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雅香江】第809期 甲辰端午特刊

     

五言绝句

端午短歌吟

黃熾華

(一)

北去湘江水,奔騰永不渾。

千年沉傲骨,淨化唱忠魂。

(二)

屈子離騷嘆,行行澤畔吟。

揚聲高萬仞,你我是知音。

(三)

斯人雖去杳,千載憶靈均。

恰似湘江水,依依總是親。

(四)

鼓角聲悲壯,星河影動搖。

龍舟爭競渡,華夏起狂飈!

端午节

朱守平

一对菖蒲剑,三枚艾叶包。

雄黄方入酒,柔素已排肴。

过端午

孔繁银

佳节他乡过,晨明懒起床。

忽闻声叩户,友送粽飘香。

端午感怀(新韵)

李静

端午久牵肠,昏君遗憾长。

离骚常泣楚,拍岸汨罗江。

端陽詠

黃炳璇(三藩市)


千叢香草盛,一歲又端陽。
愛國休投水,忠良當自強。

五言律诗

端阳近

王香谷

初冬早晚凉,故国近端阳。

芦苇叶方翠,山居日更长。

情投云梦泽,粽祭汨罗乡。

万里风尘路,潇湘烟雨茫。

端午节有怀

王茹

孤怀求索路,不染半分埃。

自是清嘉树,何怜俊逸才。

慧光恒灼耀,茕影独徘徊。

追缅思终古,诗心向祭台。

怀屈子

黄元基

凭俗又端阳,龙舟比赛忙。

人人怀屈子,载载盼安康。

酹酒湘江处,追思楚地章。

离骚成国粹,诗祖远流芳。

端阳节感吟

马凯

端阳犹未到,粽子早琳琅。

美奂招人眼,清新诱客肠。

如何来此节,有几念忠良。

虽是成追忆,贤名自带香。

端午

张庭辉

时节近端阳,千秋汨水长。

忧民情独到,报国勇难当。

九派龙舟疾,三江粽子香。

离骚明社禝,天问赋黎桑。

端午咏言

詹青

又临端午节,怀古咏离骚。

汨水沉忠骨,冤魂化怒涛。

若非天下白,还许案头高。

幸遇新时代,斯人乐自陶。

甲辰端午

丘富开

今日又端阳,龙舟竞渡忙。

汀州飘粽味,故里沐兰汤。

挂艾千城俗,驱邪万户房。

举杯思屈子,读史敬忠良。

端午节(二则)

唐生趣经

(一)

端午

节日有来历,端阳道理深。

溯溪寻古迹,探秘入山林。

似见屈原面,如闻伍子音。

管谁都纪念,皆是爱民心。

(二)

羊城端午节
南城端午节,飞棹闹江塘。
草岸旌旗丽,云川水路长。
赛舟波浩荡,夺冠梦辉煌。
千桌龙船宴,人多酒菜香。

七言绝句

甲辰年端午節有感

葉仁傑

甲辰端午思詩祖,屈子當年憂國殤。

天問九歌傅萬古,龍舟救魄震滄浪!

端午懷屈原

钟植和

魚腹忠靈豈易知,龍舟角黍費支持。

招魂未得憑天問,倚拍欄干唸楚辭。

端午情

梅约弥

年年裹粽迎端午,次次吟诗祭汨罗。

鬓发虽斑情未改,龙舟鼓里共高歌。

端午有感

观澜

箬芦包叶米成千,蒸煮清香沁入綿。

祈福心中呈念万,一江碧水荡龙船。

甲辰年端午节随想

黄颂琴

锣鼓喧天龙舞动,年年角粽吊灵均。

问谁真识屈原醒,铁打衙门流水臣。

端午节

李阳民

飘香鲜粽荡神州,奋楫龙船闹不休。

橘颂离骚传万古,屈原之志世间讴。

甲辰端午节午休

王兴伦

门悬艾草祝安康,午睡偏偏不太香。

恐有白蛇惊好梦,傻妻忘了买雄黄。

端午节怀屈子

盐州散人

悠悠汨水去不休,屈子精魂何处求?

千载龙舟江上过,万家香粽祭清流。

咏端午午时水

卓荣谦

五时水煮艾飘香,一饮身心最健康。

又喜雄黄酒飞洒,毒邪灭尽福绵长。

端午有感

姚崇实

怀宝迷邦国士魂,屈平词赋照千春。

年年端午龙舟竞,自古如君有几人?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駱遠洪

端午晴空掛艷陽,賽龍奪錦健兒忙。

喧天鼓響民歡樂,戶戶皆傳角黍香。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張帆菲

擊鼓揚波喚旭陽,潮頭幾度奪標忙。

何堪別恨唯天問,不減遺風糭裹香。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胡重光

龍舟鼓響詠端陽,百槳齊飛競逐忙。

莫使忠良沉水底,家家裹粽在飄香。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肖文敬

中夏时当日正阳,江心镜铸夺标忙。

遗风犹说三闾事,传俗今天解粽香。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谭沛梧

端阳节序祭端阳,长短菖蒲子夜忙。

醪酿屠苏屈祠酹,赛龙夺锦粽飄香。

依韻王國釗老師《端陽》

美慧

一懷思緒一江長,此藉九歌遙舉觴。

料得忠魂來告慰,山河盡是好詞章。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黄卓荣

江河潮满贺端阳,梓里家家煮粽忙。

三尺芦蔸包糯米,系情缠绕念忠良。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雷壇

鰲頭獨佔藉端陽,百槳齊飛似脫韁。

屈子焉知情永頌,世遺偏自我家鄉。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梁小華

端午天晴艾草香,競舟包粽祭忠良。

喧天鑼鼓驅瘟疫,萬戶千家過節忙。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程绮洛

勇立潮头夺锦忙,龙舟似箭祭端阳。

家家户户芦兜粽,纪念先贤习俗良。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周俊

甲辰端午喜晴陽,水上龍舟競健忙。

猶念詩人江下祭,汨羅忠骨永難忘。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任我行

糭角菖蒲五月香,龍舟競渡賀端陽。

汨羅擊水濠江匯,國盛家興固自強。

次韻王國釗詩長《端陽》

劉澤彬

龍行龘龘又端陽,華夏堯天國運昌。

應慰三閭臣子恨,楚歌今唱頌忠良。

賀端陽

薔薇

端陽五月糉飄香,競賽龍舟鍛錬忙。

節日氣氛齊聚首,家中健在有高堂。

讀冷月《端午日晨運》有感

雷壇

愛國精神萬世題,離騷天問豈眉低。

詩翁懷緬忠魂日,我在東吟汝在西。

端午赋

王培

屈原汨水咏篇多,天问离骚转九歌。

华夏年年端午祭,千秋饮恨仰巍峨。

端午感怀

蓑笠山翁

每逢端午感怀多,心伴龙舟到汨罗。

江水难平臣子恨,涛声依旧唱离歌。

端午有感

滕阳公

屈子悲歌愧不如,心怀忠毅未忘初。

三闾今若生基辅,可骂司机抵外欤?

端午前夕兰河岸上

塞外村人

夕阳辉映河成碧,曲岸如虹照水滨。

鼎沸人流连踵至,为迎端午聚黎民。

端午祭屈子

丁喜顺

端阳时节粽飘香,竞渡龙舟士气扬。

忠烈不泯传万世,离骚天问韵悠长。

深圳市荔枝公园

甲辰端午文化节诗书画展留韵

林济仁

文人雅集又端阳,辞赋篇篇寄意长。

天问离骚传万古,何曾只字骂怀王!

龙舟赛
天锡


万桨翻飞勇向前,锣声鼓点动江天。
龙头举起舟如镝,夺得锦旗歌凯旋。

奉和釗哥《端陽》
鄭國銳

鰲頭獨佔藉端陽,百槳齊飛似脫韁。
屈子焉知情永頌,世遺偏自我家鄉。

龙舟鼓响出乡关

许日辉

(一)

节到端阳故里还,龙舟鼓响出乡关。

一朝方饮雄黄酒,万古离骚唱世间。

(二)

汨罗江畔屈原离,报国无门楚地悲。

天问忠臣多少恨?千年浩气贯传奇。

(三)

角粽抛河水底凉,九歌犹颂觅忠良。

罗江激荡惊天问,志士难酬楚国殇。

端午感懷
吳瑞光

(一)
由來端午總關情,赤子丹心問不平。
一曲離騷家國恨,汩羅江水古今鳴。

(二)
龍舟幾度鼓歡情,盛世弦歌頌太平。
汨水懷沙國殤寂,巫山雲雨聽風鳴。

(三)
角黍雄黃未了情,江聲潮起意難平。
爐峰哀郢吊湘累,不負濟川浮磬鳴。


端陽
鐘植和

(一)
遙憶靈均誦九歌,今人此日又如何?
龍舟競渡君須記,卻是忠魂托汩羅。

(二)
心坎猶存漁父歌,明分醉濁又如何?
不甘濯足滄浪水,賫志幽咽注汨羅。

(三)
尚有斯民哀九歌,中流砥柱奈其何?
可憐憾事仍依舊,千古遺芳續汨羅。

端午节观安平桥

掠鸭传统活动感赋(新韵)

黄天来

(一)

红男绿女织鸿江,人海人山气势昂。

遥想当年郑军盛,奇风掠鸭世无双。

(二)

端阳俗节闹长桥,又见盈园旗彩飘。

外客佳宾喜云集,盛时百姓乐逍遥。

(三)

时晴时雨夕阳斜,笑语欢声溢古街。

主持妙辞多趣事,官民同乐享和谐。

七言律诗

端午節懷屈原

林峰(香港)

漫漫路遠在窮途,憂國憂民一大夫。

楚郢城頭霜氣冷,汨羅江上月魂孤。

離騷滿卷遷臣恨,天問盈懷烈士呼。

千古詩人心耿耿,端陽時節哭寒儒。

甲辰端午寄语(新韵)

李殿仁

又逢端午祭先贤,花样翻新俱可观。

快递小哥香粽送,邻居大嫂艾蒲悬。

龙舟数字新能赋,网络云端科技添。

千古佳节与时进,开来继往谱华篇。

端午感懷

蔡瑞義

每逢重五賦離騷,楚竹蕭蕭汨水號。

為國懷沙千載吊,匡時求索寸心勞。

芷蘭連岸沁香遠,鑼鼓喧江逐浪高。

遙祭靈均魂斷處,一杯濁酒酹滔滔。

端午吟

陈宜浩

一壶心事煮端阳,千古相思泛酒觞。

夜雨连波湿清梦,幽魂带泪裹哀凉。

遥知湘楚龙舟疾,更听京畿箫鼓忙。

屈子英灵无觅处,红尘谁念赴沧浪?

詠端陽

呂輝瑜

天雨瀟瀟聞粽香,新潮舊俗詠端陽。

龍舟競渡鼓聲急,往事追思正氣揚。

愛國憂民今勝昔,高風亮節慨而慷。

靈均長恨何時盡,讀史抒懷當自強。

《端陽》觀龍舟賽

鍾一暉

賽龍奪錦鼓聲揚,佳節端陽角黍香。

習俗相傳思遠祖,楚天求索頌華章。

齊心更顯健兒勇,制勝猶嘉鬥志昂。

千載長河多異彩,潮頭駕浪少年郎。

端陽懷屈子願兩岸和平統一

許昭華

蒼龍七宿昇中日,荊楚大夫投汨羅。

朵朵榴花含蘊重,層層粽葉寄懷多。

離騷天問叱呵賦,漁父國殤哀惋歌。

畢竟炎黃同始祖,血濃於水勿操戈。

註:蒼龍七宿,又稱東方青龍七宿,其仲夏昇至正南中天,即飛龍在天也。

讀《離骚》怀屈原

黄统才

離骚一卷古传今,瑰丽雄奇天问音。

荆楚云深留凤舞,潇湘水击听龙吟。

灵均憂国鞭邪恶,靳尚馋言尽反針。

痛見怀王秦客死,填膺悲憤汨罗沉。

甲辰端午節悼屈原

楊明

端午龍舟起碧濤,粽香樽酒引愁醪。

獨懷勁節浮雲逝,孤憤英魂怒浪高。

空有直聲平嶺海,尚留正氣寄風騷。

已歌此際雄心在,更感當年膽氣豪!

端午有雨

趙嬋娟

端陽又到竟誰招,千載懷沙憶楚韶。

天問未能通碧落,離騷何處薦蘭椒。

靈均已逐湘流遠,屈子終歸汨水遙。

惆悵九歌聲漸寂,還逢風雨怒橫霄。

端午思屈原

許清白

羅江汨水賽龍船,鑼鼓旌旗争後先。

哀婉九歌悲悼子,忠臣殉國歎祈仙。

傷心天問千年唱,一曲離騷萬古篇。

痛徹詩魂兮惜往,蒼蟬艾葉屋薰煙。

端午感怀

龚如仲

鸡鸣破晓唤炊烟,又至端阳话旧年。

快婿奕棋垂柳下,爱孙食粽小街前。

菖蒲日照驱邪疫,鹞子云飘飞远天。

待得龙舟竞争渡,汨罗酒敬慰先贤。

注:鹞子,风筝之别称。

端午赛龙

许耀平

故园端午不寻常,多少江头是战场。

金鼓隆隆曾雨洒,彩旗猎猎任风扬。

频闻岸上呼声急,更见舷边桨影狂。

百舸争流缘逐梦,宛如飞箭掠沧浪。

端午赛龙

王謙

滔滔江上不尋常,端午風俗競渡場。

已過龍舟時出沒,如添虎翼正飛揚。

香凝柳岸呼猶在,鼎沸人群舞欲狂。

十里歡聲鑼鼓響,滔滔逝水詠滄浪。

端午赛龙

梅锐仁

龙舟竞渡势超常,荻海潭江炯现场。

端午沸腾锣鼓响,半天交错幢旗扬。

冲锋一跃争夺锦,陷阵高歌翻作章。

水底冤魂今有慰,太平世道岁华慷。

次韵林峰会长端午节怀屈原

陈亚洲

汨罗妖雾塞穷途,被发行吟楚大夫。

奸宄从来身是胆,贤良尚且道称孤。

江滨抱恨离骚问,国势垂危振臂呼。

自古民心犹眷眷,悲歌遗泪慰寒儒。

天中佳节赞家乡

周阳生

天中佳节赞家乡,又见龙舟逐浪狂。

不废初心期远大,无穷壮志自辉煌。

溪边百卉添红影,圃里群芳向太阳。

水韵亭湖呈绿色,花园侧畔建康庄。

读伟人咏屈原

映如

奈少椒兰盛艾萧,路何修远恨条条。

云霓欲帅闻山鬼,河伯堪忧镇国妖。

一简离骚谁忍读,三闾怒火自难消。

若非宵小刀尝握,安得惊涛肯折腰。

忆端午

雨载鹰

每至端阳循习俗,儿时记忆似分明。

马莲叶裹三围紧,糯米枣添四角盈。

浥露釆蒿分月色,催舟击鼓逐涛声。

香囊草帚胸前佩,粽剥香飞满石城。

端阳怀古
吳瑞光


角黍寒烟汨水情,潇湘几度奠潮鸣。
沉沉慢也秦川动,耿耿怀兮楚寨更。
自古江山悲泪改,从来兵马血衣征。
一枝秃笔千思壮,万把胡笳天地惊。

端午吟

方玉子

鼓声阵阵越千年,又见忧怀赋妙篇。

一曲离骚遗悲愤,九章天问伴愁眠。

家家糯粽香魂绕,岁岁菖蒲客思牵。

湘水茫茫浮冷月,潇湘松菊慰忠贤。

端午溯源有辨

陈志逵

节生端午溯其源,千古传闻颂屈原。

堪笑汩罗波渺渺,忍听衡楚闹喧喧。

一篇史记迷愚智,百代离骚解帝烦。

国破山河依旧是,劫灰散尽墨含冤。

观龙舟赛寄慨

澹月

龙舟鼓点撼云天,万棹千船激浪前。

爆竹轰鸣催奋进,旌旗招展励争先。

灵均赴死酬王道,华胄驰波祭俊贤。

橘颂离骚青史载,凛然浩气续雄篇。

端午放歌

童梓

竞渡金龙寻屈子,争抛玉粽护灵均。

千年酿酒忠魂祭,一路巡原义胆伸。

菖蒲悬门如卫剑,艾蒿立宇既安神。

长歌绝唱濯缨足,沧海横流爱国人。

端午节

陈义棣

乌镇点红宴五黄,瓦窑霞客慕茶香。

漂移叠滘碪墙撞,跪划安康鱼鸭装。

鄂尔多斯悬粽子,澳门舟楫育英郎。

屈原怀恨沉江国,感慨游人及外慷。

端午依韵答友人

吴雁程

端阳哀郢绝通途,苦楚沉江屈大夫。

媚宠迷王难觉醒,昏庸倚殿假坚孤。

辞章句句骚人叹,汨水滔滔渔子呼。

前事每忘忘者傲,几朝霸座识真儒。

端午

林镇浩

节到端阳解粽时,龙舟竞赛桨声移。

门悬艾草妖氛散,身佩灵符疾病离。

五日湘江怀屈子,九歌楚市有骚词。

今人天问凭谁答,青史长留颂德碑。

甲辰端午

李文庆

汨罗岸畔忆忠魂,兰佩行吟迹尚存。

巢覆独醒千古叹,陆沉孤愤一朝昏。

有心报国空鸣柝,遗恨勤王早闭门。

带泪榴花情似火,小舟香粽祭贤尊。

忆儿时端午

拾遗

菖蒲艾草挂门旁,角黍新衣满口香。

午后村头寻野趣,田间陌上采花黄。

呼朋唤友追云影,沐雨披风戏水塘。

岁月匆匆弹指过,儿时端午梦悠长。

端午吊屈原

珠山樵客

汩罗潮涌腾悲泪,端午云帆浪里飞。

去国悠悠千古恨,望乡杳杳九泉归。

龙舟照水浮苍霭,角黍飘香下翠微。

一曲离骚世人颂,德因潜隐更光辉。

步韵珠山樵客《端午悼屈原》

周宏湘

浴兰薰艾过端午,数匝榴枝蛱蝶飞。

江渡龙舟波浪涌,门悬蒲剑魄魂归。

舍身殒骨惊银汉,问道还乡下翠微。

诵罢离骚须纵酒,红尘绿影各呈辉。

端午情思

冷文举

采来艾草度端阳,竹叶包糖粽味香。

锣鼓争敲掀锦水,龙舟大赛汨罗塘。

离骚一首传千载,天问几章惊异乡。

屈氏情怀遗憾去,楚民万众痛悲伤。

端午节

李阳民

榴花似火野蒿香,重五时临裹粽忙。

一赋离骚添感慨,千秋华夏祭忠良。

龙舟竞渡欢声闹,艾草高悬瑞气长。

当世阴霾排荡尽,英才辈出国家强。

端午安

康礼灵

端午安康凭我曰, 甲辰相旺著嘉章。

飞龙在啸天宫近, 蒲艾新姿汨水彰。

忧国忧民维国运, 反围反腐卸围帮。

中华岁岁为人宠, 一带东西一路光。

端午居家

抒怀小屋

天数从来不可谋,思量事事倦还休。

人当闲日须防病,心欲老时安养愁。

透壁溪声敲梦枕,开帘山色泛茶瓯。

生存纵处是非地,风月纷争为我俦。

是日端午节

蔡君山

华夏文明一线穿,缠缠绕绕几千年。

家亲粒粒传薪火,国爱心心斩佞奸。

击鼓推敲天问意,挥桡追觅九歌源。

史河清毒龙舟劲,无量宏途伴芷兰。

端午节有寄

梁文君

一曲哀歌万古传,端阳痛颂汨罗旋。

飘香米粽循依俗,竞渡龙舟致敬贤。

正则长思怀夙志,离骚再捧读遗篇。

乡家味道何能解,老屋艾蒿萦梦延。

端午情

刘国庆

倾盆暴雨又相生,祭奠忠良动地惊。

忧国贤臣投水去,敛财奸佞趁机争。

离骚流放艰时月,天问著书苦雾明。

滚滚汨罗魂不驻,神灵屡屡妒精英。

诗人节感怀

久品三味

时逢端午感颇深,一代忠魂何处寻。

咏叹离骚声欲断,闻听夜雨泪难禁。

洞庭绝少东南美,云梦偏多郑卫音。

德政香名谁辨识,怀沙忍恨汨罗沉。

粽子

赵家利

有角无楞鼓粽娘,缠绳拽断尺多长。

扒开密密碧榴籽,内裹星星红枣瓤。

来个流油青鸭蛋,撒盘成粒白沙糖。

中华美食讲传统,端午赋诗怀屈郎。

悼屈原

史斌

端午神州艾草香,龙舟竞渡鼓铿锵。

千年天问湘山老,一曲离骚楚水长。

且羡樽前怀屈子,更欣世上悼贤良。

康平盛景酬恩泽,国运昌隆赋锦章。

端午寄思

班培红

九歌一曲诉端阳,异处传来艾叶香。

楚地云悲清泪热,罗江水冷赤心凉。

坦怀抱石多豪胆,弯体投河少断肠。

遥祭忠魂千万里,家山有粽又何妨。

端午

王殿奎

杜鹃声里遇端阳,心念灵均意感伤。

九域追魂哀日月,万民行棹恸潇湘。

君昏志士空言策,草美荒原徒沁香。

为问忠贤知晓否,神州筑梦正辉煌。

端午

郭良原

又见龙舟逐浪飞,家山一别久相违。

行吟泽畔天含恨,求索途中日掩辉。

楚水生寒嘉树异,骚风荡垢玉兰肥。

犹闻浩宇呼声急,屈子何时带笑归?

端午节

丘富开

一年一度又端阳,各地城乡肉粽香。

竞渡龙舟成习俗,同煎艾草沐兰汤。

心怀屈子湘江祭,梦见贤臣汨水殇。

国富强兵圆夙愿,万家祈福颂安康。

 端阳颂屈原

大石

楚辞华夏抪芬芳,斥佞忧时抒九章。

屈老频遭群小逐,神州罔效匹夫匡。

陵夷郢市君臣辱,呜咽罗江忠烈亡。

千古骚人怀不己,龙舟每岁竞端阳。

甲辰端午观看品清湖龙舟赛有感

曾庆洲

鼓点叮咚百桨挥,清湖水上健儿威。

风平却见花儿冒,汗洒仍需勇气肥。

赛哨未鸣千众急,河边早被万人围。

老天飘下毛毛雨,问我坚持还是归?

端午怀想

一尘

对镜悲来青鬓末,匆匆岁月一挥间。

千年湘水奔腾去,万古离骚浩荡还。

端午临头吟楚颂,龙舟过眼忆台颜。

常将直士为依效,不以无名只赋闲!

端阳

易立成

喧天锣鼓正如常,滚滚波催水绕场。

四海千帆分掌舵,五洲万众共通航。

玩开激浊尤欢畅,训保青丝己悦康。

固本强基行致远,浑身正气发辉煌。

端阳

萧学胜

旌旗招展任风扬,滚滚潭江是战场。

看客助威声急切,健儿奋力势雄强。

浑如电闪龙舟快,宛若雷鸣金鼓昂。

夺得头魁欣把酒,高擎玉盏祝安康。

端阳

戚春林

又逢五月庆端阳,百尺龙舟下战场。

鼓点高低催浪舞,呼声起伏顺风扬。

几行赛手汗如雨,两岸游人喜若狂。

十里乡关多好事,一年更比一年强。

端阳节

黄国辉

一年一度又端阳,隔海龙舟竞渡忙。

鹊起欢声惊万里,魂牵响鼓动三方。

离骚信有吟风和,狂赋焉无落笔扬。

屈子精神传世代,汨罗江水共天长。

端阳

梁耀根

千桡挥动势非常,多少健儿入賽场。

鼙鼓齐鸣船竞渡,旌旗争舞影飘扬。

三江六岸人头湧,四海五湖侨梓昂。

端午龙舟执牛耳,继承传统颂安康。

端阳肆笔
徐一文(子弘)


离骚隐约天边赋,曲唱辞延古道殇。
蒲艾香弥痴涤疫,雄黄酒溢醉寻乡。
九歌庄梦无穷尽,千载汨罗馀韵藏。
逐鹿清流诗屈子,翔龙汲墨渡文荒。

端阳节(二则)

崔少红

(一)

荷香荔熟粽新鲜, 正是端阳五月天。

又见红旗沿岸舞 ,欣闻炮竹隔江传。

轻舟似箭飞波上, 金鼓如雷震宇巅。

竞渡精神千载越, 赛龙夺锦喜开筵。

(二)

开平今日亦如常,半岛河堤变赛场。

放炮敲锣人激昂,磨拳擦掌意飞扬。

江中百桨推波疾,岸上千人呐喊狂。

巾帼男儿齐发力 ,龙船似箭劈沧浪。

端阳悼屈原(二则)

丘胜明

(一)

桔颂离骚旷古扬,端阳凭吊泪飞觞。

汩罗江上忠魂舞,楚域滩头大雅彰。

爱国情怀昭海岳,忧民德范感穹苍。

屡遭奸佞谗言谤,梦断天涯水一方。

(二)

端午之魂日月光,艾旗悬掛粽飘香。

结芦共饮菖蒲酒,邀友同温屈子章。

自古明君惩腐恶,从来奸佞害忠良。

龙舟划破长河梦,历史风云岂可忘?

甲辰端阳先试笔(三则)

朱超范

(三)

文物衣冠见我邦,挂帆烟际到三江。

晨栽野草宜春榜,暮递莺花照夜窗。

岁月闲中无虑度,乾坤醉里有诗降。

坐留霜鬓皆骚客,重午赓吟酒满缸。

(四)

忧愁唯有此心知,故国兴亡可问谁。

五日空留投角黍,九歌堪识夾江湄。

胸中豪气勤衔酒,梦里骚魂幽入诗。

流水落花人易老,相逢把盏岂能辞。

(五)

斜日芳洲杜若稀,兰桡风急倦游归。

吟边可饮端阳酒,客里看穿初夏衣。

登览山川欣独色,相逢鸥鹭自双飞。

骚人因此倾心咏,辞赋速成凭发挥。

端午感怀(三则)

蒋贵龙

(三)

龙舟竞渡汩罗江,桂棹兰桡形影双。

锣鼓喧天吟楚调,旌旗蔽水唱秦腔。

齐心协力争先进,众志成城夺锦扛。

爱国精神传四海,中华儿女永兴邦!

(四)

五月端阳未展眉,千秋传说惹人悲。

潇潇霖雨伤心泪,猎猎旌旗感楚词。

昔日忠良难救国,今朝俊彦尽吟诗。

屈原侠义精神在,文采风流万世师。

(五)

菖蒲艾草挂门扉,勇士飞舟尽锦衣。

老叟临江悲水逝,少年拍手看船飞。

红男绿女随歌舞,玉笛金箫按谱祈。

粽果飘香多雅会,雄黄美酒醉扶归。

端午随笔(三则)

刘结根

(一)

每逢佳节意堪怜,客计天涯数十年。

最爱儿时包粽子,难忘岸上撵龙船。

贫乡自有寻常乐,闹市谁无反复眠。

黑发奔波归去老,不忧衣食却茫然。

(二)

五月初头霁色凉,离情索索绕端阳。

聊闻竞渡龙舟闹,不复当年粽子香。

白发迎风添冷落,青山背日转苍茫。

黄昏独爱杯中酒,此物能消客梦长。

(三)

离骚一卷史留痕,角粽香飘万户门。

社稷千年存近远,山河四季自凉温。

民从岁月官从政,水活源头树活根。

屈子何如长太息,汨罗江上葬忠魂。

七言排律

端午書懷
施學概(伯天)


懷沙豈獨經綸志,咽绝長河屈子篇。
天問欲言聲戚戚,離騷無奈意拳拳。
情融心底忠魂喚,話到家山赤幟傳。
醫國良方猶在耳,上朝殘路拒豪權。
流鶯啼破三更月,麗日鋪開五彩泉。
不泯春秋留雅頌,著詩弹劍向雲穿。

词阕雅赋

临江仙·甲辰端午咏叹

李文朝

重午端阳来历久,传承已越千秋。辟邪防病意悠悠。粽情包粽子,龙岁赛龙舟。

华夏文明多自信,诗宗骚祖缘由。非遗世界展风流。擎旗冲浪谷,创业立潮头。

鹧鸪天·甲辰端阳节寄怀

斯云

澄爽松风透晓窗,天垂淑气庆端阳。门前斜挂菖蒲绿,桌上轻飘糯粽香。

图顺遂,冀安康,腾龙喜看跃千江。毋忘一酹雄黄酒,屈子精神万古扬。

玉楼春.端阳吟

徐一文(子弘)

仲夏承曦天际处,线袋艾香舟竞渡。雄黄烹酒辟虫邪,粽馥兰笺添福铸。

蒲草苍萌擎玉露,屈子离骚开序赋。再寻绝唱律今朝,尽写芳华千里路。

望远行·端午

胡永平

节日流传历史长。增含怀念屈原亡。躯明志去唤官场。忠臣非缺坏僚狂。

承传统,立前行。乱纷当世稳通航。勤劳身手富家乡。龙舟香粽艾门框。

鹧鸪天·端午节寄吟

——步韵斯云老师

澹月

晨早轻风绕碧窗,云开雨霁沐青阳。凝眸只见层层绿,拥鼻唯闻阵阵香。

祈国瑞,盼时康。龙腾四海闹三江。灵均今日应含笑,政美时清紫气扬。

鹧鸪天·甲辰端午屏前即咏

并和斯云《端阳节寄怀》

一蓑翁

早起屏开一扇窗,龙舟竞渡贯溪江。西村覇气喧南北,东寨挥鞭过标桩。

思屈子,念家邦,英灵励后铁肩扛。莫如邀友关门去,实览川津再鼓腔。

浣溪沙·端午日見洪湖小王蓮花開

葉文范

碧玉盤中漏露華,更回籠燭卷簾紗。暖香開蘂筆生花。

龍去威加誠執槳,人歸解勸咀流霞。濁塵隔斷八埏斜。

鹧鸪天·端午情思

卢福武

龙舟竞渡今又逢,新悬艾束避邪虫。家人犹醉粽香里,纸鹤高飞孙乐中。

香包俏,藕花红。亲朋挚友意痴浓。年年相伴端阳过,共赏南山不老松。

菩萨蛮·端午

于正东

高温闷热如蒸煮,骄阳似火心凄楚,凝目麦枯黄,遙闻艾草香。

方尝端午粽,已把寒衣送。无意赛龙舟,开镰抢夏收。

临江仙·端午

曹玲

又见端午龙舟赛,菖蒲艾叶香浓。夏花香草郁葱葱,九州昌盛,一派乐融融。

心连社稷人遭贬,离骚橘颂情衷。行吟泽畔信难通,汨罗波涌,气节映长空。

浣溪沙·端午

羽書

袅袅艾香绕画廊,轻缠彩线玉荑长。龙舟竞渡闹端阳。

糯粽甜甜含蜜意,菖蒲郁郁映晴光。阖家团聚笑声扬。

清平乐·欢度端阳

朱守平

每临佳节。酒店家筵设。笑语欢声天伦悦。我自尝香品辣。 

转瞬又是端阳。女儿礼物精装。老酒鲜鱼米粽,更添一束芬芳。

临江仙. 端午淮阳缅怀苏轼苏辙

韦诗赋

端午缅怀苏玉局,淮阳翠绿晴空。苏亭莲舫映山红。筑农渠惠庶,功绩世人崇。

诗文奇才名远播,游人胜景寻踪。弘飏国粹志豪雄。吾追思两杰,犹若坐春风。

喝火令·端午

周宏湘

一卷离骚恨,千秋感愤深。谏君蒙屈怨声沉。流放久漂江上,艰苦不堪吟。

把赋湘君诵,招魂屈子喑。几经求索渺难寻。应问疮痍,应问汨罗林,应问探求天问,爱国更当钦。

定风波·端午情思

冷文举

艾草熏香倒挂墙。葫芦免病挂门旁。大赛龙舟锣鼓响,破浪。离骚天问诵哀殇。

抱石沉江衷爱楚,千古。屈原饮恨汨罗江。为国捐躯情自愿,悲叹。雄魂永驻万年芳。 

芳草渡·端午节

丘富开

每年五月遇端阳。包米粽,沐兰汤。菖蒲刚挂味芬芳。龙舟赛,山民喊,队旗扬。

尝美食。品雄黄。缅怀先哲投江。千年习俗溢清香。思往事,生敬意,祭三湘。

鹧鸪山·端午节感怀

大石

夤夜相思一梦牵,诗翁魂魄仰君山。多愁汨水流波远,长恨天宗置郢前。

舟摇影,艾空悬,离骚长卷化桑田。每逢端午檀香祭,腑首忱怀屈老仙。

沁园春·纪念诗祖

毕彩云

五月江河,万里扬波,浪湧故园。赞明于治乱,安民仗义;娴于创作,恋祖辞官。雅韵《离骚》,华章《橘颂》,《天问》求真敢放言。常遭贬,却含情写下、不朽诗篇。

何堪屡屡蒙冤。被流放风寒世路艰。叹沅南无语,人留瘦影;湘西有意,水映忠肝。旷古奇才,孤身正气,名利轻抛舍命捐。看今日,对龙舟竞渡,跨越千年。

沁园春·咏屈原

蒋贵龙

橘颂湘君,贯日孤忠,万世堪嘉。恨君王暗昧,信谗误国;诤臣直谏,怀璧沉沙。汨水含悲,沅湘遗恨,无数乡人急泛槎。端阳节,此民风古俗,传遍天涯。

人心公道难遮。看粽果临江祭品奢。诵离骚天问,三闾祠庙;哀哉渔父,九畹兰花。金鼓振天,彩旗蔽日,对对龙舟勇士夸。欢声里,喜龙腾虎跃,壮我中华!

沁园春·端午安康

阳春三月

百舸争流,千舟竞渡,锣鼓喧天。望大江南北,祥云送瑞;墟村市镇,淑景飘烟。艾草飘香,沼池悬翠,野水清流濯睡莲。雄黄酒、除山间杂瘴,室内残寒。

祈求国泰民安。忆屈子、沉江抱石眠。叹离骚瘴结,羞为秦虏;朝堂污秽,可学儒贤。悲壮离尘,清狂绝世,换得清名千万年。追往昔、觉粽香依旧,苦楚如前。

洞仙歌·端陽蒲酒

李立方

悠悠夏日,樹陰清涼透。又是青梅熟時候。綠蒼苔、翠滿幽徑煙蘿,疏簾竹、簌簌敲窗雨漏。

新蟬鳴高柳,咽泣聲聲,宛若哀音九歌奏。屈原作離騷,長嘯行吟,龍舟鼓、端陽蒲酒。賦天問、悲歌楚江沈,忠魂去、英靈問今安否?

拜星月慢·端阳梦屈子

龚如仲

艾节三更,满亭仙露,西苑清阴昏暗。忽听敲窗,屈原临庭院。喜奇遇,幻觉、宗师学子心意,笑上眉梢明灿。诉说衷情,听真才英见。

左徒忠、直谏君王面。

议纲常、怒发抨朝乱。尚念故国余温,伴凄风消散。汨罗寒、万众嘶声唤。魂归去、今古多嗟叹。千年矣、永寄哀思,祭灵终不断。

注:艾节:端午节之古称。

索酒·重五怀旧

龚如仲

忽报沐兰来到,百千滋味,正阳时候。额涂雄黄疫辟,豆娘轻插,勤制容臭。灶火燃燃,备佳肴包粽籺无昼。唤孙儿田边走,放纸鸢、休松手。

飞龙舟竞显风流,祭屈子九灵,楚辞魁首。众女娃争俏,赛斗草、头饰繁缨髫秀。急切当行,梦腾云、回桑梓消受。设家宴小山村,饮菖艾酒。

沁园春·端午叙事

韩继贤

面汨罗江,万般思绪,怒在心头。观 楚疆大地,生灵涂炭;昏君当道,百姓堪忧。仰望长空,回眸芦荡,万里河山易孽酋。渔樵者,问楚臣夫子,尔为谁愁?

年年百舸争遒,抛粽子、清规何敢休!拥 雄文数卷,虔心咏诵;继承遗志,敬笃高讴。绿野神州,晴空碧透,百姓安居享万秋。慰屈老、看江山永固,万事皆优。

水调歌头·端午寄

塞外村人

仲夏端阳至,举国屈原贤。两千余载如逝,华夏已新颜。橘颂、离骚、天问,百卷楚辞传世,浪漫在人间。赢得精神颂,爱国赋诗篇。

汨罗憾,人高尚,远流传。斯人已逝,今日早就盛空前。世界东方屹立,万里中华励进,无处不争妍。俯瞰多奇景,屈子笑于天。

望江南·梅雨落

东方羽薇

梅雨落,南国织烟罗。绿影斜斜花曳舞,曼山紗雾裊婆娑。天瀑接云河。

烟雨煮,色染湿衣萝。携手丽人香袭处,锦官城外景何多?明月一江梭。

暗香·端阳叹屈原

徐一文(子弘)

龙舟青粽,艾香黄酒弄,屈翁江颂。醉渡天涯,避毒兼吟楚辞梦。逐月凝思岁远,叹今朝、牧云诗纵。赋兰笺、挥墨耕书,祭写悼文送。

心动,九歌冢。芈问离骚魂,美政贤拥。砚芳漫澒,弥水千秋史篇涌。再品山河峻耸,崇礼叙、华章倾诵。续航曲、谐万古,韵慈钦众!

鹧鸪天·端午咏叹(二则)

张晓峰

(一)

又逢端午赛龙舟,齐心奋桨搏江流。苇蒲包封糯香粽,蒿剑高悬护画楼。

云梦泽,恸千秋,离骚吟唱意难收。忠贞屈子潇湘祭,传颂英名誉九州。

(二)

百舸争流疾如风,轩昂龙首气如虹。咚咚锣鼓震天响,猎猎旌旗映水红。

挥画桨,向前冲,离弦飞楫浪连空。棹歌阵阵三闾祭,壮阔汤汤竞往东。

竹枝词·端午节(二则)

郑康平

(一)

端阳佳节意绵长,艾叶香囊满地芳。争渡龙舟飞箭簇,彩绳甜粽系安康。

(二)

红旗飘舞鼓声催,杜港湖中浪卷飞。龙艇驱驰挥桨橹,竞争赢取冠军归。

端午吟(二则)

周阳生

(一)

浣溪沙

粽叶一池似翠纨,节移端午饮芝兰。龙舟竞渡吼江川。

脱掉绿衣疑玉胴,雪肌映月舞婵娟。美人传唱数千年。

(二)

定风波

闲歇莲舟听水声,小池蝴蝶盼新晴。柳岸稚童驰竹马,玩耍。苍茫烟雨沐黄莺。

端午异乡叹月影,心冷。一塘蛙鼓各争鸣,独凭渔竿垂钓也,寂野。三杯入梦醉乡情。

端午节(二则)

李阳民

(一)

画堂春

火红五月粽飘香,龙舟江上争强。吼声锣鼓震穹苍,齐颂贤良。

一赋离骚万古,九章遗韵流芳。缅怀屈子度端阳,世代昭彰。

(二)

定风波

鲜粽飘香五月天,菖蒲艾草药材煎。脖挂绣包驱疫病,观听,江边又响赛舟欢。

竞楫龙船擂画鼓,怀慕,千家此日祭良贤。屈子为民行道义,存记,歌吟诗祖万年传。

忆秦娥·端午祭屈原(二则)

陈统才

(二)

诗人节,离骚典籍时常阅,时常阅,问天哀郢,心伤肝裂。         灵均功德难磨灭,宗师名著吟坛缀。 吟坛缀  ,人睡我醒,世浊卑洁。

(三)

怀英杰,衷心爱国倡廉洁。倡廉洁,肃贪惩腐,虎蝇同灭。 

长堤千里溃蚁穴,毒瘤害命开刀切。开刀切,身强体壮,建功立业。

行香子·端阳(二则)

卢素兰

(一)

访屈原故乡乐平里

端午思贤,吟友无闲。访灵均、故里探源。峰峦叠嶂,峡谷生烟。望岭摩天,云出岫,瀑飞泉。

香溪河畔,藏书洞里。觅诗踪、时有音传。牌坊会聚,老宅瞻观。听招魂调,离骚赋,颂词篇。

(二)

观小池东港迎龙舟赛表演

百里驱车,一港观舟。碧波中、纷竞鳌头。多村汇聚,壮汉全投。听浆声划,人声沸,鼓声稠。

画船精琢,谁人隽造?似蛟龙、吞吐豪游。亲朋助力,团队加油。看烟花放,旌旗舞,景光收。

曲韵悠扬

〔中吕宫·小上楼]端午节有吟

曹平生

娘包粽糕,爹烧虾鲍。小弟吹云,大姐扶艄,千桨追涛。赛龙舟,拼志韬,万人欢叫,彻天地运来福兆。

[双调·庆东原]端午感怀

韩洪友

熏风暖,角粽香,河中弄桨龙舟荡。心倾楚乡,感怀九章,铭记贤良。 千古国魂扬,今把离骚唱。

[中吕·迎仙客]端午节回乡

张华兴

甑米绵,枣儿鲜。今日最甜端午天。故乡云,仲夏蝉。不尽情缘,还是那槐树底东院。

[中吕·迎仙客]端午争渡

王兆淦

榴月天,浪花溅,纪念灵昀争渡掀。鼓锣喧,旗旆旋。呐喊声穿,鼓劲舟如箭。

[中吕·迎仙客]屈原、端阳(联章)

徐国强

(一)

泽畔行,汨罗江,香草美人离别殇。楚辞放,骚体泱。家国难偿,百转相思浪。

(二)

魂魄翔,万千江,浪遏飞舟锣鼓锵。粽儿香,黄酒刚。奋发图昌,岁岁心中仰。

现代诗歌

端午

文/北辰

若是让我选

我情愿回到志异小说的端午

而决不回诗的端午

我情愿在痴醉懵懂中遭遇

艳遇轻易托付出贫贱的一生

也不愿在诗经中被人认出

蓬头垢面,被流水冲失了魂魄

剩下来的才华,不用还给我

我只是拿它当个起头

何时发酵,何时酿出传说

是网络作家们的事

休拿这些鸡毛蒜皮,打搅我清修

再有几天就是端午

等你脱腿成形,我就变成你的影子

丢开文字,什么话也不再说

写给屈子

文/冯干劲

艾叶,雄黄,粽子

还有飞驰的龙舟

搅动着这一天

注定这个节日的非同

汨罗江上的水流了多少年

已化成了悼念的泪

龙舟的速度再快,也追不上

屈子的身影

只有汨罗江的鱼告诉我

一个忠魂已与华夏的结合

端午,注定不同凡响

源远流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诗词专辑||每逢端午唱离骚,一任江湖浊浪高。
『律诗撷玉』艾香漫染三江竹,粽影沉浮五月槎。
【 诗词方舟总410期】|| 同题诗第62期【端午】97首
「端午诗词大会」盛时尤唱难时歌
安徽省女子诗词学会清音雅集||2018年笔会第十九期--端午节
词话特刊·2021端午同题(律绝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