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该向美国孵化器学习什么
     孵化器在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产业发展以及振兴区域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该如何发展这一创业生态?

 

美国孵化器真正的快速发展,源自上世纪90年代风险资本的推动,以及创业成本的降低。现今还衍生出加速器模式,在美国创业生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孵化器是培育创业企业、帮助它们在最脆弱的时候生存下来并发展的机构。美国孵化器分为盈利与非盈利两种,后者占九成以上,主要投资来自政府、大学等机构,承载了为社区创造就业、增强创业氛围、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等功能。洛杉矶的清洁能源孵化器(LA Clean Tech Incubator),就是由政府主导投资,为带动市区的经济发展,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动力而存在。盈利性孵性化器多由大企业和各种基金设立,更多关注企业在孵化后的股权溢价产生的收益。

2000年后为求经济快速发展,美国政府大力扶持创业项目,盈利性孵化器进阶为加速器模式。全美孵化器排名第一的Y CombinatorYC)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如果说孵化器是学校的正常课程,加速器就如同校外的突击强化补习班,他们录取初创项目,在短时间内帮助项目完善产品与服务,提高融资价值,让其快速成长。

相对于国内孵化器侧重于硬件设备投入,美国孵化器无论是传统模式或是加速器模式,都更为侧重软件服务。他们以导师制为核心,为初创企业提供各种课程培训、产业活动研讨会、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设计了人力资源、对接投资等一系列的配套方案。这为初创企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帮助,因而广受欢迎。如YCTechstars等,每次开放申请的时候,通常会有上千项目来争夺十几个孵化席位,是初创公司追捧的香饽饽。那么,美国孵化器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哪些值得国内园区借鉴呢?

导师机制

初创团队在初期得到导师的指导和人脉资源支持,对产品、市场、后续融资都会有显著的帮助。所以大部分的孵化器网站上总会很自豪地把自己名下的导师资源一一罗列出。大部分孵化器的导师都是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人担任的。YC的创始人Paul Graham Idealab 的创始人Bill GrossLA Amplify的创始人Paul Bricault等等,都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拥有无与伦比的公信力。他们熟悉创业的每个环节,从融资、咨询、媒体公关等各个角度对初创企业的需要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帮助一个个愣头青创业者迅速地找到市场定位、商业价值、客户群体和成长策略,并建立企业发展制度。洛杉矶目前最活跃的孵化器之一LA Amplify,每周都会举行一个导师分享会,请在业内有名望的企业家、投资人来分享经验,并对其孵化的公司进行指导。分享会通常也会开放一定名额给外面的创业者,逐渐成为孵化器吸引项目、建立口碑的手段。

校友机制

在美国,强大的校友网络不仅体现在各个高校,类似的机制也被众多孵化器所发扬。比如进入YC的团队,都会被贴上YC校友的标签。YC的“校友网络”类似于由初创企业创始人组成的兄弟会。为期3个月的培训期能为这些创业者创造持久、无限延伸和拓展的联系关系。通常来说,初创企业都是彼此的第一批客户,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乐于向他人提供诸如托管服务供应商、交易条款等方方面面的建议。YC的“校友资源”不仅仅可以帮助公司筛选项目和提供咨询建议,也为后来再加入的创业者扮演了市场开拓者的角色。结果统计,很多移动支付创业公司的初始客户都是YC的校友企业,通过“校友”的帮助,他们能迅速打开更大的市场。

我在YC有个朋友,他公司的市场改进建议就是从同一期的另一家初创公司得到的。在这种互相交流的氛围中,集群效应发挥得特别明显。当然,校友机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对于新兴的园区,可以通过和其他机构合作,来建设类似校友的网络,以共享资源,最大程度地帮助创业公司。

结合区域优势产业深耕细作

在美国,创业者们在挑选孵化器的时候,很注重其专注的领域。如果一个孵化器关注的产业太广,往往会被认为不够专业,更多专业性的孵化器越来越受到创业者的青睐。比如1996成立在洛杉矶的创业孵化器Idealab,就是一个结合地缘产业优势非常好的例子。他们孵化的项目基本集中在三个方面,软件、机器人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原因是他们与加州理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等科研机构毗邻,有非常好的地缘人才优势。这家孵化器在过去将近20年孵化了120多个项目,其中超过40个被大公司收购或者上市,有着相对很高的孵化成功比例。最近,依托全球最好的设计院校——美国设计艺术中心学院的支持,JPL还拓展了设计类项目的孵化业务。此外,在纽约、香港、伦敦都有分部的Fintech Innovation Lab,只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初创公司,Healthbox专注医疗科技领域,之前提到的洛杉矶清洁能源孵化器,则扎根于清洁能源领域的项目与技术。

与风投、大企业合作

除了把项目筛选进来,并且帮助它们快速成长,孵化器也很重视如何帮孵化的初创公司得到后续融资。在美国,初创企业发展的整个投资环境已经相对成熟,风险投资机构与孵化器的合作非常密切。除了风投的合伙人在孵化器中担任导师外,很多风投也参与了孵化器早期的种子基金的建立。企业成功孵化后,很多风投都会参与其后继的融资行为,尤其是好的项目,风投都希望能一直保持联系和合作。而孵化器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为很多风投机构推荐项目,让自己孵化的企业走出去之后,也有很好的发展。

除了和投资机构关系密切外,孵化机构和大公司的合作关系也相当紧密。原因之一是众多大公司设有自己的创投基金,用于扶持初创企业。另一大原因是大公司往往是初创企业最好的客户。比如Plug & Play,硅谷的著名孵化器,就跟美国的GoogleFacebook等,中国的百度、华为、TCL等企业都有很强的合作。他们定期举办与大公司对接的活动,让初创企业与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创投人员进行交流。甚至初创公司直接为大公司提供服务。我曾访问过一家由Play & Plug孵化的提供汽车导航服务的初创公司,它直接被大众汽车看中,以不占股的方式投资三百万美元。这种合作,对大公司来说,节省了直接组建团队的成本;而对初创企业,不仅得到了良好的资金支持,也有了优质的客户,为产品的研发和提升提供重要的助力。

近来,美国还出现了以大公司为背景的孵化器。如迪士尼与Techstars合作的迪士尼加速器,致力于发掘和扶植媒体和娱乐产业的创新点子及其背后的初创企业,针对迪斯尼的衍生知识产权和产业做定向孵化,每家初创公司可以在早期阶段获得2万美元的起始资金、10万美元的可转债,还可以接受来自科技圈、媒体运营领域及动画制作行业的大腕级人物的指导。此外,产业巨擘道奇的体育加速器,Wells Fargo银行背书的金融加速器,保养品巨头Burts Bee推出的时尚消费品孵化器,都与具体公司和产业关系密切。

(作者系赛伯乐基金洛杉矶合伙人、南加州创业社区普创联合创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面解读中国创新型孵化器
你必须知道的孵化器内幕
我们该向美国孵化器学习什么?
硅谷天使投资人的自述:Y Combinator启示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加速器
美国孵化器汇总以及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