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晋红||大寨那个就在这山下面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今天下班回到家一进门,就听见老妻在厨房哼哼扭扭的唱歌,那陌生而又熟悉的音调猝不及防揪扯着我的耳膜,那遥远岁月的的回声不经意地掀起我尘封的记忆——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
大寨那个就在这山下面,
……
一条阳关道,万马奔向前 ,
陈永贵是咱大寨的好领班,
……
银光满屋喜气多
社员梦里也笑声甜……

这首曾经斐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歌曲,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真是恍若隔世。


毛主席当年这样讲过: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人民解放军。


大寨是一个山庄,在山西省昔阳县。那个时候,大寨是中国一张名片,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更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漩涡。周总理曾三次去大寨,国家领导人叶剑英,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郭沫若等等都到大寨参观访问过,大寨还接待过60多个国家的元首,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曾当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毛主席接见陈永贵)

( 周总理当年带着外宾访大寨)

 

                   (邓小平和卓琳在大寨)
 
全国如火如荼学大寨的年代也正是我的童年时代,我亲眼目睹了农民被牢牢拴在黄土地上,居无宁日疲于奔命的生存状态。从那个年代村头巷尾、田头岸边的大幅标语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大批促大干,大干促大变!”
“一天三送饭,黑夜加班干!”
“宁可断去几根筋,也要亩产过千斤!”
“站在田头,眼望全球!”
“活着干,死了算!” 
“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
“苦干三年,全面实现大寨县!”

 (华国锋和陈永贵在大寨)

 ……


那个年代,田野上到处飘扬着红旗,到处是劳动的人群。但即便农民受死受活一年四季披星戴月在土地上劳作,仍然填不饱肚皮,每年一开春,断粮的人家就陆续多起来。


我记得,我们村有个老光棍, 家里断粮后就不下地了,经常一天两天不吃饭,直挺挺躺在炕上不动。生产队长上门催他下地,他诙谐地回答:“三天不安锅,躺在炕上听广播!”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装有有线广播匣子,里面经常咿咿呀呀唱着京剧——八个样板戏。


队长认为这句话很反动,就向驻村工作组告发了。工作组便把那个光棍汉当做了反面典型对待,给他制做了个一米长的大木牌挂在脖子上游街示众。木牌上白底黑字写着“不学大寨反大寨”。偏偏那个光棍汉是个一根筋,多少有些文化,他和工作组的干部说:“这句话不完整,应该在不学大寨反大寨后面加上'分子’才对,不然看上去像一句反动标语。” 工作组的干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把牌子上他的名子打上了红XX,看上去像个死刑犯。

                    (阶级斗争促生产)

那个光棍汉每天挂上那个牌子出工,干活时就把牌子挂在树上或者放在地头。有天突降暴雨,社员们都被淋成落汤鸡,独有他把木牌子顶在头上当成一把遮雨的伞。这个举动让生产队长很懊恼,便没收了他的牌子。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大寨在晋中地区,我的家乡在晋东南,相距并不遥远,但在我童年的眼里已经是千山万水了。那时,村里的干部每年都要在县里组织下,去大寨参观。参观回来的干部像是打了鸡血,满脸红光血脉喷张,便又一次掀起改造山河的热潮。有年春节也不放假,全村劳力都在冰天雪地里修坝垒堰,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他们不断讲着大寨英雄的故事,因此,童年的我就对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子耳熟能详:陈永贵、贾进才、宋立英、郭凤莲、梁变良 ……

                 (林彪接见陈永贵)

大寨在我的脑海里是受苦的同义词,我根本不愿意扎根农村 学一辈子大寨。在我即将成年的时候,跟着父母迁到了城市生活。当时我想:让别人学大寨吧,我可不想学习了。


后来,改革开放后,农村也不学大寨了。但大寨像藏在岁月深处的一个影子,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直到多年以后,我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亲睹了大寨的容颜。那是2004年夏天,我和单位两位同事去石家庄出公差,在返回太原的路上,看到了昔阳和大寨的路牌,于是便心血来潮顺路去了次大寨。


大寨离太旧公路并不远,也就十华里路程。到了大寨村口,先是看到了那棵全中国最有名的大柳树,这棵浓荫匝地的大柳树是大寨过去一个醒目的标志,过去朝圣大寨的人都喜欢在这棵树下留影。这棵老柳树在关于大寨的教科书里有两个名子,解放前叫“苦人树”,大寨的贫下中农外出逃荒时都要从这里出发;解放后,这棵树改名叫“乐人树”,大寨人开大会时都会聚在这里忆苦思甜抚今追昔,大寨村哪些曾经的阶级敌人经常在这里接受批斗,我来到这棵树下,依稀闻到了阶级斗争的硝烟味。

走过老柳树,就是大寨的山门,二层楼高,两边分别写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进了山门,一座座典型的北方山区民居铺陈开来,不少是石砌的院墙,房子矮矮的,但很整洁。街面上有不少小商店,除一些土特产小杂粮外,还有一些标有大寨字样的工艺纪念品  。观光的人稀稀拉拉的。


一个时期以来,大寨已完全从神坛上跌落下来,一些落井下石的家伙不时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诋毁大寨的文章,其中一份比较有影响的杂志,就以《虎头山下一只虎》为题,曝光了陈永贵长子陈明珠为非作歹的一些事情,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随着陈永贵的下台和死去,陈明珠处境一落千丈倒是不争的事实。我有意向一些村里的老人询问关于陈永贵的事情,他们一概哼哼哈哈王顾左右而言他。其实,我不应该问,那应该是大寨人心头的伤疤。

                   (陈永贵,简称贵哥)

我继续前行,在一处矮矮的青砖小院前,我看到一块木头牌匾:宋立英签名售书处。宋立英大名鼎鼎,她的爱人是大寨最早的党支部书记、老英雄贾进才。贾进才把支部书记的职位让给了陈永贵,成全了一个农民英雄的传奇经历,他“让贤”的佳话连毛主席、周总理都夸赞有许。老英雄的妻子宋立英是大寨第一任妇联主任,是大寨党支部班子的核心成员之一,曾经当过山西省妇联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但老人从没离开大寨一步。我走进她的小院,眼前70多岁的宋立英老人慈祥安然,和普通的山乡老妇没什么两样,她不像在政治风浪里荡涤过的人,平静如水,神态亲切,朴素的像一株淡雅的山菊,大朴如斯,我油然升起一种敬意。我买下她当场签名的一本书:《大寨纪实》。她的字写的不好,但一笔一划很认真。我邀请她和我们几个合影,她愉快地答应了。站在老人身旁,我感到她有一种天然的神性,像童话中善良的老奶奶。

                          (宋立英售书)

我问她陈永贵故居在那里,她说前院就是,陈明珠也在家。


从老人家那里出来,我才注意到“陈永贵故居”的牌子,并不醒目。我进去后,看到一个黑黑的胖胖的头发稀疏的中年汉子,他脸上有着憨厚的笑容。眼前这位朴实的农民形象的人,无论如何也和《虎头山下一只虎》中那个恶少联系不到一起。但他确确实实就是陈明珠,他也签名卖书,书名《陈永贵传》。他的签名字体刚劲有力潇洒大气。他签的是:大寨留念,陈永贵长子陈明珠。

                            (陈永贵故居)

                             (陈永贵家里)
  
屋里的墙上挂着许多照片:毛主席接见陈永贵的,周总理、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甚至江青和陈永贵的合影。院子不大,看不出有什么藏龙卧虎之气,但却走出个共和国的副总理。时势造英雄啊,如果陈永贵生活在现在,充其量能当个包工头。


有游客陆续找陈明珠买书 ,我们便出了门。


来到大寨,不去虎头山,不去狼窝掌岂不是天大的遗憾。

虎头山就在大寨村子南面,很近,出村就是。虎头山名子霸气,其实也就是个小山包,山上全部被各种树木覆盖,最多的是梨树、苹果树,郁郁葱葱绿意满山。据说,周总理第一次来大寨的时候,虎头山还是一片荒凉寸草不生,周总理提议栽树绿化。总理第二次来的时候,陈永贵就把虎头山变绿了。现在的虎头山像一个花果山,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是一处旅游盛景。

                          (绿色虎头山)

上山的时候,我不慎崴了下脚,走路一跛一跛的像个残废人,同事是两个女同志,她俩笑话我 要谒拜陈永贵陵墓,激动得不会走路了。我也开玩笑说:当然了,我还没见过俺贵哥呢。我把陈永贵称为贵哥并没有冒犯的意思,觉得这样显得亲切的很呢。虎头山不高,不到半小时就登顶了。我踮起脚跟使劲往远处看,不用说北京,连太原也看不到。当年大寨人说:登上虎头山,看见北京城。看来言过其实了。

                      (站在虎头山,眼望天安门)
虎头山半山腰矗立着陈永贵半身巨大石雕,石雕往下有73阶台阶,据说预示陈永贵活了73岁,此外还有另外一些说法,比方说他到中央工作几年,当副总理几年等等,都在台阶上体现出来了。台阶下是大寨展览馆。离开陈永贵陵墓时,我摆摆手说:贵哥,再见,以后再来眊你。

                      (陈永贵石雕)
离开贵哥的陵墓向西走了不到100米,在一处山凹处,孤零零立着一块木牌,不到一米高,上面斜斜歪歪写着几个字:贾进才之墓。我心里替这位老英雄叫起屈来,他毫不显眼地躲在这里,好像是陈永贵的流动哨兵。大寨人也太势利了吧 ,据说贾进才个子又瘦又小,但力大无比,抡起开山锤十二个小时不息手,是一条能受苦的好汉,比陈永贵不差,就是不如贵哥会说。看来人生在世,光会死受不行,还得会说。会说话当钱使,会说话还能当官呢。贵哥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呀。 

                      (关于贾进才的书)

又去了狼窝掌看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看了层层梯田平展展,看了军民蓄水池……


暮色降临,我们返回了太原。


大寨,有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沧桑,太多的历史谜团……

留言之窗



*王晋红||明清我国北方最大的铁货贸易中心——潞州荫城
*王晋红||大漠边塞——雁门关
*王晋红||丁玲在长治的日子
*王晋红||张店村酿酒业史话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篇连载】王西庆︱难忘的记忆(连载之四十五)
2017山西行(大寨篇)
散文||回大寨
刘秘连大姐从大寨虎头山发回来的报道(二)……
我的大寨之行
李丰收|我站在虎头山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