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俊友||谁挖了山西文化名人赵铁山先生的坟?

在山西太谷县北洸村,村东相临南洸村的一个养羊场和农民种的几十个大棚中间,有一片凹地,现种玉米地。墙东是养羊场,这片凹地的西是一片大棚。具农民冯国寿讲,这块凹地现在他种着,原来是农民赵二铁的,也就是他姐夫的承包地,这地块原来就是赵铁山先生的墓地。如今坟墓早被夷为平地,柏木棺木和铁山先生的遗骨不知被遗失在什么地方,仅仅留存下来的只有原来做记号的一块石条,看着这一块曾经是山西文化名人赵铁山先生的安息地,如今挖凹下去有一丈深,别说坟头,连棺木和遗骨都不知被抛在什么地方。我不敢往下想,更不敢想当年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我望着西边雄伟的三多堂,望着北边太谷城内的白塔,还有曾经辉煌的太谷老城,望着东南方巍然的凤凰山,也望着脚下这片我曾经熟悉的土地。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只是在那块凹地里,赵铁山先生在九泉之下,没有一块安息之地!一阵心酸涌上我的心头,一瞬间,一股寒风从我心头刮过,仿佛苍茫的大地上飘来一阵哀魂……

2014年秋,应日夲文化友好人士近森孝恕先生女儿之托,我专程前往太谷北洸村寻访山西文化名人赵铁山先生之墓,也是想圆近森孝恕先生生前所想“做赵铁山先生死后弟子的愿望”。近森孝恕先生,生前从1957年创办“龙祥书道会”,一生浅心研究赵铁山书法艺术。他崇拜赵铁山先生可以说是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他一生来中国几十次,到山西交流学习赵铁山先生书法艺术,传承给日夲书道同盟。他1996年专程从日本来中国山西,同铁山先生的家人联系,想将他死后的骨灰埋在铁山先生的墓旁,做铁山先生的“死后弟子”。他生前是无缘做铁山先生的弟子,死后也要追随铁山先生,去缘他生前的梦。不幸的是,近森孝恕先生1998年心脏病突发去世。我2014年去日夲拜访近森孝恕先生家人,又提起此事。我回山西后,曾在2014年秋天两次寻拜赵铁山先生墓地,又多方打听1986年参加太谷县召开“山西文化名人赵铁山书法研讨会”的参与者,那一次,会后近森孝恕先生专程与参会人员还有家人去祭奠过铁山先生,但是都未曾找到。之后,近森孝恕先生分别于1993年、1996年来山西都专程到赵铁山先生墓地祭奠。2014年我在北洗村东一旧块砖窑和几十个大棚的一片凹地上,具说就是铁山先生的墓地。我站在一快突出的崖梁上,东南西北瞧了个便,也未曾看到有一块坟墓,无耐返回榆次。前几天因为准备开赵铁山先生纪念馆的事,同铁山先生的家人,说起14年寻找铁山先生的墓地一事,才知道早几年挖砖窑,修大棚时通知过家人迁坟。近年来,家人在太谷县文物所监督参与下,将坟墓在原来地址上深挖以后,又埋下去。后来村里大棚取土,推土机又将坟墓给推挖掉。家人清明节前去坟地,看到被夷为平地,去问村干部情况,村干部否认发現有坟。从此一代文化名人赵铁山先生墓地被夷为平地,家人是苦不堪言,悲痛万分。哭天天不灵,哭地地不应,每当清明节和祭日来临,铁山先生的子孙是泪往心里流,悲从心地起,他们只希望赵铁山先生在九泉之下有一快安息地,在清明节的时候能去祭奠一下先祖,以尽孝道而已。

8月5日,我同铁山先生孙子,赵勩堂和赵劼堂两位先生,专程又回谷北洸村寻访铁山先生墓地。经向村民冯国寿打听求证,赵铁山先生墓地确实在他现在种的地里,但是早年己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棺木和铁山先生遗骨不知抛弃到那里。墓地位置就在现北洸村东养羊场墙西,村民冯国寿大棚东的一快玉米地里。我和勩堂、劼堂两位先生看到昔日铁山先生墓地仅留下的一快破石,还有被夷为平地的一快凹下去的玉米地。心里一陣苍凉,感慨万分。铁山先生是山西文化名人,在历史上都有记载,太谷县志也有记载。而且各级政府都知道赵铁山先生是山西文化名人。他书写的墓志铭都被列为山西文物,而铁山先生的墓地确被夷为平地。是谁挖了山西文化名人赵铁山先生的坟?铁山先生生前是对子孙讲,死后“不封不树,不留坟墓”,这是铁山先生的大德大恩。他生前为人表率,死后也为人方便,怕影响乡亲种地之不便。一代艺术大师有如此大的胸怀,是何等的高贵品德,是何等的受人尊敬。铁山先生是山西文化名人,是伟大的艺术家,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死后都应该有一块“安身之地”的坟墓,让后人祭奠。何况赵铁山先生还是山西文化名人,且在一生中为国家做过很多贡献,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扶贫济困的美德早已被广为流传。铁山先生的书法艺术是我省的文化艺术资源,是传承文化艺术的宝库,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是教育青少年的活教材,对我省的文化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

早在光绪三十一年,山西爆发争矿运动,赵铁山先生积极支持。当时,阳泉煤矿是由英国人开办的矿业公司经营开采。祁县人渠夲翘(清进士,曾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出面和英人交涉,要保护民族财源,接回矿业。铁山先生一马当先,认为中国的矿业,岂能由外国人操纵!遂由他起草公文,由渠家商定,托崔廷宪、杜尚化二人赴京递请,于光绪末年成立“山西省保晋矿务公司”,由渠夲翘任总经理,山西商界亦由渠负责劝募认股,铁山先生又是最先认股人之一。铁山在日记中写了一首四言诗曰:“中国今日,惟你与我。今日中国,亦惟你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以我保你,以你保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中国有人,中国其存。”

赵铁山先生的民族气节,是每个中国人的楷模。早在1937年日军侵华战领太谷,日夲人要借铁山声望让其出任伪邑宰,主持县事,遭拒。翌年春,日冠又乞先生为书侵华纪念碑,先生拂袖慨拒曰:我身虽余迈弱多病,恨不能荷枪殺寇,但信有镌书抗战胜利碑於黄海之滨之一日。即余我不能书,自有善书者在。将生死度於之外。日寇窘愧而退,迫使先生为其烧火做饭,屈辱先生志,仍威武不能屈,寇脑羞成怒,后刀架脖子上都宁死不屈,在民国广为流传。当时太谷传出铁山、鹤峰、芷莊三先生被日冠炸死,国民政府在西安开追掉会,当时抗日政府领导将介石题词“義烈足式”于右任题词“抗敌三仁”蒋鼎文题词“忠義可風”,大树特树先生抗日英雄气概和不为强暴,不向日冠屈服的民族气节,扬中华之国威,长中华民族之气。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早在民国一些文化艺术同道人,因为战乱常被生活所困,别说专研书画艺术和学问,经常因为生活陷入困境。如江苏武进徐宗浩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民国经常遇到战乱祸起,生活无着落,铁山先生和徐宗浩先生交往40年,有八年时间交往密切,经常吃住在赵铁山先生家,有时回家还送给路费和生活费,使徐宗浩先生能专攻书画艺术,后成之为北京的知名画家。柯璜先生和铁山先生在民国也是志同道合的益友,在民国动乱时期,柯璜先生为躲战事,要回老家浙江黄岩县,但囊中羞涩连路费都没有,铁山先生慷慨解囊,不但给柯璜先生路费还给生活费,让回去安排家用。还有一位赵济先生,身体有残疾,但他的指画是远近闻名。可老人无子女,生活不能自理也困难。铁山先生将老人接回家中,为安慰老人,铁山先生又拜老人为师,向老人学习指画,直到为老人养老送终。弟子候念祖家境贪寒,生活困难,铁山先生不但在书艺上深刻要求,在生活上也常常给于支助。

铁山先生生前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写的挽联早已名垂千史。同蔡元培先生合写的《山西雁门道尹海澜先生墓志铭》还有《张丹山公家傳》《李太公兴庵先生墓志铭》《乔致庸墓志铭》《曹克让墓志铭》《渠先生涅海墓志铭》等山晋碑版近二百多个,如今这些墓志铭已被《山西文献目录总考》列为重要文献和文物。国家图书馆,文物局等部门收藏。而铁山先生连一片墓地都荡然无存,仅管村里要搞农副业,农民要修大棚发家致富,这些都很重要。仅管太谷县,以及省地市各级政府都知道赵铁山先生是山西文化名人,对山西的文化建设很重要。但是赵铁山先生的坟墓被挖,早已被夷为平地,且荡然无存。铁山先生在九泉之下连一块安息之地都没有,家人连一块安息祖先的坟地都保证不了。我们何谈赵铁山先生是山西文化名人,我们又如何安心传承他的书法艺术,我们是不是亏对这位先人?我们呼吁太谷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文物所;晋中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文物局;山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文物局,出面保护一下我省的可贵文物资源。那怕是给铁山先生留一块墓坟,让后人去瞻仰他的美德,也有个去处!

作者简介

杨俊友,男,1957年3月31日,太谷县北张村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57年3月31日生于太谷县北张村。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第七师三十一团汽车连战士。1983年太原铁路局榆社车务段党委。1986年太原铁路分局榆次铁路医院办公室立任,人事主任,党总支助理。1996年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1998年退休。

2013年开始收藏研究赵铁山至今,正筹备开赵铁山艺术博物馆。在《山西日报》《火花》《晋中报》《北京铁道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数百篇。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杨俊友||跨过鸭绿江,追忆英雄父亲杨国瑛!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谷古城之殇
【谷城故事】(七)赵铁山艺术年鉴(修改稿)
山西书法大家赵铁山先生的故居为何沦为“大杂院”
1915年《太谷县志》 方言
糕饼之王——太谷饼
山西太谷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