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人快速失败的十大狠招之首



最近一段时间,知识变现的热浪一波高过一波。

培训,分享,在线课,订阅,直播……各种形式的渠道和平台都为“知识手艺人”的知识变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身边不少老师,一期在线课程卖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都是很常见的。


20年前,最红的明星是歌星。

20年后的今天,知识创富或许也会造就一批“知星”。

 

这真是一个好事情:

过去藏在少数人身上的知识与经验,借助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能够更快速地惠及民众。

在我看来,这是比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改革还有价值的真正的教育改革。

过去,很多人没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

现在,很多人觉醒了,认为不改变不行了。

所以,实用型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

 

也有朋友和我商量,希望合作开设课程,抓住这一波知识变现的红利。

 

是啊,我可以通过和大V合作,再借助平台推广,用心打磨对用户有价值的课程,在推广的时候全力投入——一门课快速卖个几十上百万,问题不会太大。

再进一步,课程还可以开发成在线课的形式——在线课的边际成本很低,后期只要迭代更新,就能不断享受互联网的长尾红利。

 

想一想这个事情就很靠谱,很美好。

于是:我拒绝了。

 

为什么?

不是这件事不好。

而是我知道什么事情会导致一个人快速失败。

 

在各种让人失败的决策中,最容易给人带来危害的往往不是一眼看得到的风险。

恰恰相反,最有风险的决策往往存在于一眼看起来都是美好的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真正决定决策结果好坏的影响因素往往来自二阶甚至三阶效应——你只有对你所处系统的未来演化格局有深刻的洞察,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决策意味着什么。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快速失败的原因往往是:追求眼前的成功机会,而顾不上思考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想要做得精彩,就必须放弃很好的机会,只去做最好的机会。

一路都在扑蝴蝶的人,是捉不到大猎物的。

 

对别人而言是最好的机会的事情,对你就未必。

我们不能依据别人成功的办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回到知识变现这件事情上来。

知识变现确实很重要。

但,怎么变现更重要。

 

在我看来,知识变现并不是现在才有红利期——实际上,自从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知识变现能力的重要性就一直在提升。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说的不就是这个事情吗?

 

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会感觉,知识IP创业突然一下子就变成热点了呢?


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知识本身的变现能力强了”,而是,人们找到了把知识包装成消费品的途径了。

比如,“分答”、“一块听听”等产品,它们之所以会快速成长,实际上是把知识包装成了消费品。人们可以利用很低的价格,去获得某个答案或启发。


在我看来,目前快速收割知识红利的产品,都是按“在零碎时间场景下,轻量消费”的模式进行设计。

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渗透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景,这种知识消费品的市场增长规模红利是不断增加的。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红利期,倒不如说是知识消费产品化的红利期。

 

想明白这个,就知道这个红利期其实是有的;

只不过,我就对这个事情不是很感兴趣。


倒不是说我不喜欢知识变现。事实上,我做的咨询工作一直就是知识变现的过程。

可是,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变现”这件事。

真正决定我长期价值的事情是:挖掘和发现有价值的底层规律。

我是否做一件事情的判断依据就是:能否有助于我发现和掌握底层规律。


而目前的知识消费品化的产品形式,与我个人追求的目标和行动策略不太相符。

你看,我想做的事情是:

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结论,去解决生活中复杂的问题。

帮助更多人收获思考的乐趣和建立底层认知之后的成就感。

 

可是,想要把一个看似简单的结论,透彻地理解、掌握,并能应用在生活中,其实特别难,根本不是简单的零碎场景下的学习就能解决的。

对别人而言是非常好的机会,对我而言就未必。


当然,我不着急将知识消费产品化变现还有另一层经济上的原因。

我现在的公司和事业,本身就是知识变现的渠道。

尽管咨询业看得到的商业模式并不好——边际成本非常高;但是,在与商业客户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理解人性,洞察商业规律,能够极好地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进而构建底层认知——这个过程自然有超越金钱收益之外的认知收获乐趣和拓展未来潜在收益机会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我还有很多底层的领域需要探索和研究:这些还没深入涉及的领域,一直挠着我心里痒痒;追求和探索这些领域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自然无心顾及其他。

 

所以,我不是很热衷参与现在的知识快速变现,很可能会因此丧失掉很多很好的机会;

但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我只能追求我内心最热爱、最重要的事情。

 

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不应当仅仅是取决于它是否是“风口”或者“赚钱的红利”。真正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做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做到极致,才能够建立真正的能力圈,创造精彩。

而对大多数人而言,追逐风口的成功,反而是快速失败的关键。


所以,在目前的知识IP打造热潮中,我有我的节奏。

别人在这个阶段可能如鱼得水,而我最好的策略是继续打磨。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错过了这一次浪潮又怎样?

你至少拥有了内心热爱并愿意投入的事情,难道这不是最重要的吗?


聊到这里,就到了本文的广告时间了:一个人应该如何调动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

或者,更广泛地讲:你怎么调动你的同事、你的孩子、你的朋友的积极性?


对这个问题,丹尼尔·平克《驱动力》这本书中,把过去40年人们对积极性研究的成果汇总整理,得出了如下结论——想要调动我们内在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做到三点:


(1)自主地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渴望把自己做的事情不断精益求精;

(3)拥有超越金钱利益的内在目标。


如果你对照这三点,再看我上面的选择,可能就会更理解我的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抖音认清自己,才能把握机会
茶饮品牌估值几十亿,为什么中国所有的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汪志谦:后疫情时代的10个洞察与落地
规律、平衡、适度
项目管理一些体会
成为人上人的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