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苍茫 河南晋阳 --------寻踪潞安古道河南晋阳道之五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古建煌煌话当年

徜徉在河南晋阳古道上,油然感觉有一种奇异,这种奇异之感格外耐人寻味。

蜿蜒百多华里的古道之上,煌煌古建林林总总,寺庙道观不可胜数。遥想千百年来,这条古道上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呢?因为这些古建筑都是华夏大地上屈指可数的瑰宝,粒粒珍珠似地排布在这有限的空间里,绝非等闲。

穿越千年天台庵。天台庵建在王曲村的古道旁,为中华大地上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这座阅世千年的庵院规模并不大,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余平方米。仅存的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单檐简板布瓦,琉璃脊兽歇山顶。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跺,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正侧两面明间较大,次间仅为明间一半。进入殿内,令人惊奇的是这里没有一根柱子,四椽袱通达前后檐柱之处,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使得殿内的空间显得更大,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如今这座小型佛殿并不寂寞,一直引动着古建研究者和游人们前来争睹芳容。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戏珠大云院。河南晋阳道北路上的龙耳山有九条支脉,这九条支脉如九条巨龙从三面盘屈环抱而来,形成一个近乎封闭的圆圈。圆圈的正中有一座巨大的山丘象一颗硕大的宝珠。大云院就座落在这个宝珠山下,古代文人墨客把这名胜美景称为九龙戏珠大云院。大云院创建是在五代的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工匠们几乎完美无缺地保留了唐朝的营造手法。主殿弥陀殿是建于五代时期的珍贵遗构。作为稀世的建筑实例,唯有五台山的唐代古建南禅寺和佛光寺才能和它并驾齐驱。目前全国毫无争议的五代建筑也不过四座而已,而大云院更是这几座中的翘楚,堪称五代古建之中的桂冠明珠。大云寺中留存的壁画,也是全国唯一的五代寺庙壁画,总面积约为46平米左右,彰显五代壁画在布局、形象、线描手法、色彩运用的特色,是保存在古建之上的一幅孤品。1988年,大云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荟萃龙门寺。龙门寺位于河南晋阳道北路的石城村北的龙门山腰。此处山峦耸峙,峭壁悬崖,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故曰龙门山。寺建于此,名曰龙门寺。四周三山一水环绕,景致幽雅。有龙口吐水、石谷龙门、金灯流油、幡杆圣脑、五檀闹槐、透灵石碑、菩萨迎宾、峭壁石佛等景点,素有八宝龙门之美称。龙门寺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北宋乾德年间963—968)改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中轴线三进院落,东西禅堂,经舍等各成一区。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仅此一例。大雄宝殿北宋绍圣五年(1098)建,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与梁架结构在一起,共承屋顶负荷。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显系金构,后殿三间,悬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为明清重建。这座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的实例,为中国现存文物中所仅见。1996年龙门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风宋韵原起寺。原起寺座落在河南晋阳道上辛安村的凤凰山上,始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大雄宝殿、三佛殿、青龙宝塔、香亭、经幢五部分组成,面积12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座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呈方形,柱有侧脚,升起明显,梁架为三椽栿对后 牵,四铺作华栱出一跳,耍头砍成昂形。梁枋用材规整,屋坡举折平缓,出檐深远。虽经历代修葺,仍不失唐宋风格。寺内石刻楹联曰: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耸翠出重霄。殿西矗立着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 巍峨凌云。塔身八角七级,高17米,层层飞檐斗拱,节节精雕细刻,形状各异。塔顶八角安装8个铁人,每个塔角各挂一个铁铃,风映铃响,叮铃不止。殿前一座方形香亭,小巧玲戏,由四根石柱支撑,结构简练,古色古香。登寺远眺,群山环绕,郁郁葱葱,俯视漳河,塔寺倒影依稀可辨,西望村舍,炊烟缕缕,别有情趣。2001年原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遗风淳化寺。淳化寺位于河南晋阳道北路阳高村的官道上,这座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初名龙门禅院,既龙门寺下院。北宋开宝年间(969—— 976年)因寺院侵塌而重建,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改今名。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布筒板瓦屋面。明间前后辟板门,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批竹式。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大梁两端直接搭在柱头斗栱上,平槫垂直施卷云驼峰,上置隔架栱,至平梁瓜柱。寺内有宋代石经幢两通,高3米余,幢身1.8米,平面八角形 ,楷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现寺院已毁,全貌不得而知,仅存正殿座,为金代遗构。寺东见有槽碾一座,直径达九米,刻有明成化年间字样。如此大的粮食加工设施,足见当年寺院繁盛之境况。2001年淳化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遗构夏禹祠。夏禹神祠位于河南晋阳道南路的侯壁村北侧高地上,北临浊漳河,南接侯壁村民舍。因鲧禹父子曾经在这里治理浊漳河,且留有大禹治水时期的错錾沟遗址,村民为了祈求两岸平安,河水不泛滥,故建祠祀之。夏禹神祠创建年代为元至元二年(1336),后来屡有修茸。现存建筑有大殿、山门、东西厢房及东西耳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66平米,正殿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殿前石构月台。柱头斗拱,补间斗拱均为四铺作,明间设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卷刹和缓,为元代遗构。殿内尚存明代壁画,保存也较完好。夏禹神祠建筑规模虽小,但由于布局建制保存完整,又有确切的题记标明了创建年代,为研究元代建筑提供了实例。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特例回龙寺。回龙寺位于河南晋阳道南路漳义关荆门口和夏禹神祠之间,紧邻官道。当年的恢弘寺院早已不存,现存金代佛殿一座,坐北朝南,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近方形。斗栱四铺作,出平昂。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对搭牵通檐用三柱。佛殿柱头不施普拍枋,直接坐栌斗;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柱头铺作用蝉肚实柏栱;昂介于真昂与假昂的独特做法,是研究古代建筑地方手法的珍贵实例。殿内存清工笔淡彩壁画50余平方米,寺内存一通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碑记碑刻。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风遗韵佛头寺。河南晋阳道南路车当村处还有一座寺院叫佛头寺,寺院建在村中土丘上,原为两进院落,现仅存佛殿一座。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椽,平南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梁架简洁,用材规整。柱头斗拱五铺作出双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间各出补间斗拱一朵,形制略同柱头铺作。两次间为破子菱窗装修,形制古朴。殿身较短,斗拱约为柱高之半,延续了早期建筑的手法。从斗拱,梁架等特征来看,宋建筑明显。其构造之奇特,做工之精美,颇具借鉴意义。对于中国宋代建筑工作的研究来说,起到了弥补宋代代建筑研究的实存古建筑之不足。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却这些华夏大地上颇负盛名、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精品外,古道上还有很多属于省、市、县级保护单位的寺庙道观和传统建筑。从任村镇西上开始,一路密集排布,绵延不断。有任村进士街上的翰林府、进士第、西门券楼;杨耳庄村望京楼;十八盘上的夏王庙;遮峪村的三圣寺、龙王庙;苇水村的玉皇庙;密峪村东的水峪寺、亨聚公府第,老申峧村的龙王庙,青草凹村的春秋阁,候璧村的魏征庙,车当村圣母庙、药王庙、全神庙,奥治村的大禹行宫、崔府君庙、吾言寺,南耽车南垴山的娲皇庙,安乐村的申家大院、文昌阁,微子镇的三仁祠。古道北路上东庄村的羲皇庙、灵泽王庙、观音堂、牛王庙等,石城村的龙王庙、金花庙,阳高村的燃灯殿,实会村的龙王庙、马家祠堂,王曲村的龙王庙、娲皇庙、石佛岩,南堡村的关帝庙、玄帝阁,潞堡村的圣源王庙,赵店村的擂鼓台、笔塔、三官阁和佛阁等等。

今天古道之上,任村、遮峪、苇水、老申峧、候璧、车当、奥治、安乐、东庄、实会等24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东庄、奥治等四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化积淀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站在被岁月风霜洗瘦的古道上,不由浮想联翩。古道沿途密布着座座寺观庙祠,既是传统古建筑综合艺术园林,又为名胜古迹与宗教文化处所;既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又是历史人文景观点。这么多的经典建筑在百余里的古道上密集地排布着,在曾经的盛唐大宋时期,当年那该是怎样的一派繁华啊!古道上一定是旅人如织,僧道接踵,寺钟宏传,经声悠扬。古道上的集市村镇,山庄窝铺,也定是阡陌相望,鸡犬和鸣,童叟悦然,乡风淳朴,一派繁华悠然景象。若非如此,又怎能造就这如此卓然于世的经典传世建筑呢?这些煌煌大作的背后,该是隐藏着多少世人难以想象的繁华啊!如此,河南晋阳道不仅是一条繁华大道,更是一条教化大道,为善大道。

作者简介:赵伟平,山西省平顺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理事、平顺县警察协会主席。出版作品有历史文化散文集《剑啸太行》、《天脊太行》、《上党禹帝》、《上党社火》、《农耕化石东庄村》。文化系列丛书《文明源流》、《村落华章》、《人物春秋》、《民俗风韵》。长篇小说《虹霓峡》、《逐虏天脊》。长篇传记《武侯梨传》等。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入选《长征路上的坚守》、《公安文学精选》、《中国公安文学精品文库(1949-2019)》等文集。

*【史海钩沉】山水苍茫  河南晋阳 --------寻踪潞安古道河南晋阳道之四
*【史海钩沉】山水苍茫  河南晋阳 --------寻踪潞安古道河南晋阳道之三
*山水苍茫  河南晋阳 --------寻踪潞安古道河南晋阳道之二
*山水苍茫  河南晋阳 --------寻踪潞安古道河南晋阳道之一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广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挖掘尘封的历史文化,让广大文史朋友加强交流。

  本平台主要从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精研深挖,着重突破地域理念的局限性,互通有无,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使灿烂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闪耀昔日光芒。

  欢迎省内外关心山西文化发展的朋友奉赐佳作,主编微信:sczb0972赐稿邮箱:scgsjzb@163.com

 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请以附件形式发送,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

 2、体裁、字数不限,自行斟酌。

 3、稿件要求原创首发,切勿抄袭,文责自负。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涉县井店镇成汤庙山门
少为人知的夏县城内关帝庙
晋东南游之浊漳河谷国保
山西这座不起眼的小村落,竟然隐藏了这么多古建!
山西解州关帝庙
宋代晚期建筑之代表:平顺九天圣母庙圣母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