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存义||追忆我的老师李功甫




追忆我的老师李功甫


文/李存义


老师用人类最崇高的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题记

时光踏着轻盈的足迹,记忆不停的摇摇晃晃,我想起我的小学,那些天真烂漫的面孔,那样纯粹的不可复制的快乐,忆起了我的小学老师,那慈祥面孔,谆谆的教诲,永远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在灿烂阳光淋浴下,古官帽似的寨子山下,有个美丽的村庄。村西一座“口”字形的院子(人们叫大庙),正面有古代建筑的大房子(人们叫正殿),是队里放粮食的库房,西面一排房子放着队里农具, 南面高起的房子是戏台,东面一排房子是我们的学校。一进门,东墙前立着一块木头黑板,东面还有一间房子是教员室,西面有两排长炕,炕上摆着满满的长桌,是我们的教室。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屋顶上布满了青色的瓦,房子低于地面,学校院又平又大,上面铺满了石子,东面一块绿色空地,是我们的操场,学校门口有一颗大树,树上挂着一口大钟,钟声一响,学生上课。

当你走近学校的时候,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整个校园:“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我八岁时秋天的一天,早饭后,母亲给我洗了脸,让我拿上她亲手缝的蓝书包,里面还装着一块有框的石板和姐姐给的石笔,母亲领着我到学校报名去。到了学校,一位中年人笑容满面的把我们带到教员室,他黑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八字胡须,白净的脸盘,中等身材,一身黑装。母亲嘱咐我:“叫老师,要听老师的话。”当时,全村大人小孩都尊敬地叫“老师”!后来,我才知道老师名字__李功甫。老师递给我语文、算术两本新书,让我坐到前排的炕桌上,母亲还对老师说:“麻烦您,给孩子起个大名吧!”老师问:“小名叫啥?”母亲说:“二旦,不识字,起不成!”逗得孩子们直笑。后来,老师告诉我:“跟着你哥哥李存仁的名字叫,你叫李存义,你弟弟叫李存智吧!”从此,我的作业本和点名册写上了李存义。后来,我知道村里人们的名字大部分是老师起的。

那时,全校有30多名学生,四个年级,全是老师一个人教(四级复式班)。四个年级一个课堂上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是考验。学生精力很难集中,稍不留神便开了小差。尤其对有点故事情节的语文课,其他年级大都竖着耳朵旁听,我在一、二年级时,当写完自己的作业时,听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读着高年级课文,《少年英雄刘文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鲁迅先生踢鬼的故事》等,黄继光、向秀丽、雨来、邱少云,映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老师给这个年级讲完,布置作业后,再给那个年级讲,拿起这,放下那,特别忙。每天晚上除了批改作业,还要准备第二天四个年级的课程。上课时四个年级都得照顾好,从头到尾嘴不停。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有时还咳嗽不止。

单人学校,老师得是全把式,除了语文、数学,音体美都能拿起来。老师教会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社会主义好》《公社是朵向阳花》等歌曲。每次上音乐课,教室都会震得嗡嗡响。逢到好天气,便移到空旷的操场里上。美术课教我们画牙缸、火车、飞机、牛等动物。老师画一种,我们照着老师的画。体育课,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老师教我们队列、队形像解放军一样,老师动作很标准,有军人气质。一节节地教我们广播体操,教一节复习一节,再在课间操练习。最开心的是“丢手绢”,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也不时观察着所有同学,生怕出现意外。同学围成一个大圈,老师和我们一起拍着手愉快地唱着:“丢手绢,丢手绢,轻轻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我们高兴,我们幸福。有时老师也会站在圆圈的中间,给我们朗诵诗歌,尤其是我们学过的,还请抓住的学生和他一起朗诵,在快乐中我们记住了课文,记住了那个美好的夏天,记住了辛勤的老师。

老师治学严谨。他每教一个生字,对发音、笔划、笔顺要求及其严格。特别是对汉语拼音的教学更是如此,老师原来只会老式拼音,对新汉语拼音是现学现教,声母、韵母、独立音节及字母的发音都讲的清楚明白,准确无误,使学生都能掌握汉语拼音这门学习语文的工具型知识。老师对我们知识的传授有着魔幻化的手法,卡片、小黑板、剪纸等手段对幼小的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每天晚上放学的时候,总要发给我们几张拼音或生字卡片,明天老师检查后再发,让我温故知新。那个年代,教学手段匮乏,现代教育技术无从谈起,在农村从未上过幼儿园的我们,突然接触到学习,一下子摸不到门路,老师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们走出迷茫。每一节课,他都用不同的教具辅助上课,我们充满了新奇,每天都期待着下一新课的来临。

老师教我们一丝不苟。记忆中老师有一个教鞭棍,有三尺多长,细细的。平常用教鞭棍指黑板,教学生读“a、o、e或者人、口、手”。如果谁在下面不用心,就用教鞭棍敲得桌子啪啪响。他经常在课堂上听写生字、生词,而且叫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这是老师通常的手法。我印象最深的那节课,老师读的“韶”,是韶山的韶,我却糊里糊涂地在黑板上写下了“照”字,太阳照的照。他念完了生字生词后,开始在黑板上讲解评判。他问同学们,我写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照”;又问同学们,他念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韶”。我一听,脸红到脖颈。老师用教鞭指了我几下,没打我。从此以后,我在书写上特别下功夫,学老师的笔体,努力把字写好。因此我语文的识字和书写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这为我后来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老师为了让我们学好算术,就用小木棍,一根、五根、十根、一百根……这样让我们识数,特别形象,特别容易记。让我也制了许多木棍,我回家边摆图形,边数数。也许这在大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很平常,但在我们孩子的世界里,这么一件小小的事,让我认识这个世界,从零到到一,再到一百,一千,一万……。上了三年级,老师还教我们珠算,老师把毛算盘挂在黑板上,和我们一起背着口决扒算盘珠,“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回想起来,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聪明,是个多么伟大的人啊!

老师教我们写毛笔字。老师的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刚健有力,入木三分。他给我们每个同学打仿影子,我们练好一张,老师又给一张。我们吃过早饭后,都会早早地来学校“写仿”。“写仿”就是练习写毛笔字,到东湖买上毛纸,折成格儿,底下印上老师写好的“仿影子”(就是老师预先写好的字贴,一般有12个字的,学生把它印在折好的毛纸下面描着写)。每天写好一格儿后交给老师,老师会拿着红毛笔在写得好的字上面画一个红圈,叫“判仿”,学生们叫“中圈”。中的圈越多说明写越好,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堆在一块儿看谁中的圈最多。

每年过年的前夕,全村的家家户户都会找老师来写春联。现在都买印刷好的,以前都买红纸,回来后裁成一条一条的,送给老师写。老师也很乐意帮大家写,写春联的时候,叫我来帮忙把写好的春联一条一条的放在炕上,炕上放满后就摆在地上来凉干。人们还找老师写信,开证明,买卖东西写合同,还有大队的公文,开大会的标语……。

升入四年级后,老师常给我们吃偏饭,每篇课文,老师要求我们理解每个词、每句、每段的意思,全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文章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老师引导我们讲出来,还要求我们把课文背下来,老师培养我们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那时,母亲给我五角钱过端午,我去书店买上一本小人书,边走边看,回家了,书也看完了。再等得和同学们交流看。

作文课,老师先让我们写最熟悉人和事及景物,让我们看图写作,带着我们观察动物、植物写作。如:蚂蚁、青蛙、鸟等。一次,老师让我们带着写作任务帮队里捡土豆,题目是《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深刻体会。晚上写好,明早交来。我把这天的天气,同学们的表现和我的心理活动,有详有略地写在作文本上。老师给我打了90分,批语中指出文章的优缺点。还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作文。这样调动了我写作积极性,还培养我的表达能力。我们学了《桌椅的对话》,老师让我们写读文后有什么想法。这样,使我在升学考试中,以语算总分195分,夺取全公社第二名。

老师培养我们从小爱劳动,能吃苦,守纪律,有礼貌的好习惯。学校一来客人或邮工,同学们齐声说:“才来!”人家走得时候,同学们又大声说:“走呀!”老师派二年级以上的同学开始轮流值日,负责室内外卫生、烧火、点名、打铃、记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等。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提高。我们每天放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歌儿回家。老师跟在队伍的后面,直到最后一名回了家,老师才回去做饭。

我一升入三年级,老师就让我当上了班长。老师常教育我,做诚实的孩子,要自强自立,工作要大胆负责,以身作则。协助老师管理好班集体。我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学校西面有一个大坝。每到夏天,满满放一坝水。耍水成了全村大人和小孩的乐趣。这也是孩子们最危险事,这是老师最重视的事。老师除了去坝里检查外,每天下午让学生站队检查,看男生脖子上有没有白道,发现有的站到一边,这是耍水的,他们整个下午站着在地下上课,老师实在火了,看样子要狠狠地打学生呀!老师把教鞭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打学生,嘴里说:“你们这样不知自爱啊!”我也被老师查住一次,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耍过水,并管得同学们不耍水了。

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有的同学病了,老师给吃药喝开水,还给请医生。那时,正是饿肚年,吃得是粮拌糠。一天,我蹲在厕所半天也便不下来,屁股疼的专心,我放声哭着。同学们和老师说:“李存义便不下来,在厕所里哭!”老师拿着开塞露和一根细铁丝,跑到厕所里,蹲下给我往屁股里打液体,并用铁丝伸进去掏,一会儿,我便出来了。可是,屁股特别疼,老师扶着我到他的屋子里躺着,还给我热粥喝……。老师不嫌我脏,像慈父有样照顾着我。深深地感动着我。

学校的墙自己刷。炕烟了,老师掏。灶火烂了,老师泥。老师领着我们去山上掏白泥,回来熬好,老师刷室内,我们刷室外,把整个学校粉刷一新。老师在墙壁上写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标语。他还给村里的大街小巷的白墙上写上大黑字标语。使整个村庄很有生气。

师生吃水自己抬。我们回家拿上水桶,放到井上,老师不让我们上井台,他一个人绞水,等放上半桶水后,两个同学抬一桶,抬回学校,老师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们……。

老师还组织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种菜、掏粉石、掏甜甘草、掏药材,还养兔、养鸡卖掉给我们买书本,老师还自己掏钱买上钢笔、本子、有光纸,奖励三好学生和赠送贫困学生。

学校是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上级文件、报纸杂志、人们的书信都送到学校,干部和社员大会也都是在学校召开。人们的理论学习,村上的政治宣传,老师当理论辅导员。全村的扫盲工作也是老师负责,老师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大人。就连村上的红白事宴也得请老师主持或记礼账。

老师临走时,他和学生们一起背石上山,大干十几天,在寨子山顶的阳面,摆了一个大""上涂上白粉,非常醒目。象征三山人民世世代代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字成为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全村人的尊重和爱戴,每到逢年过节,请老师吃饭轮也轮不上,得吃很长时间。腊八清晨,母亲做好红粥后,给我包好一大碗,给老师送去。我一口气跑到学校送给老师,老师的盆快满了,有粉红的、紫红的、黑红的……。

村上学生每年入学率100%,升学率也是100%,老师每年的教学成绩在全公社名列前茅。老师在三山教了一茬又一茬,教了父母教儿女,默默地教了整整十七年。老师扫清全村的文盲,提高了全村人的文化素质,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如今,我也身为人师,重复着老师的工作,老师给予我成长路上的教诲,就像一道的美丽的彩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老师就像红烛,点燃了学生心中希望的火把,燃烧了自己;老师就像一株小草,默默地扎根在广阔的村庄教育中,就像一颗水滴,润泽着饥渴的庄稼…在老师的一生中,从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举,更没有什么一举成名的伟大事业,但是,他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力,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如今老师离开了我们,可他老人家永远装在我们的心,他的故事后人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中,他的故事后人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作者简介

李存义:山西省神池县人,山西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神池作家协会会员,乡土文学社会员,《作家故事》专栏作家,《 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在省级以上纸刊 和 微刊发表许多作品,其中《中学政治课自学初探》论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 《 牛郎织女新传》获 “第二届好故事”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我的教师梦》获神州文艺“我的教师”征文 佳作奖,《悬空寺记》获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金笔奖,《 电视情》在深圳创维举办的征文大赛获三等奖, 散文《生命》获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艺大赛二等奖,还被《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名作典藏》编委会评为一等奖,并授予“中国当代文艺家百杰”荣誉称号,在全国首届“无量杯”诗酒融合文学作品大赛颁奖典礼暨百名文艺家走进邯郸“邯郸是要复兴的”主题笔 会活动中,荣获“十大诗酒文艺魅力作家”光荣称号。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李存义||时光记忆 难忘知青

李存义||家乡年糕香

李存义||祭恩师文

三山村的由来——李存义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学
《那年那月那个人儿》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生气,少生气,保持好心情?
文城(2007年秋期第4期)
湖 北 | 刘德贵: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李寿谦原创散文丨上学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