。

贾谊楼前虽有赋,屈原祠里岂无诗。

文名久擅云霞隔,史笔曾挥神鬼知。

万里长风何处问,清澜终古自逶迤。

(二)

今谒灵均应有知,汩罗遥望每相思。

凝神走笔书秦篆,醉月飞觞诵楚辞。

转眼龙鱼沧海去,多情猿鹤白云期。

桃源水碧真无恙,最羡有闲垂钓丝。

(三)

佳辰行酒话升平,难许尊前醉未成。

花气氤氲偏有艳,蒲风淡荡却无争。

黄桃红杏何时熟,碧水青云此处生。

敢信夏临寒不再,深宵旧雨复朝晴。

(四)

重午依前恋老家,风尘乱眼故人嗟。

驱疲先饮清明酒,解渴犹尝谷雨茶。

少妇红妆轻稻麦,老翁白发尚桑麻。

亲邻有话无穷意,坐对长宵伴月斜。

(五)

直臣祠庙卧江波,岁月峥嵘烂斧柯。

沧海龙回何浪漫,衡山雁去费蹉跎。

清风不散流音远,浊酒难醒爽气多。

翠艾红榴端午节,忠魂凭吊总堪歌。


【词阕曲韵】

临江仙.儿时端午节忆

王少华

彩网精包咸鸭蛋,温情悬系胸前。新醪香粽嘱尝鲜。岂知浑子女,只顾赛龙船。

惊佩龙骧雄古貌,更叹鏖战燔然。旗翻青汉鼓喧天。今宵浮旧梦,况味泛心田。注:燔然,燃烧。此处喻鏖战氛围热烈。

调笑令.端午悼屈原

黄昌才

端午,端午,粽抛汩罗深处。菖艾黄酒驱虫,锣鼓呐喊赛龙。龙赛,龙赛,民族精神永在!

注:赛龙,指赛龙舟。

翠楼吟.禅祈端阳
徐一文(子弘)

望海楼东,依阑静谧,清辉启明风细。榴花沾绿野,艾香彩兜雄黄蔽。龙舟驰翠。粽馥顾诗坛,兰笺书继。翁童戏,巷亭欢叙,品谈天地。
砚谛,凝墨挥戈,肆写江湖韵,牧云喧系。玉阶妍木槿,溢芳草栖山河醉。凭歌千里。郁避毒邪驱,祈和祥气。禅心偈,福承端午,顺谐呈霁。

水调歌头.端五奠屈原

荷香

早寻新艾草,晚品糯棕香。回眸陈史,如临荆楚汨罗江。博学多才屈子,枉诉君昏臣侫。遗恨在他乡。离骚颂千古,天问震朝纲。

忠诚士,令人敬,世流芳。龙舟争竞,碧水叠浪悼贤良。热血满腔澎湃,浩气撑天激励,五月寄端阳。今咏君之赋,浊泪已沾裳。

临江仙.端午怀古

清水河畔

万里神州无限阔,越城横断星河。漓江不接洞庭波。悠悠南嶂远,香草蔽藤萝。

六国初平归一统,秦皇未罢干戈。开山凿水伏强魔。灵渠流到处,终听汨罗歌。

定风波.端午

棋中王

竞渡龙舟棹楫扬。碧波摇漾汨罗江。叠鼓激昂情更切。声烈。锦衣亲水映鲜光。

缅忆左徒忠报国。离曲。楚魂萦绕祭端阳。青史炳明文不朽。成就。雄篇千古咏流芳。

蝶恋花.端午节时

王亚东

端午节来家路远。年到今时,小麦金黄灿。十里香风薰谷涧。几声杜宇鸣粮畈。

又是农家愁泪潸。人在天涯,疫困无期限。日夜相思清梦盼。晓晨醒起君无见。

诉衷情.端午

云卷云舒

菖蒲青艾插檐窗,解粽玉盘玉盘香。火红灵猴献瑞,五彩线缠祥。

思汉北,望罗江。祭忠良。遗离骚著,后世垂芳,醉倚山阳。

临江仙.采去年手植菖蒲

黄发滨

姿映小潭摇剑影,欣欣为接端阳。蜻蜓歇久嘴含芳。出泥茎玉白,滴露赠朝凉。

见青皆药今又是,风情应出沅湘。栽根发叶长诗行。分邻悬在户,共享去年香。

定风波.端午祭屈平

李成东(北京)

遍插菰蒲忆草堂。飘香棕叶接端阳。恨舞龙舟梁苑叹。轻唤。几回仙境汨罗江。

秀水遥瞻刘令醉。垂泪。清辞始祭屈公殤。磊落陈文寻国梦。心痛。一朝贤圣尽忠良。

瑞鹤仙影.端午

刘棣贤

薰风弄热榴花笑,端阳缅忆佳节。菖符系腕,飘香角粽,感情殷切。龙舟竞决。数艇蓄机争卓绝。更搖旗呐喊加油,乘碧浪冲列。

国破家亡恨,湘水沉魂,屈原高洁。痛悲泪下,叹离骚怎开愁结。浮世萍踪,荡怀奈何霜鬓脱。梦炊熟,入联邦藉甚慰悦。

金縷曲.用秋水軒唱和韻賦端午

劉彥康

汨水晴波卷。弄舟聲、知聞忠魄,情當豪遣。漁父留歌年年唱,聽得騷魂淚泫。纒綿意、猶縈獨茧。牽繫癡腸千萬縷,要織成、天地風霜浅。持節烈、懷難展。

廟堂誰不趨通顯。念三閭、問天無語,人心存扁。前古辭章堪追悟,莫嚮東門嘆犬。忘憂患、遺殃豈免。欲固金甌防強敵,必養廉防蠹珍朝典。鑼鼓疾,頹波剪。

清平乐·端午前老家即景

张华兴

红飞芍药,欲把樱桃嚼。村里乡音风寂寞,欢了啾啾家雀。

犬儿睡卧门前,花儿开出篱边。邻舍孙儿嘴巧,“爷爷冰棍新鲜”。

应天长.凝思端午节

姚树元

端阳燕语鸡鸣早,挂上菖蒲和艾草。赛龙舟,情未了,续荡湖船花女俏。

九章佳,天问好,更道离骚尤妙。不料强秦兵到,怀王空懊恼。

虞美人.祭屈原

周阳生

汨罗江上悲情漾,碧水英魂葬。舞旗擂鼓祭公殇,哀恸问天一曲、楚声狂。

端阳节日离骚唱,祈愿民无恙。我吟香草入诗章,怀念屈原仙逝、断愁肠。

浣溪沙.端午节近

天涯一人

烧艾还兼裹粽香,清明才过又端阳,离人能断几回肠。

酌酒楼高均大醉,吟诗泪涌总难忘。此生路阻两茫茫。

浣溪沙.端阳感怀

刘秋语

粽子团成艾草萋,九章轻诵漫追思。端阳总亦起伤悲。

想象江边骚客泣,定然国破楚云低。怀沙恨惹古来题。

滿江红.端午祭屈原

孙淑贞

天问谁应,抱石恨、投江浪逐。怀沙怨、离骚怒赋,九歌倾欲。扼腕朝庭忠耿少,叹词国远民仇郁。楚水冷、雨雾绕愁浓,贤臣哭。

端午祭,潇湘肃。灵均梦,君魂复。郢都呜咽动,感牵山麓。世代粽绳缠积愫、年年艾草熏香馥。神州愿、击鼓赛龙舟,扬帆旭。

滿江紅.端午

劉彥康

蕙魄騷魂,飼忠骨、沅湘魚鱉。漁唱說、盛衰興替,是非年月。澤畔孤臣歌積憤,殿前群議承君愜。斷送了、千里好江山,空啼血。

懷沙恨,沉清汨。興邦志,今猶烈。嘆先賢應羡,間世差別。安處思危強國本,盛時乾惕康民物。戴堯天、十四億同心,長風發。

【商调·梧叶儿】粽子自比

张华兴

离骚老,红枣甜,漫品说清廉。多棱角,傲炽炎,暖心尖,包严实防微杜纤。

莺啼序.诗人节遐想

江南诗路

诗人节同祭祖,听幽兰吹管。这滋味、岂是禅茶,几碗能够消遣?明镜耀、君臣礼义,高阳后裔空长叹。万古忠贞仰,千年感慨舒卷。

日暮悲风,蝉声颤抖,雨凄凄颤颤。侧耳听、天问离骚,在幽幽咽咽漫。醉和醒、谁人辨得,清与浊,何神来断?倒不如、归隐行踪,潜心修远。

毕生鲠骨,九死鸿毛,怒涛拍崖岸。今日里、再把天问,细细品读,艾草高悬,击鼓吟遍。成城众志,祛灾消毒,楚辞童叟齐歌唱。爱国家、继屈公遗愿。弘扬正气。踔立凝聚才贤,力求德艺双冠。

传承孝道,开阔心胸,破浪圆梦战。不管啥,风云变幻,万水千山,不负初心,时光轮转。同除腐败,同扶贫困,让和睦社会实现。度佳期,天上人间宴。相邀痛饮三杯,共祝中华,富强璀璨。

九张机.端午

南诗路

一张机,品尝粽子觉芳滋,观看舟赛人山挤。这边龙跃,那边狮舞,到处是诗词。

二张机,汨罗水拍陡崖迤,青松翠柏两厢倚。山河静谧,惠风和丽,山谷啭莺啼。

三张机,诗神千载隐冰姿,美人香草由来喜。九歌豪放,离骚悲愤,汨水泛金卮。

四张机,野鸥出没瘴天低,泪光点点湘娥泣。行人过此,伍侯杯酒,浪碎柳丝垂。

五张机,鱼虾鱼鳖要矜持,冰魂雪魄岂能戏。纵身一跃,千愁万恨,留下是威仪。

六张机,楚王悔恨已迟迟,空留渺渺一江水。武夷九曲,无人结草,金殿变茅茨。

七张机,月明寻处雪纷飞,猿声哀切惊神鬼。碧潭踏破,超生念遍,亦未去伤悲。

八张机,人生行路似登梯,几千万丈休心急。刀光剑影,明枪暗斗,切勿太痴迷。

九张机,今朝抗疫渐清时,屈公犹傍玉钩立。廉泉一瓢,瑶枝八桂,飞舞五星旗。

【楚辞骚赋】

端阳曲(离骚体)
徐一文(子弘)

盈麦趋皈兮蝶舞,煦曲胤艾粽朔初,神游乾坤兮御风,索偈舆舟而携孺。
屈公离歌之天承,古粹弭现楚韵渚,潆屿闻翔兮祈望,和弦祥彩而铭驭。
熙市涌屣兮暄嚣,明宇翱翼而随风,巡渡慈航山水间,绿郁馥谱兮天地。
注①写在端阳节②以楚辞之韵撰写端阳,纪念屈原。

楚辞.屈原

烟之外

汉北云梦赋《离骚》,日月风雷万里翱。香草为佩自修洁,鸾凤鸟雀苦被嘲。龙马衔甲腾云去,《东皇太一》不辞劳。繁音急鼓迎春神,曼舞浩唱影浮桥。云团映日惚迷离,《云中君》舞衣带飘。风调雨顺万民乐,云行雨施天下饶。

望断秋水《湘君》怨,箫声幽咽风似刀。玉环抛江锁心弦,佩饰留地恨未消。所求不得《湘夫人》,骏马驰骋梦魂遥。相思不见难自拔,缠绵悱恻朱颜凋。声震八荒《大司命》,威灵显赫生缘抛。澄清旷宇开天门,悲欢离合主寿夭。

送子之神《少司命》,长剑在手倚天号。一轮红日喷薄出,慷慨无私《东君》豪。天马行空光明神,箭射天狼双刃矛。《河伯》乡愁始未解,昆仑登高黄河谣。轻灵缠绵《山鬼》颂,哀怨啸叹书狐妖。家国心声话《国殇》,气贯长虹万世标。

春兰秋菊奉神灵,九歌《礼魂》风格高。忧心愁惨写《天问》,呵壁问天飞思潮。虚无缥缈抒《惜诵》,洁身自保苦煎熬。奇服长铗冠切云,瑶圃凤凰琴自操。一叶扁舟《涉江》去,逐丞心绪涌泪涛。石破天惊仰天问,《哀郢》哭声冲云霄。

屡遭馋言君王弃,星月微光《抽思》烧。怀抱沙石以自沉,浩叹《怀沙》夜闻鸮。依诗取兴《思美人》,美人香草谁相邀?《惜往日》君王一顾,不暇雕饰冷眼瞧。砥砺志节吟《橘颂》,镜花水月李代桃。自沉汨罗《悲回风》,蕙草兰芳春半梢。

众芳摇落《君远游》,踽踽而行谁与交?何处何从《卜居》问,目不暇接心驰摇。吟啸烟霞《渔夫》歌,阮籍途穷泣迢迢。《九辩》悲秋宋玉书,千古之下无人超。诡异莫测《招魂》曲,清波犹祭五色糕。

楚国故地言《大招》,蒲剑抖擞拔一毛。角黍峥嵘显傲骨,国士遗恨市井嚣。古风长韵祭屈子,读破楚辞诗更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专辑】汨罗千古不回头,多少词心写皱。(2017第22期/总第192期)
「黄鹤诗苑」端午节组合诗词专刊116首
“棕香〇夏之风” 洛阳诗词学会端午诗词楹联赛
端午诗词,这些你一定没有读过!(第一波)
端午节专辑『律诗撷玉』爱国诗魂在,离骚永世扬。
【蓝草】端午节主题特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